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牛人
作者: 马未都   来源: 润(文摘)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学思维   开拓性   严密性   变通性  
描述: 李希霍芬很牛,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载入了史册。我至今不明白这么困难复杂艰苦的工作,他当年是如何完成的。他清末来到中国,是第一个正确指出罗布泊的人,那年月去罗布泊都要冒生命危险;他去过景德镇,考察完烧瓷的工艺后将景德镇瓷土命名为高岭土,这个世界上唯一以地名命名的矿藏得以公认,今天全世界不管哪儿挖出的瓷土都叫高岭土,景德镇真应该给老头立个雕像;他来中国时六下山东,替德国政府选址胶澳租界,就是今天的青岛。
多相润滑胶体在孔中的流变特性分析
作者: 韩志宏   刘蜀阳   来源: 机械工程与技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变特性   模型   仿真   润滑胶体  
描述: 本文基于多相润滑胶体的分散系组成及其组元多变性,对多相润滑胶体在孔中的流体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借鉴大尺度管道中多相混合流体传输的流变模型与研究方法,结合小孔传输的独特性,建立合适的小孔流变模型,辅以仿真分析对其流变特性进行研究。
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要点
作者: 杨小娟   来源: 江西建材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工管理   变电站土建工程   成本控制  
描述: 加大了对变电站的建设,也加紧了对电力系统的建设,促进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可靠的运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要对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变电站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同时也要对变电站土建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来提高变电站的高效运行。
韩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变迁
作者: 李伶美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艺术   变迁   韩国  
描述: 韩国陶瓷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但由于残缺的近代化进程以及对外国文化的无条件吸收,韩国现代陶艺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挫折。随着西方美术教育和设计理念的传入,韩国现代陶艺出现了以西方美术的标准来理解现代陶艺的趋势。21世纪以来,韩国发展地方传统产业化,复兴陶瓷文化艺术,在传承陶瓷的发源地——京畿道利川创设了陶瓷财团,以官方和大学合作的形式举办博览会,为现代陶艺传统和现代的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回顾韩国现代陶艺50年的历史,并分析在该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是如何解决、克服这些问题的。
磁流润滑胶体的传输的特性分析
作者: 韩志宏   刘蜀阳   来源: 机械工程与技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变模型   仿真   多相流   润滑胶体  
描述: 本研究基于壁滑移机理及其梯度流胶体柱端面形貌曲线方程,建立合适的小孔流变模型,辅以仿真分析对其流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析仿真的数据与实际得到很好的拟合。
色彩斑斓的窑变釉
作者: 葛建军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钧瓷   宋代   景德镇   丝绸之路   钧窑   窑变   釉色   首都博物馆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瓷器  
描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就以瓷国享誉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促进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瓷器作为中国的象征早在唐代即沿陆路和海路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到了宋代海运发达,中国瓷器更是畅销世界各国,据宋人赵汝适《诸蕃志》记载,有近20个国家与中国交易瓷器。就欧洲而言,先是阿拉伯商人,后来是葡萄牙、荷兰商人来中国贩运瓷器。明万历三十年至清康熙二十一年(1602-1682年)间荷兰东印
章朝辉·高温色釉系列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   重复   系列   影子   发现   当代人   摧毁   色釉   窑变   无限  
描述: 我不想重复前人,更不愿做当代人的影子。在我看来。美就要不循规蹈矩,不断有新的发现,窑变和京戏满足了我的摧毁欲和无限对经
作品及作者简介2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   重复   系列   影子   发现   当代人   摧毁   色釉   窑变   无限  
描述: 作品及作者简介2
组合之美:论攒盘造型及其艺术特征的衍变
作者: 赵兰涛   刘乐君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万历年间   民国时期   乾隆年间   造型   衍变   艺术特征  
描述: 攒盘的由来和用途攒盘又称"拼盘"、"全盘",它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器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清代的康熙和乾隆年间较为流行,嘉庆、道光以降甚至民国时期仍在使用,并各有特点。"攒"《说文解字》中释为"攒,聚也",因而
饮茶习俗的演变与陶瓷茶具的发展
作者: 余小荔   薛圣言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   陶瓷文化   演变   饮茶习俗   茶文化   陶瓷茶具  
描述: 中国是茶的故乡,陶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茶文化与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茶文化与陶瓷茶具 茶的发源始于中国.几千年前,神农氏发现茶树,尝过茶叶,并将茶作为解毒疗疾的良方,经过世世代代的流传.茶有健身解渴,疗疾之效,又富有欣赏情趣,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中国人早已将品茶列入生活的一部分,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农夫庶士,平民百姓,无一不以茶所喜爱,茶成为中国的物产,茶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随着社会发展,时代的进步,茶既是物质文明的物品,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桥梁和纽带,在漫长的人类社会进程中,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在悠久的历史中,茶的清香和高雅与中华民族的个性相结合,成为刻画"中国"的重要形象.
< 1 2 3 ... 57 58 59 ... 91 92 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