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151 条
-
初谈青瓷的起源
-
作者:
胡悦谦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蓝色
印纹陶
黄釉
化学组成
瓷胎
釉下彩
青釉瓷
石灰釉
成岩矿物
化学成分
-
描述:
4 [Si 4 O 10 ](OH) 8 。石英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 2 ),质坚硬,呈乳白色,有光泽。长石是火成岩矿物,分白色、淡黄色和粉红色等。釉料以石英、长石、硼砂(Na 2 B 4 O 7 ·1OH 2 O)和粘土等为主要组成部分,使用时以石灰石作配料,即成高温的瓷釉,这种以
-
试论鹤壁市民间古瓷窑业的兴衰
-
作者:
牛德学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分布面积
瓷窑遗址
金代文化
考古发掘
鹤壁
河南省北部
北宋
民间
瓷器
-
描述:
鹤壁市民间古瓷窑遗址,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市区北部的鹤壁集羑河两岸。分布面积八十余万平方米。遍及一、四矿工人村和陈家、曹家、龙家、邓家等一带村庄。河岸断崖上,到处散露着瓷片、匣钵和烧窑红土痕迹。这些古瓷窑烧造瓷器,始于唐代,历经五代、北宋、金、元,长达五百余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鹤壁集瓷窑遗址处一幢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重修的《柏灵桥碑》记载:“邑(指汤阴县)西之人,借以(烧瓷)养生者,不啻数万家。”迄今,民间还流传着“四十五里烧造坡”的盛况。经多方面探查,从淇水之滨至汤、羑河岸,南北四十余里,先后计发现古瓷窑遗址二十余处。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遗物之丰富,证明为我国古代北方烧瓷场重地之一。一九六三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关于瓷器还原烧成气氛的若干问题
-
作者:
孙再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成气氛
还原作用
烧成工艺制度
铁氧化物
弱还原气氛
还原烧成
平衡常数
一氧化碳含量
三氧化二铁
瓷器
-
描述:
的白度、半透明度和白里泛青的色调,普遍采用还原烧成工艺制度。但是,目前瓷业界对还原气氛的概念,众说纷纭;对各种工艺条件基本相同而烧成气氛中一氧化碳含量悬殊的现象,缺乏分析;
-
试谈商周青铜冶炼和原始青瓷起源的关系
-
作者:
田海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地位
分子结构
青铜器
原始青瓷
铜冶炼
印纹硬陶
铜工艺
发展序列
盘龙城
青铜文化
-
描述:
商代早期的原始青瓷器,从郑州商城到湖北黄陂盘龙城以及江西清江吴城都有发现,它们在灿烂的青铜文化的辉映下、显示了自己应有的历史地位。原始青瓷长眠于地下与青铜文化紧密共存,出土时与青铜冶铸遗物同见天日
-
浅谈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
-
作者:
吴诗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地区
陶器
山东龙山文化
黑陶文化
三十年代
社会发展阶段
造型艺术
制陶业
我国古代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于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并以其精美的黑陶,被称为“黑陶文化”。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山东龙山文化做了不少的调查和发掘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现已知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系以山东地区为中心,南抵苏北,北到辽东半岛南端,这个文化是直接承袭大汶口文化而发展的,是我国古代东夷族创造的灿烂文化。
-
闽侯商周时代印纹陶
-
作者:
陈龙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存
陶器
商周时代
印纹陶
贝丘遗址
纹饰
黄土
印纹硬陶
地方特色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条件,遂使二千多年来,闽侯一直成为历代封建地方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闽侯地上、地下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史载的汉侯官故城遗址,五代甘裳港旧址、以及唐榴花洞、雪峰寺
-
集邮世界的“罕世珍品”彩虹釉邮票瓷盘问世
-
作者:
阿敦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品
高温窑
新品种
稀土氧化物
珍品
集邮
邮票
彩虹
瓷盘
世界
-
描述:
”的T80邮票艺术瓷盘,采用我市建国瓷厂最新创制的稀土高温花釉新品种——彩虹釉装饰。这种掺有稀土氧化物的彩虹釉釉面经千度高温窑烧后,瓷盘中呈现出一圈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彩柔和过渡的色环。釉色晶莹、华滋、瑰丽,给人以清新悦目之美
-
对《“群”字英译》一文的补充
-
作者:
张良振
来源:
英语辅导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DVCHINA》
影像文化
电影行为
电影制作
导演艺术
文化现象
-
描述:
对《“群”字英译》一文的补充
-
关于瓷用匣钵生产问题与吴长济同志商榷
-
作者:
徐平坤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用次数
莫来石质
高铝质
匣钵
高铝耐火材料
使用条件
熔融石英
刚玉质
碳化硅
粘土质
-
描述:
最近由于工作关系,读了吴长济同志“关于当前匣钵生产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景德镇陶瓷》1980.No1.38—53)颇受教益,可是仔细考虑一下,觉得文中有些提法欠妥,现将本人拙见提出来与吴长济同志商榷,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
龙山文化中出土的原始青瓷
-
作者:
黄石林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龙山文化
烧成温度
实践过程
原始青瓷
甑皮岩遗址
测定年代
原始瓷
出土
历史悠久
-
描述:
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近年来,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的陶片,经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九千余年。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陶器,经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近八千年。可算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标本。这些陶片,尤其是裴李岗的陶器,无论在原料选择上,造型艺术上,烧成温度等方面,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由此看来,我国陶器的始制阶段,还应有所提前。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在长期烧制陶器的实践过程中,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劳动经验不断积累,技术不断进步。对于所用的泥土原料就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精选,加上陶窑的逐步改进,烧成温度的提高以及釉的发明和使用,于是“原始瓷”出现
<
1
2
3
4
5
...
14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