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建元元瓷文化研究中心关于欢迎参加元青花“追根寻源”讨论的启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研究中心   讨论   瓷文化   收藏   观点   启事   相关问题   寻源   再研究  
描述: 地逐个进行突破。否则,再研究一二十年也不会有新的进展。事物都是变化的,万事万物都有根有源,只要找准了根,就不怕理不出源。为此,拟开展元青花"追根寻源"的讨论,欢迎收藏爱好者踊跃参加,提出新的观点,将元青花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领域。
“十全十美” 惊艳天下 明代“斗彩帝王杯”绚丽亮相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柴窑   收藏家   烧制   官窑   技艺   明代   专家   成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斗彩帝王杯"包括鸡缸杯、葡萄纹高足杯、婴戏杯、高士杯、夔龙纹杯、菊花杯、三秋杯、花草蝴蝶杯、莲纹杯、花鸟杯。每一只堪为价值连城的国宝,代表了明代制瓷业的巅峰水准!现仅存百余件,大多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此次复原,经专家鉴证达到了明代官窑的烧成质量。尤其经过48小时不问
动态新闻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插画   红山文化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景德镇市   美元   绘画   动态新闻   雕塑   收集品  
描述: 加尔各答将建亚洲最大艺术博物馆加尔各答计划建造的亚洲最大现代艺术博物馆,将于2015年完工。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已完成其设计工作,预计将耗资9050万美元,占地7.5万平方英尺。该机构将建立一份同时囊括亚洲和西方艺术作品的永久馆藏。资金来自公私联合赞助,西孟加拉邦政府拨款
东方瓷圣何朝宗
作者: 郑炯鑫   王德槐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观音   德化县   白瓷   艺术性   明代   达摩   作品   历史贡献   美感  
描述: ”之美称,何朝宗因而被世人尊称为“瓷圣”。 何朝宗,福建德化县城东隆泰后所人。其先祖何坤源,号德举,明洪武二年(1369年)任江西建昌府卫军,洪武十七年奉命拔军到德化县浔中镇隆泰村后所屯垦。何朝宗早年
朴实无华 神清骨秀 明清德化窑瓷壶赏析
作者: 沈飞   徐世昌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立体感   德化   神清   造型   几何形体   紫砂壶   明清两代   装饰手法   壶身  
描述: 德化窑在明清两代达到制瓷业的顶峰,这一时期的白瓷,不用任何彩绘,以其古朴多变的造型和近似鬼斧神工的雕塑、刻划技艺去表现作品。白如凝脂、浑然一色的德化白瓷,看似朴实无华、平淡无奇,却有
“楚天长歌”世博瓷王 当代“中国日”创始人又一扛鼎之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节庆活动   德化   收藏   创始人   艺术   当代   湖北   屈原   作品   中国白  
描述: 的新作。""你们的要求我尽量让你们满足。"陈仁海大师当场允诺。回到德化后,陈仁海数易其稿,"楚天长歌"现已新鲜出炉。首批的16件作品,湖北藏家们赞赏有加,就被争先预订。
迷雾中的宋广元窑黑釉瓷
作者: 张天琚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   光洁度   灰白色   馒头窑   四川   黑釉瓷   化妆土   建窑   巴蜀地区   广元  
描述: 唐宋时期,巴蜀地区有不少瓷窑烧造黑釉瓷,如邛窑、涂山窑、金凤窑、西坝窑等,但就黑釉品种而言,要数广元窑为多。 历史上,连接巴蜀和陕西、中原的道路主要是剑门道(又称金牛道、石牛道),广元是必经之地。广元在嘉陵江边,顺江而下可通长江,嘉陵江和长江又把广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联结起来。广元的特殊交通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是古代巴蜀与外地区人口流动、迁徙的交汇点。四川曾是南宋抗击金、蒙古入侵的大后方和最后的根据地,其间各地曾有大量人口进入巴蜀,随之传入的陶瓷烧造技艺与巴蜀本土工艺互相交流和融合,这在广元窑黑釉瓷生产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四川省博物馆王家佑先生根据在广元窑址上收集的品种繁多的瓷片推测,这个古窑可能烧过或交流过与四川邛窑、大邑窑、川东窑类似的产品,“甚至远远的钧窑、越窑的釉彩与技术”。重庆陈丽琼女士也专门论述过广元窑不同瓷器品种与北方陕西、山西、河南和南方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古瓷的相似与相同点。 由于民国时期修筑川陕公路以及20世纪50年代在川陕公路对面修建宝成铁路,都经过了广元窑遗址地区,使埋藏文物遭到损毁,精美器物更是罕见。考古工作者在1953年、1976年、1978年对广元窑进行过调查、试掘和清理,基本摸清了广元窑的基本面貌与烧造历史。
宋代川窑白瓷掠影
作者: 李铁锤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彭牡丹   宋代   四川盆地   黑釉瓷   透光率   印花   化妆土   南宋   瓷器   定窑白瓷  
描述: 提到川窑白瓷,不能不想到唐代诗圣杜甫在诗中描绘的“轻且坚”“胜霜雪”“叩如哀玉”的“大邑烧瓷”,这个千古之谜始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去探寻。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成都古玩市场上就偶有白瓷出现,当时被称为“唐大邑窑白瓷”。1956年四川考古界在收集大量标本后认定,它们是本地不明窑口的宋代白瓷。50至70年代,考古人员在成都西、北等县进行多方探寻,收集到许多类似的宋代白瓷标本,直至1974年4月彭县(现称彭州)磁峰窑的发现,才掀起了宋代川窑白瓷的神秘面纱。 彭州磁峰窑是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宋代白瓷窑,创烧于五代至北宋初,停烧于南宋末到元初,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最为兴盛,这一时期精品的质量几乎跟定窑相当。磁峰窑窑炉结构与定窑相似,为双烟道馒头窑,采用匣钵装烧,但它的装烧方式极为特殊,无论正烧还是覆烧,不管单烧还是叠烧,器物口沿都不与匣钵接触,因此芒口者甚少,偶有芒口者仅是为了修整其口以便于包金银。磁峰窑的支烧具有支钉、支圈、瓷珠、沙粒等,采用沙粒者较多,而且沙粒较大。有趣的是它采用三五或六七个瓷珠的支烧方法,居然跟山西介休窑、霍窑十分相似。磁峰窑使用“火标”,能很好地调控炉温。这些重要技术奠定了磁峰窑成为宋代川窑白瓷第一窑的基础。
“盛世丹青·湖湘风采”2010年湖南艺术年展美术展
作者: 何东安   章作人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阵   创新与发展   丹青   湖湘文化   艺术家   湖南省   版画   优秀成果   美术作品   油画  
描述: 由湖南省文化厅与湖南省文联联合主办,省群众艺术馆、省美术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省摄影家协会、省画院承办的"盛世丹青·湖湘风采"2010湖南艺术年展旨在充分展示湖湘书法、美术、摄影各门类艺术家
北京东方饭店藏宜山作民国组画赏析
作者: 李昂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东方   钱玄同   民国时期   鲁迅   历史人物   蔡元培   饭店客房   李大钊   中国油画  
描述: 保利公司2007秋季拍卖会上,陈丹青的油画《国学研究院》以1200万元落槌,创下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也让他成为继张晓刚、岳敏君等艺术家后,又一位跻身"千万元俱乐部"的艺术家。沈嘉蔚的《宽容》(又名《北大钟声》)由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是第一幅描绘五四时期代
< 1 2 3 ... 222 223 224 ... 251 252 2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