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璀璨的历史结晶
作者: 黎惟槟   黄晨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窑红   景德镇   技法   时代变迁   釉瓷   明清时期   颜色釉   历史悠久   结晶釉   艺术特色  
描述: 景德镇是我国的著名瓷都。颜色釉作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它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就拥有很高的造诣,创造了钧红、郎窑红、祭红等名贵色釉。颜色釉是时代变迁下的结晶,是陶瓷史上璀璨的一页,它辉煌的历史,它绝妙
Laplace-Stieltjes变换所定义的整函数的对数级
作者: 严钦波   徐洪焱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整函数   对数级   LAPLACE   STIELTJES变换  
描述: 通过对数级的概念,讨论了Laplace-Stieltjes变换所定义的零级整函数的增长性问题,得到了Laplace-Stieltjes变换的对数级与其最大模,最大项指标之间的等价关系。
江西省耕地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 江叶枫   饶磊   郭熙   叶英聪   孙凯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壤氮素   江西省   影响因素   定量   空间变异  
描述: 为11.60~399.70 mg/kg,平均值为164.31 mg/kg,变异系数为34.60%;二者均呈中等程度的变异性。(2)经半方差分析,TN与AN的程分别为314.89和30.30 km,TN
从景德镇陶瓷艺术看中国艺术的创作观念转变(1949-2009)
作者: 张睿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创作观念   景德镇陶瓷艺术   转变  
描述: 以艺术创作观念的转变为切入点,探求中国自建国以来,艺术创作观念转变的前因后果及其当代意义。特别是艺术创作观念转变对于艺术创作者、欣赏者,以及我们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和生活的意义。
回归与嬗变:景德镇单栅门红店一条街的田野考察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野考察   彩绘   景德镇   社会变迁   制瓷业   红店  
描述: 景德镇制瓷业中的红店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至今还仍然存在。但其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从红店到工厂,再由工厂到红店的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行帮制度已经被瓦解,彩绘知识的垄断已经消失。通过对单栅门作坊的考察
明清景德镇外销瓷演变特点及其原因
作者: 李晓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销   景德镇   演变特点   北宋时期   清代中期   原因   明清   明代中晚期  
描述: 景德镇的瓷器烧造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少从北宋时期开始它的瓷器制造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一千年来当地的瓷业不断发展壮大,延续至今。明代中晚期至清代中期,在大规模海外瓷器贸易的推动下,景德镇的瓷业更是迅速发展,瓷器的品种、质量和
《蜕变》
作者: 田野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销   景德镇   演变特点   北宋时期   清代中期   原因   明清   明代中晚期  
描述: 作品名称:蜕变。作品运用贴片的形式,经过1500度高温烧制而成。以“鸟”的造型去塑造蜕变之后,获得新生的理念。蜕下去的并非是丑陋的,只是没有发现获得新生后的希冀。
浅析“宋韵”系列陶瓷绘画之《消夏图》
作者: 汪赛云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夏图   宋韵   窑变   粉彩  
描述: 作,也需要配合陶瓷绘画工艺来营造宋画的意蕴。下文以宋画审美意蕴的体现结合窑变高温颜色釉的运用及传统粉彩绘画的方面对《消夏图》做浅要分析。
荷戟独彷徨——《故事新编》中的末路英雄群像
作者: 郭大章   曾利君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思想变化   《故事新编》   启蒙者   末路英雄  
描述: ”的形象及其面临的困境,可以从中看出鲁迅等“启蒙者”的“启蒙”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思想变化过程,从女娲的“死”到庄子的“逃”,体现了他们从“荷戟”到“独”再到“彷徨”的思想转变过程。
绿如春水红似朝霞:浅谈高温窑变釉彩的抽象诗画意境
作者: 王美仝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彩   高温窑   景德镇   流动性   抽象   窑变   釉色   液相分离   物理化学变化   颜色釉  
描述: 高温窑变颜色釉是一种经1300℃以上高温还原焰烧成的釉色,附着在每一件入窑的器物在窑里起物理化学变化液相分离,出窑时到底变化成哪一种色调,是不能完全预料的.古人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来形容窑变奠测的釉彩特征.《景德镇陶录》说:"藉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识预定某色也."
< 1 2 3 ... 15 16 17 ... 91 92 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