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2530 条
-
故宫博物院推出兰亭特展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似与不似
齐白石
相结合
工笔画
历史文化
绘画语言
现实题材
艺术大师
人物画
作品
-
描述:
9月21至12月5日,故宫博物院同时推出“兰亭特展”及“兰亭珍拓展”。两个展览共展出和《兰亭序》相关的文物157件,涉及书法、碑帖、绘画、器物等多个门类。“兰亭特展”是关于兰亭文化的综合性展览,展品
-
青花菜绿体春化过程中核酸含量的变化
-
作者:
蒋欣梅
吴美璇
于锡宏
刘生财
徐薇
来源:
中国蔬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RNA
青花菜
DNA
核酸
春化
-
描述:
以早熟青花菜品种清风青花菜103为试材,对5片真叶期的植株进行春化处理〔昼温/夜温=(17.3±1)℃/(9.3±1)℃〕,研究青花菜绿体春化过程中核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绿体春化后,青花菜
-
税收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
作者:
王平
林相森
韩黎明
来源:
中国税务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税收法规
税收文化
文化主题
税收宣传
宣传工作
文化公园
爱国主义教育
日照市
宣传教育功能
税收知识
-
描述:
日照地税文化公园以税收文化为主题,集税收史话浏览、税收文化熏陶、税收法规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多项宣传教育功能于一体,通过石刻、漫画、雕塑、艺术造型等文化艺术形式,将税收文化元素巧妙点缀于园区之中
-
太阳能创意产品探索
-
作者:
张梅
刘忠梅
来源:
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通工具
产品
海水淡化
建筑结合
太阳能应用
环境问题
创意
光热应用
-
描述:
0引言 随着能源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太阳能应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及发展。光电的应用从灯具,到雕塑、交通工具、电站、建筑结合都已出现,光热应用也由热水器,发展到热发电、采暖、制冷、海水淡化等。然而,太阳能应用绝非仅此而已,太阳能创意产品将开辟太阳能应用的另一途径。
-
论“开片釉”装饰对于德化白瓷保持特色的创新作用
-
作者:
赖荣伟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白瓷
陶瓷装饰
特色“开片釉”
传承与创新
-
描述:
德化白瓷素以质地坚硬、色泽莹润、工艺精良著称。早在宋元时代,德化白瓷表面就已经采用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堆花、透雕、衣纹对器型进行装饰处理,以达到简洁、质朴、原生态的艺术效果;进入明代中晚期以来
-
论明代青花瓷鸟纹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
-
作者:
李银苟
秦俊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明代青花瓷
文化内涵
鸟纹
-
描述:
鸟纹是明代青花瓷装饰题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代各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具有丰富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从审美特征来看,明代青花瓷鸟纹具有装饰之美、神韵之美、自然之美三大特征;从文化内涵来看,明代青花瓷鸟纹具有吉祥寓意、文人旨趣、时代思潮等内涵。
-
青花瓷不能承受之重
-
作者:
杨简茹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批评
青花瓷
中国文化
创造力
文化品牌
设计行业
设计实践
发现问题
文化创意
北京奥运会
-
描述:
设计批评文章应该怎么写?这是笔者经常遇到的一个提问。我想,批评史、批评流派和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设计批评学学科建设、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之类的问题也的确存在,但说到底还是应该落实到设计实践,才能实质性地推动设计行业的发展。一言以蔽之,设计批评文章写作的起点和关键在于发现问题。设计实务、设计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成为设计批评写作的入手处和兴奋点。那么,什么是设计现象中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发现问题?本期杨简茹、周浩明两位作者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范例,也只有这样有问题意识的批评文章,才能够引发设计界更多的关注、讨论与实践中的回应。
-
在物质时代被遗失的工艺精神
-
作者:
郭艺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家
直接影响
审美趣味
美术创作
物质时代
美术作品
工艺美术
文化性
手工技艺
精神
-
描述:
工艺美术是传统手工艺的一部分,当其被归属美术范畴时,工艺美术的文化属性成为其重要的部分,与现代生活连在一起,生发出趣味种种的工艺风格。当下时尚潮流的文化中,周杰伦在《青花瓷》中不断吟唱:釉色渲染什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
-
考古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汕头市
考古发现
目的地
南澳岛
汉文化
考古发掘
专家鉴定
-
描述:
判定汕头“南澳1号”航行的目的地是受汉文化影响的地区。其中大量青花瓷器被专家鉴定为产自福建省漳州市的“克拉克瓷”。
-
雕塑如何面对公众?(一):公众视野与文化冲突:关于雕塑的深度对话
-
作者:
赵明
殷双喜
翁剑青
唐尧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
《美术观察》
文化冲突
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室主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
雕塑
对话
-
描述:
时间:5月20日下午 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309会议室 讨论者: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翁剑青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室主任、教授 唐尧《中国雕塑》副主编 陆军《美术观察》编辑部主任 孟繁玮《美术观察》【热点述评】栏目主持 公共艺术视野中的“雕塑” 殷双喜:今天我们讨论雕塑和公众,是个有些交叉的问题,不是单纯谈雕塑,而是与公众放在一起。雕塑有室内的、架上的、美术馆的,这类作品与绘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