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吕金泉·陶艺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系   博士学位   陶瓷学   硕士生   祖籍   景德镇市   月生   景德镇陶瓷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描述: 吕金泉,1964年2月生,祖籍景德镇。先后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书记,
姜宝林陶瓷艺术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陶瓷   中央美术学院   博士生导师   山东蓬莱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描述: 姜宝林1942年生于山东蓬莱。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师从顾坤伯、陆俨少、陆维钊。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为李可染的研究生。现为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杭州画院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景德镇陶图记》介绍
作者: 吴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史   御窑厂   文字说明   图名   故宫博物院   介绍   画面   台湾出版   景德镇陶瓷   瓷器  
描述: 《景德镇陶图记》为海内孤本,目前仅为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这是一部介绍清朝景德镇官窑制造瓷器过程的书,以图为主,辅以文字说明。首页为序,第二页为御窑厂图,以后则为制瓷过程图,共十三幅图,依次为“取土
李岚生作品欣赏
作者: 李岚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成工艺   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省   故宫博物院   成型工艺   工艺美术   作品欣赏   研究所  
描述: 李岚生系中国陶瓷协会会员.1975年出生於江西都昌。1992年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学习成型工艺及烧成工艺,1996年参与由故宫博物院监制的明青花复制工作,2000年受聘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陶艺
张天明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获得   协会   博览会   江西省   降雨   美术师   中国书画   职业资格证书   作品   工艺美术  
描述: 张天明出生于江西省余干县,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并获得江西省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中国工艺美术师,现创办精秀斋。作品《神龙降雨》2008年获得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迎客
林丽华:从难民到澳洲首位亚裔女市长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传奇.纪实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获得   协会   博览会   江西省   降雨   美术师   中国书画   职业资格证书   作品   工艺美术  
描述: 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林丽华,翻开了一个中国女儿从越南难民到澳洲市长的传奇故事。 “我为祖国骄傲,我为瓷都景德镇骄傲!”在切身感受了瓷会的盛况与精彩后,林丽华对记者说出了这句话。 女难民
那山那村是我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获得   协会   博览会   江西省   降雨   美术师   中国书画   职业资格证书   作品   工艺美术  
描述: 一 在我的前半生,家乡曾经越长越大。 小时候跟着父母转悠在房前屋后,那个宁静的山村就是我的家乡。偶尔到了但家庄冯家堰,我的身份是“万家湾村人”。 后来到公社的中学念书,面对的是来自各个生产大队的同学。当公社改为乡的时候,大队改为村委会,咱们行政村叫“丁峰”,那时候我是丁峰人。 后来在县城上班,每个人的家乡都长大为一个乡。那时候我的家乡是鸣山。 当我们在全国其他地区工作或者旅游的时候,我的家乡先后长大为都昌、九江、江西。 到了外国,我们的家乡就突然膨胀起来,它的名字叫中国。 如果某一天,我们有机会到外星球做客,我们的身份就是地球人。地球就是我们的家乡。 人到中年以后,那个越长越大的家乡忽然越变越小,越变越还原,还原到了一座山,一个村庄。 那座山叫大鸣山,那个村庄是万家湾。 二 是那座山,和那个村庄,不但养育了我,还养育了我的列祖列宗。 我的生命来自六百年前那位从鄱阳湖边迁徙来的祖先,大鸣山养育了我六百年前的祖先。 我的生命来自三百年前那位推着独轮车到景德镇来销售窑柴的祖先,大鸣山养育了我三百年前的祖先。
春日的溢美之瓷
作者: 乐儿   来源: 海峡茶道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获得   协会   博览会   江西省   降雨   美术师   中国书画   职业资格证书   作品   工艺美术  
描述: 很喜欢瓷器,喜欢她的剔透与晶莹、婉约与纯净。总想为她写些什么,却总也鼓不起勇气动笔学习了很久。积累了很久,现在悬在半空的笔终于落在了纸上,为我钟情的瓷器写上只言片语,留住对她最真最切的感情。 瓷器充满荣光,她出身华贵,仪态万方,一度代言着古典东方的含蓄与美丽,她从远古走来,风靡着整个世界、瓷器代言着的中国是一个婉约、内敛、饱满而堂堂正正的中国,华美而古典的中国,她给了世界一个真实而华丽的中国背影。 好在,这个美丽的背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反而,她越来越近了。无论时代如何喧嚣浮躁,一代代的制瓷艺人秉承祖训,默默地守候在那些不能言语的泥堆前、火炉前。虔诚地创造和等待着这些泥与火的奇遇奇迹。 此刻,这粉彩壶静静地卧在我的手里。她身穿薄如蝉翼的素纱外衣,不知用苏绣还是湘绣精致地绣着幽幽的兰花和翩翩而飞的蝴蝶,“芷兰生幽谷”的意境油然而生。泛着莹莹白光,提醒我的手、我的心,她来自与我毫不相干的另一个世界。我仿佛感觉到,几个世纪的漫长岁月正透过这壶打置着我。于是,我的思绪飘忽、景德镇,瓷的王国这里无论春夏秋冬,烟雾总是遮掩着展星;任凭阴晴雨雪,窑火总是烧熔了暮色我看到了无穷无尽的烟,不止不熄的火。
论明代景德镇官窑中的梵文和藏文瓷器
作者: 張東   来源: 上海博物馆集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官窑   青花瓷器   景德镇   佛教密宗   故宫博物院   藏文   明代瓷器   子字   梵文  
描述: 明代洪武景德镇御器厂的建立,使官窑瓷器生产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瓷器质量提高,品种丰富多彩,装饰手法也趋多样化。自明代永乐朝开始,在景德镇官窑瓷器上盛行梵文。这些包括"种子字"和"经咒"的梵文瓷器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它与
大颂莲花:用打动自己的设计感动城市
作者: 李斐   来源: 大武汉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官窑   青花瓷器   景德镇   佛教密宗   故宫博物院   藏文   明代瓷器   子字   梵文  
描述: 上海路天主教堂,藏在老汉口闹中取静的心尖上。教堂右侧有幢小楼,唱诗班楼上传来键盘飞速敲击的声响和咖啡机低低的闷响。门口,木头人伸手做出“请进”的姿势。木偶是大颂莲花10年前为万科做环境设计留下的纪念品。 由一半土生武汉人和一半在汉求学的新武汉人组成的设计团队,服务对象80%都是外地客户,设计作品60%以上在省外,如上海、青岛、无锡。这就是大颂莲花的写照。 深灰Burberry衬衣,黑色布鞋,江徽腼腆微笑,转身下楼,开启一道铁门,露出别院。绿萝似爬山虎覆盖整面墙壁,铁皮桶盛着粉红小花。屋檐下,黑与黄交融的瓷盆内雨水滴答。瓷盆是江徽国庆长假不惜从江浙绕道景德镇淘回。为了心仪之物,他从不顾惜时间和金钱。这种精神像极了《料理仙姬》里守护百年老店的老板娘阿仙。 草木葱郁,飘出现磨咖啡香。这座按照对外营业标准建造的别院是江徽最得意的作品。 设计需要“自持力” 刚落座,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在武汉做设计更需要自持力,避免被武汉改变”。与一线城市相比,武汉缺少对设计提出高要求的土壤。没要求,设计师很容易满足、停滞。一旦习惯低标准,就放弃了创新。江徽提醒自己和团队不要被周围同化,不要被市场化的东西牵着鼻子走,尽管市场化的东西拥有大众基础,能带来现实利益
< 1 2 3 ... 153 154 1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