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博】搜索到相关结果 77 条
-
传胡壤《番马图》作者考略
-
作者:
曹星原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故宫
作者
故宫博物院
契丹文化
汉文化
契丹人
作品
唐末五代
台北
墓室壁画
-
描述:
传为胡瓌所绘的《番马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为一精致的手卷,绢本,墨彩(图一~三)卷后附有三跋(图四、五)。今传为胡瓌的作品并不鲜见,清内府原收藏4件,现已分散在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
-
清《金顺将军征战图》介绍
-
作者:
董学增
王大可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天山
黄褐色
工笔重彩画
伊犁地区
介绍
图形式
画面
吉林市
将军
-
描述:
吉林市博物馆藏有清人佚名画家所绘《金顺将军征战图》16幅,系1963年从金顺后裔手中收赡而得。该图形式为条屏,绢地,绫裱。因年久绢面呈黄褐色,具有返铅现象。画心纵132、宽66厘米,画面保存完好。创作上属于工笔重彩画。所绘人物皆施以浓重的矿物
-
细巧玲珑的越窑粉盒
-
作者:
孙慧珍
王珍仁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图案
玲珑
佛教
收藏
卷叶
旅顺
越窑青瓷
晚唐五代
海浪
-
描述:
旅顺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划花婴儿粉盒,高5.1、口径12.5、底径9.8厘米(封面)。盒盖边沿饰卷叶纹,中心有一手持莲花的婴孩嬉戏于繁密如海浪的卷叶之中。婴孩广额,柳眉,樱唇,面颊丰满,神态活泼,充满稚气。究其图案的主题,大概与佛教的
-
三峡菊花石
-
作者:
罗浩
谭正双
来源:
大自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菊花石
万国博览会
花纹
巴拿马
雨花石
长江三峡
富硒
考证
鄂西
世界
-
描述:
宝,比享誉“东方明珠”的南京雨花石形成早一亿九千八百万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菊花石像植物菊花一样,千姿百态,花形各异。花瓣伸展转折,婀娜多姿;花纹细腻,玲珑剔透,相映成趣。经科学测定,菊花石
-
五彩缤纷的域外风情
-
作者:
姜文华
来源:
民俗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婚礼服
麦苗汁
呼吸困难
喜迎新春
习惯说
命名仪式
山梨
列王记
博学多识
结婚典礼
-
描述:
伊郎的数字“七” 数字“七”与伊郎人民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按照伊郎历法,每当新年来临(约在公历3月21日、22日),家家户户都要在桌子上摆列盛有七样物品的拼盘,喜迎新春。这七样物品都是以波斯字母“S”开头。正中是刚刚发芽的麦苗,四周的小盘中分别盛着苹果、山梨、隆乌努糖(一种由糖、面粉加上麦苗汁制成的糖)、香
-
一幅油画引起的风波
-
作者:
黄爱国
来源:
湖南党史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源工人运动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毛主席
《人民日报》
革命博物馆
纪念馆
陈列内容
毛泽东思想
革命活动
油画
-
描述:
一幅油画引起的风波黄爱国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曾经风靡一时,但它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却鲜为人知。1967年夏,北京筹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当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学习的刘春华被选派参加展览的筹备工作。他承担的具体任务是,...
-
乾隆时期的两件粉彩瓷器
-
作者:
赵姝
来源:
辽海文物学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工艺水平
发展繁荣
景德镇
釉上彩
粉彩瓷
省博物馆
釉下彩
色彩对比
制作工艺
-
描述:
清代是中国彩瓷发展繁荣的鼎盛时期。彩瓷分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型,“粉彩”属于釉上彩,是我国古代彩瓷釉上彩的一个新品种,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出现于康熙中晚期,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 “粉彩”有别于色彩对比强烈、光艳夺目、线条雄健有力的“五彩”。其特点,是以色彩浓淡适宜、光泽柔和、画面层次分明、线条纤细、秀丽见长。所以文献里将康熙五
-
巴哈莱特·巴哈汶艺术中心
-
作者:
博帕尔
宋彦
来源:
世界建筑导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坡度平缓
艺术博物馆
原始部落
艺术中心
工作室
当代艺术
印度诗歌
分散布置
下沉式庭院
图书馆
-
描述:
该艺术中心座落在坡度平缓的博帕尔高原上,视野可俯瞰博帕尔湖。利用地势的跌宕起伏形成一个个下沉式庭院和平台花园。中心周围分散布置着一些文化设置如原始部落艺术博物馆、印度诗歌图书馆(囊括十七种印度主要
-
外国美术史图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画家
印象派
印象主义
美术史
委拉斯贵支
学院派
莫奈
马奈
油画
-
描述:
外国美术史图录《世界美术》编辑部编法国印象主义(1)“印象主义”这一名词源自于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1874年4月,一群不满官方学院派的法国年轻艺术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的一个摄影师的工作室里,联合举办了一次〈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无名协会展览会〉。其...
-
废墟中的爱──欣赏艾亨和托尔斯雕塑的三个角度
-
作者:
李旭东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鲁克斯
安全通道
艺术博物馆
油画布
卫城
批评家
废墟
官方文化
自然历史博物馆
雕塑
-
描述:
废墟中的爱──欣赏艾亨和托尔斯雕塑的三个角度[美]迈克·文图拉李旭东译一、博物馆死亡之后的浮雕约翰·艾亨和里戈伯托·托尔斯把我带到了过去的时代。我对其艺术的反应纯然是一种评论,所以我要带上你,它是回忆与希望。那么,首先回忆吧……那时我回到南布朗克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