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华日】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悲怆的民族文化符号——南京大屠杀70周年雕塑群
-
作者:
胡春良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符号
南京大屠杀
周年纪念
悲怆
雕塑家
扩建工程
“和平”
侵华日军
-
描述:
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雕塑群,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组铭刻重大民族灾难的文化符号由"家破人亡"、"逃难"、"冤魂的呐喊"、"胜利之墙"4个主题组成,由中国雕塑院院
-
主题性雕塑艺术的新探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研讨会
-
作者:
邵大箴
袁运甫
安远远
吴长江
陈醉
奚静之
王镛
马鸿增
梁江
尚辉
丁方
顾森
翁剑青
吕品田
李晓峰
聂危谷
方宁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主题性
南京大屠杀
遇难
中国美术家协会
纪念馆
雕塑艺术
侵华日军
-
描述:
大型纪念碑雕塑,特别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也是我们理论研究者应该关注的现象。首先一点,雕塑家担负重要而巨大的雕塑工程,假如没有政府的委托和支持的话,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还有一点,一件雕塑,尤其是大型的、与建筑相结合的雕塑,它受到种种限制,雕塑家能不能拿到这项工程这是一方面,他还要受到建筑的限制。从世界范围来说,建筑师在设计建筑形象时,往往把雕塑作为一个点缀,这和他的修养、对艺术的认识、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对整个艺术的评判尺度有关系。而好的建筑师,大都能够宽容雕塑家、画家、艺术家,将创作组成一个整体。
-
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主题雕塑
-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主题
创作
扩建工程
纪念馆
吴为
雕塑
侵华日军
大型
遇难同胞
-
描述:
~~
-
魂兮归来——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记
-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屠杀"
群雕
南京大屠杀
遇难
设计创作
扩建工程
纪念馆
侵华日军
-
描述:
我接受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创作大型组雕,是在2005年12月15日,是"大屠杀"祭日-12月13日的两天后.
-
塑魂鉴史动天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群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
作者:
尚荣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中国艺术
扩建工程
纪念馆
吴为
作品
学术研讨会
纪念性雕塑
侵华日军
遇难同胞
-
描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自2005年12月开始动工.于2007年12月13日竣工。由著名雕塑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吴为山教授主持并设计创作的大型主题
-
信息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奥林匹克
昌化鸡血石
扩建工程
嫦娥奔月
纪念馆
工艺品
奥运会
雕塑
侵华日军
-
描述:
昌化鸡血石工艺品拍出1344万元天价2007年12月15日,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举办的国内首场"国石"专题拍卖会上,雕刻大师牛克思所制的《昌
-
吴为山主持并创作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主题雕塑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
-
作者:
尚荣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中国艺术
设计创作
雕塑家
扩建工程
纪念馆
吴为
学术研讨会
侵华日军
遇难同胞
-
描述:
宣传部、南京:大学于2008年1月9日在南京举办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主题雕塑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对该主题雕塑的立意选材、氛围营造、表现形式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重大历史题材与现代公共环境设计、雕塑与建筑、社会转型期当代艺术家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
南京大屠杀青铜雕塑群纪念大屠杀70周年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学
南京大屠杀
青铜
雕塑群
文化产业
组成部分
三期扩建工程
侵华日军
-
描述:
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雕塑群,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组铭刻重大民族灾难的文化符号由"家破人亡"、"逃难"、"冤魂的呐喊"、"胜利之墙"四个主题组成,
-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
作者:
徐涟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精神内涵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设计创作
铜雕塑
纪念馆
吴为
侵华日军
遇难同胞
-
描述:
,艺术作品能否真正做到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当代艺术到底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整体风貌?青年艺术家要给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留下什么样的作品?由吴为山主持并创作设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的大型主题雕塑,给我们启示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