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华文化奇葩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white   氧化钴   烧成   釉下彩   明清时期   中华文化   英文名  
描述: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釉下彩的一种。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也有学者称唐青花并非青花瓷);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残瓷化蝶
作者: 张玲杰   来源: 中国名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杰伦   2007年   《青花瓷》   中华文化  
描述: 2007年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将世人的目光聚焦,作为中华文化的奇葩,古代青花瓷残片也开始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简讯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口述历史   丛书   北部湾   中华文明   展览   优秀作品   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   中国美术   油画  
描述: 出版《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出版2010年6月25日上午,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物《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十卷本)丛书出版新闻发布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该丛书由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任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是中国第一套民间艺术的口述历史丛书,
陶瓷艺术的发展状况研究
作者: 宋肖   刘书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创作   中国传统艺术   创作题材   艺术作品   审美意识   中华文明   表现形式   美学法则   传统文化   和谐发展  
描述: 一、中国传统艺术与陶瓷的结合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和谐既是一条美学法则,又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这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观所决定的。围绕这个主题,广大陶瓷艺术工作者创作出了不少佳作精
论中国画在陶瓷艺术中的作用
作者: 余亚萍   冯绍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陶瓷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画艺术   民族内涵   中华文明   陶瓷绘画   绘画艺术   陶瓷艺术   文化遗产  
描述:中华文明悠久而璀璨的文化遗产宝库中,中国画、中国陶瓷无疑是一颗光彩夺目,魅力永驻的明珠.都是在一代代艺术家辛勤探索、承袭、创造出来的.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茁壮成长起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植根于中国最博大深邃的民族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 几千年的文明,在中华大地上焕发着勃勃生机.
吃不尽的乡愁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海归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   中华民族   生存发展   乡愁   饮食文化   中餐馆   中国菜   中华文化  
描述:中华文化的了解往往正是从中国菜开始的,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中餐馆和中餐业一直而且始终是连结中华文化和其他族裔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
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74年的油画作品《金秋》。
作者: 宋吉河   来源: 两岸关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粹   中国   艺术精品   两岸交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华文化   油画  
描述: 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74年的油画作品《金秋》。
油画创作中的一些思考:关于《窑洞组画》
作者: 刘剑伟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国中部   窑洞   情感   中华文明   传统美学思想   黄土高原   组画   绘画艺术   思考  
描述: 二十多年来,笔者每年都会有相当长的时间在黄土高原上生活、写生。那里的山、水、人等一切都早已融入到自己的情感和生命中,那里是笔者艺术生命的源泉。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朴素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正所谓"朴素而天下莫与之争美"。黄土高原就具备这种美的品质,也正契合笔者绘画艺术中对于"朴素"和"崇高"的追求。黄河的中、上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处中国中部偏北,包括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
大器.遇合,五行再生
作者: 宋伟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行   中国国民党   雕塑作品   再生   两岸文化交流   海峡两岸关系   中华文化   中国美术馆  
描述: 中国台湾已故著名艺术家杨英风和台湾雕塑学会会长杨奉琛大器·遇合与五行再生父子联展3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了,展览共展出雕塑作品、版画作品、景观规划案等130余件。此次展览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等两岸嘉宾
佛教造像对中国造型艺术的影响
作者: 李牧阳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行为   人类文明   中华文明   因果关系   人类文化   中国   造型艺术   佛教造像  
描述: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程中,艺术犹如一面镜子。它客观地反映了一个民族从荒蛮到文明的演变过程。直至今日,艺术依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人类文明发端之时,随即便出现了最早的艺术行为(即便与今天所谈及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