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博】搜索到相关结果 7191 条
-
收藏/捐赠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雕塑作品
收藏
达利
萨尔瓦多
捐赠
超现实主义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描述:
作品。捐赠收藏仪式于2015年1月20日下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萨尔瓦多·达利,是20世纪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
机构收藏不能来嚣小拒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浪》
作品价值
雕塑作品
《京华时报》
艺术品
国家级
收藏行为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描述:
徐子林在2013年7H3日的《京华时报》中撰文称,日前,歌手艾敬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其雕塑作品《海浪》,国博欣然接受,并对外声称这一收藏行为是综合考量的结果。姑且不论艾敬的作品价值如何,国博作为一个国家级博物馆能够接纳当代艺术品的本身就让人感到高兴。
-
“吴信坤雕塑作品展”策展记
-
作者:
邹文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茅台酒
中国文化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展览
西方
雕塑家
美术馆
古典美
-
描述:
展览名称:吴信坤雕塑作品展展览时间:2007年7月15日至7月22日我缘于三次刺激产生一个冲动,要向大家介绍吴信坤其人其艺:我是茅台酒的老乡,本来很为这个闻名遐迩的国酒自豪。有几次在欧洲通关,史上防恐安检最严的几个机场竟都将同行人携
-
艺术文摘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艺术市场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文化产业
撰文
艺术品市场
城市雕塑
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城市雕塑的"文化虚热症"及其治疗方案王嘉在2013年第2期的《美术观察》中撰文称,城市雕塑的兴盛,已经成为各地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凡是期待游人驻足或是在有意美化环境的位置上,总能看到各种风格城市雕塑。城市雕塑也迅速超越了"雕塑"本身的诸多意蕴,成为城市的名片、街道的脸面、单位的招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官员文化政绩之体现。那些被安排在各种场合的不恰当的城市
-
“徐黄异体”辨析
-
作者:
宋伟光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蜀
赵希鹄
郭若虚
画法
图画
故宫博物院
梦溪笔谈
见闻
黄筌
徐熙野逸
-
描述: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黄徐体异,引用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这一说法,而依此语来解释两家的风貌未免偏颇。一般来讲,黄筌身为西蜀宫廷画家,身居宫苑,表现的对象自然是禁苑之中的奇花异石、珍禽异
-
展览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马
意大利
展览
巴洛克艺术
中国国家博物馆
旅游
文化遗产
-
描述: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及罗马历史、艺术、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联合举办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于2014年4月30
-
刚柔相济的个性风格——吴为山的雕塑艺术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艺术发展
艺术家
写实主义
造型艺术
吴为
古典艺术
雕塑艺术
南京博物院
形式美感
-
描述:
展览名称: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展览时间:2006年7月4日至7月11日雕塑艺术发展到今天,对它的未来,有人持悲观态度,其理由无非有二:几千年
-
架上雕塑如何介入公共空间?
-
作者:
陶宇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形成阶段
有效性
雕塑家
雕塑公园
公共空间
雕塑艺术
美术馆
研究层面
公共艺术
-
描述:
近些年,公共艺术、公共空间一直都是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但究其根本,讨论的广度还只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即便是探索的深度,也仍然处于概念的形成阶段。我对“公共艺术”没有做过十分精深的研究,但也思考过一些相关问题,特别是关于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
西方艺术博物馆小史(上)
-
作者:
爱德华.P.亚历山大
薛墨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列颠博物馆
雅健
拉斯科
阿尔塔米拉
艺术博物馆
小史
冰川时期
群鹿
动物形象
德农
-
描述:
爱美是人类的本性,其源头可追溯到人类早期。在远古冰川时期,就有艺术家在拉斯科和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内创作出了彪悍的野牛、疾驰的骏马、雅健的群鹿和其他一些动物形象,这些图像被赋予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能帮助人们狩猎或丰产,从中我们也能寻到一些早已消失的传统仪式。但同时,他们将线条和色彩完美地融为一体,给观者带来了内心的愉悦。因此,人类很自然地会收藏和珍爱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品。在早期文明中,无论是中东、远东、非洲
-
两个德国,一种调调
-
作者:
朱洁树
秘薇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国文化
东德
柏林墙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展览
抽象艺术
作品主题
洛杉矶
雕塑
-
描述:
柏林墙推倒20周年之际,洛杉矶国立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名为两个德国的艺术—冷战文化的展览,展出了1945年至1989年间120个东德和西德艺术家创作的超过300件雕塑、绘画、摄影、影像作品,展览尽力模糊艺术家在两地区域上的差别,将东德和西德的艺术家融合在一起,这种并置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