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中国传统雕塑在现代雕塑中的意义
-
作者:
李怀杰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借鉴意义
存在问题
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雕塑
特点
信息化
-
描述:
中国古代雕塑从历史长河中缓缓趟过,留下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创作特色。然而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传统雕塑创作中的优良传统被日益繁杂的信息消解。在信息化社会,现代雕塑家不仅要保持冷静的创作态势,更要从中国传统雕塑中汲取精华,续写中国雕塑艺术的辉煌。
-
文心雕龙——池清泉雕塑教学方法浅析
-
作者:
廖卫东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文化精神
传统
再认识
文人
-
描述:
池清泉是山东雕塑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从事雕塑教学廿余年,对山东雕塑教育影响比较大,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文对他的雕塑教学方法进行梳理,从基础教学与创作教学两方面分析了他的艺术观与教育思想,以及其人文素养在艺术教育实践中融会贯通的运用。
-
影响雕塑创作的几个因素
-
作者:
廖卫东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因素
设计化观念
材质可感知性
图式与矫正
-
描述:
基于对雕塑创作因素的理性分析与浅层梳理,从雕塑本体语言出发,尝试通过对题材、材质、技巧、程序等创作切入点的研究,摸索雕塑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普遍形式,探寻雕塑创作思维的新方法。在方法论的指导下,促进雕塑创作的深入,初步构建雕塑创作理论的组成形式。
-
中国书法·叶之二 金属焊接雕塑
-
作者:
张伟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因素
设计化观念
材质可感知性
图式与矫正
-
描述:
中国书法·叶之二 金属焊接雕塑
-
黄河长江饮水思源
-
作者:
李济民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家
艺术风格
艺术家
自然形态
表现形式
艺术品
文化艺术
绘画
造型艺术
雕塑
-
描述:
黄河长江朝朝暮暮奔流不息,犹如联动华夏沃土心脏的动脉和静脉,从其疏流的血液里,孕育出了磅礴璀灿的古华夏文化艺术,其雄奇斑斓的光芒,照亮了世宇。中国古代造型艺术鼎盛时的秦、汉、唐宋所遗留下的大量艺术品
-
试论油画创作的民族化
-
作者:
梁彪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油画
民族化
油画
-
描述:
针对油画创作领域在某些方面亦步亦趋在西方后面爬行的倾向,指出油画民族化在今天的意义首先在于建立文化自信心和推崇创造精神。而能否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外来的艺术经验结合,并进而创造出新的油画艺术面貌
-
论吴作人的油画艺术
-
作者:
汪明强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吴作人
民族化
绘画
西部实践
-
描述:
本文简要论述了吴作人油画艺术的渊源、品质,分析了他深入研究中国石窟壁画,探索绘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而形成的高度民族化的油画艺术成就.
-
中国后现代绘画:一个后殖民神话
-
作者:
张洪忠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后殖民
西方文化
民族情感
民族性格
现代主义
后现代绘画
-
描述:
中国后现代绘画:一个后殖民神话张洪忠到目前为止,在美术领域还未出现张艺谋那样的神话,但毋庸讳言,这是我们的许多画家翘首以待的。求新声于异邦本是中国人寻求中国中心化的途径,而今,中国油画的困境似乎不是体现在在探索精神中咀嚼艰辛,而是在西行朝觐的路途上倍...
-
东方文化与18世纪以后的欧洲艺术
-
作者:
王智明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文化
浮世绘
瓦托
-
描述:
本文以法国罗可可艺术主要领袖瓦托为起点,具体分析阐述了瓦托时代 (18世纪 )装饰艺术和油画创作中对于东方风俗、中国山水画的吸收与借鉴,以及 19世纪日本浮世绘对于欧洲艺术的广泛影响, 20世纪西方现代大师和东方艺术家对于东方艺术的吸收和新发现。
-
“多元化”的美术思潮必将带来“多元化”的基础教学(书面发言)
-
作者:
刘庆孝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多样
多元化
毕业创作
单一狭窄
美术思潮
艺术探索
艺术观念
基础教学
教育体系
-
描述:
当前,美术思潮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似可简言之为“多元化”。由于艺术观念的拓展更新,单一狭窄的艺术模式被突破。出现了多元多层次多样化的艺术局面,使自由而严肃的多向艺术探索成为可能。艺术的多元化必然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