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以民族文化的发展助推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评《中华文明复兴中的民族文化》
作者: 贺方刚   来源: 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助推   中华文明   民族文化   复兴   发展  
描述: 中华文明悠久绵长,民族文化五彩纷呈。民族文化如涓涓细流,汇入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当中,为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动力。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一环。民族文化中蕴涵着博大的人文关怀,它是“文化立国”的根基和支撑,对中华文明复兴能够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我们应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汉字,流光溢彩的瑰宝
作者: 杨益茂   来源: 刊授党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字   中华文明   远古   文字  
描述: 在五彩斑斓的文字世界,汉字是一枝独特的奇葩。它萌生于远古,茁壮于后世,虽经历沧桑而傲然屹立。它可存国之骨、蕴民之魂,承载中华文明,焕发美丽青春。
诗意星空(九)
作者: 罗方扬   来源: 中国国家天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天文   星空   诗意   中国   中华文化   诗词歌赋   油画  
描述: 中华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以其唯美典雅的风格吸引着无数欣赏者和吟诵者,虽历经干载沧桑仍熠熠生辉,从未被后人遗忘。其中,有关天文星象的也不乏其数。是否可以用油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诗词中的天文意境?近几年来
耶稣会士与望远镜进入中国
作者: 余三乐   来源: 中国国家天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世纪坛   延长线   长安街   耶稣会士   马可波罗   中华文明   中国   望远镜  
描述: 望远镜来到中国 公元2000年,中华世纪坛在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的北侧建成,其外形是一个巨大的日晷。坛内的核心建筑是一个圆形的“世纪厅”,厅内环形墙上装饰着以中华文明发展史为主线的大型浮雕群像,其中上
紫砂陶刻作品《中华文化系列》的文化意境和渊源
作者: 石泉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刻   文化意境   中华文化系列  
描述: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的独特性,科学技术的独特性.五彩缤纷,百花齐放.本作品选用了几种文化艺术作为代表、分别是文学艺术,书法艺术,秦汉画像砖,篆刻艺术.采用四把壶,每把壶把要表现的文化,用相应字符和图案来装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中华之风.
浅析陶瓷发展的从古至今
作者: 吴晓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陶瓷   烧制工艺   胎体   釉层   中华文化   瓷器   新石器时代  
描述: 陶瓷,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陶瓷二字是陶器与瓷器的总称。陶器的出现比瓷器早很多,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就已经出现并且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约在公元前1 6世纪的商代中期,才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
2016首届云冈国际佛教雕塑艺术大展
作者: 薛剑飞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专家学者   佛教   政府官员   造型艺术   雕塑艺术   中华文化   云冈  
描述: 同享佛雕艺术,共铸天下大同。10月22日,古都大同张开怀抱接纳四海宾朋。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和大同市政府联合举办的"2016首届云冈国际佛教雕塑艺术大展"在大同和阳美术馆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雕塑
张换青工筆花鸟艺术作品赏析
作者: 张换青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府建筑   国会议员   建筑师   民选   总统   公务员   文化艺术   城市设计   处理矛盾   新加坡华文  
描述: 张换青工筆花鸟艺术作品赏析
张祖英:中国油画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
作者: 张祖英   屈婷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画院   中国人   中国当代   走出去   中华文化   文化部   中国油画  
描述: 今年7月份,经文化部批准,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承办的“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在法国展出。这次展览我们筹备了两年,旨在落实“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指向,展示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取得的成果,让世界了解当今中国油画艺术现状的同时,我想也会给他们带来启发:欧洲的油画应该怎么发展?
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 博悟之旅 尊重 下
作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 史家小学著   来源: 天津:新蕾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少儿读物   博物馆   历史文物   中国   中华文化  
描述: “尊重”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博悟之旅尊重(下)/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将透过十二件主要文物,让你感受到尊重能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快乐。你可以从鹗尊中探寻尊重的由来,从玉人的坐姿中感受古人对他人的尊重,从甲骨上的文字了解古人的生活,从《四时月令诏条》中发现前人对自然的敬畏,从青铜面具里品味祭祖之礼,还可以从西藏文具和《农村调查》油画中看到现代人对于尊重的延续……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