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半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让陶瓷书法艺术之花更美丽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队伍
我们这代人
书写工具
艺术之花
不可预知性
瓷都
大汶口
半坡村
章法布局
立体造型
-
描述:
源远流长的汉字书法是我国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标志,五千余年前的彩陶却奠定了书法陶瓷的基础,泥火成器的文化成就了今日的陶瓷辉煌。陶瓷书法从大汶口陶文到半坡村陶文符号至今日的陶瓷书法艺术则经过了一个漫长演变与发展,已形成景德镇陶瓷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
-
解析半坡史前陶塑的艺术形态
-
作者:
马春萍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塑
仰韶文化
半坡
-
描述:
西安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发展繁荣时期的代表性聚落遗址。作为我国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塑提供了反映史前雕塑艺术发展状况的珍贵资料和典型雕塑造型实物,其在雕塑方面体现出的艺术表现内容、造型形式及技法特征等,揭示仰韶文化的内涵,对研究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与创作实践
-
作者:
曹爱勤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中国陶瓷
艺术风格
珍贵文化遗产
西安半坡遗址
人面纹
当代陶艺
人面鱼纹彩陶盆
景德镇陶瓷
当代陶瓷艺术
-
描述:
中国陶瓷艺术源流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当我国的绘画、雕塑等还没有萌芽之时,陶瓷手工艺便已经崭露头角,显示出了卓越的表现力,成为了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珍贵文化遗产。例如,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
-
谈谈我画鱼的体会
-
作者:
徐小红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半坡类型
战国时期
青铜器
中国历史
艺术作品
金鱼
鲤鱼
鱼纹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石,都有鱼形纹。如新石器时代,仰韶出土的彩陶鱼纹盆,高17厘米,口径31.5厘米,大口、卷唇、折腹、圆底。外壁上黑彩绘三尾单体鱼纹,构成连续纹样,图案构思巧妙,别具匠心。半坡类型中鱼纹为主要题材者较多,反映了原始先民与鱼猎生活关系密切。这可能是
-
胡文峰陶瓷艺术作品选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半坡类型
战国时期
青铜器
中国历史
艺术作品
金鱼
鲤鱼
鱼纹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胡文峰 女,1971年生。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任教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西省侨联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8年作品《采莲图》在首届陶瓷书法展中获奖;2000年国画作品《晨曲》在“世纪之光”美术作品展中获奖;2001年国画作品《晨风》在新千年妇女画展中获奖;2007年作品《和谐清韵》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获创新艺术金奖;2007年《花香鸟语》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2008年作品《翩翩起舞》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猫趣图》在江西省“珠山官窑杯”第三届师生陶艺大赛教师组壹等奖。
-
打破传统偏见,复兴工笔重彩
-
作者:
潘洁兹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秦汉唐
陶器
工笔重彩
半坡遗址
中国画
绘画
艺术形式
庙底沟
公元前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多姿多彩,试加区分,不过是工笔重彩和写意水墨两大类。 在绘画发展的早期,主体是工笔重彩。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陶器上用红、黑、白等土质颜料,画各种花纹。西安半坡遗址
-
从新中国邮票看我国陶瓷业的发展
-
作者:
边锋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庙底沟类型
陶器
景德镇
半坡类型
陶瓷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新中国
秦始皇陵兵马俑
陶瓷业
邮票
-
描述:
陶瓷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而又不可缺少的器物。陶器为人类所共有,瓷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历代陶瓷器的挖掘和保护;同时也非常重视对我国陶瓷业的继承和发展。邮政主管部门将历代许多珍贵的陶瓷器纳入邮票选题,加以宣传,到目前为
-
踏遍青山人已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清池》
诗歌
《苏州园林》
《半坡村》
-
描述:
踏遍青山人已老
-
在源头上原始社会的人物雕塑
-
作者:
李松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姆渡文化
半坡类型
裴李岗文化
雕塑作品
灵魂观念
长江流域
古代文化
原始社会
黄河流域
动物形象
-
描述:
在七、八千年前的多处古代文化遗址都发现了雕塑作品的遗存,黄河流域河南莪沟裴李岗文化的先民们在烧出陶器的同时,也从身边取材,随手捏塑出了人头和猪、羊等动物形象,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也出土有陶塑的人头和动物,形象很简略,动物形象比之人的形象更为生动。它们是玩具还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神祗形象难以判断,比之流传下来的神话,它们更富于生活的情趣。在各地出土的不同材质
-
新石器时代彩陶与雕塑:早期人类自我认识的记录
-
作者:
张幼萍
来源:
史前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卑南文化
鸳鸯池
陶瓶
灵魂崇拜
半坡类型
感性知识
早期人类
拉斯科洞
阿尔塔米拉洞
石家河文化
-
描述:
一、彩陶——对动物的认识与对人认识的交织人类最早对于自己的认识,更多的是借助了对动物的认识和表现来进行的。距今4万年左右的克罗马侬人所创作的壁画和雕塑品绝大多数都是以动物为题材。处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由于穴居和流动觅食,由于以采集和狩猎为生,需要全力关注和了解与自己的生存密切相关的动物,因而积累了大量关于动物的感性知识,留下了拉斯科洞和阿尔塔米拉洞的洞穴壁画那样精美绝伦的原始艺术作品①。然而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只是处于相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