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1252 条
-
西藏题材作为实验田——油画民族化和改造中国画的实践在西藏题材绘画中的表现
-
作者:
孙大棠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藏
形式语言
油画民族化
绘画语言
现实主义
新国画
实验田
题材
中国画
改造中国
-
描述:
概述西藏题材绘画传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逐渐形成的,西藏题材也在近代中国油画民族化和新国画改造的技法改革和形式演进中起到了"平台"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的绘画史是一部绘画的改革、演变史,西藏题材的特殊性使得这种绘画语言自身的实验获得
-
倪海峰
-
作者:
吕静静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案
身份
两种文化
海峰
丹麦
交换
历史上
陶瓷业
作品
瓷器
-
描述:
贸易中的装饰性图案以及他在研究中国贸易史时搜集来的历史上的各种引语。倪海峰的其他方案也相似地反映出他对其身份及在两种文化间生活经历的探索。
-
宇治野宗辉访谈
-
作者:
李诗
宇治野宗辉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器化
现场
二手
声音
制作
作品
创作方式
雕塑
视觉艺术
音乐
-
描述:
李诗:您做"声音雕塑"也做"现场音乐",请简单介绍一下作品的特点。宇治野宗辉:我的创作方式基本上是两种。第一,用废旧的二手电器制作"声音雕塑"。这样的作品大多是展示类的作品,可以放在展厅里展出不论是一个月还是两个月。另一类是在世界各地进行现场演出。我同样用二手电器作为创作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中都可以找到的家
-
试论景德镇明代洪武时期青花瓷的艺术特色
-
作者:
周伯军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透明釉
高温烧成
氧化钴
明代洪武
纹饰
元代
釉下彩
艺术特色
-
描述:
本文所论述的青花瓷是指用氧化钴(CoO)作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罩以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入窑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因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故习惯上称其为"青花"。又因这种工艺的纹饰在釉层下面,故又称"釉下彩青花"。
-
弘扬祖国陶瓷文化迎接奥运会的召开——记北京景德镇艺术瓷器服务部迁址重张
-
作者:
魔石
大董
来源:
中国食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艺术
陶瓷文化
服务
迁址
奥运会
北京
瓷器
-
描述:
景德镇艺术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闻名于世。郭沫若诗云: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在此都。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因制瓷大受
-
不同分散剂对水系流延氧化铝基片的影响
-
作者:
罗凌虹
江伟辉
顾幸勇
展洪全
朱棉霞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拉伯树胶
聚丙烯酸
95氧化铝基片
水系流延
-
描述:
研究了2种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对水系流延氧化铝基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浆料的分散性、所流延坯片的质量、烧结后基片的密度及其微观结构的比较,流延氧化铝浆料以聚丙烯酸(PAA)为分散剂明显优于以阿拉伯树胶
-
庆州土偶昭示新罗文化 千尊陶俑彰显中韩友谊 韩国出土陶俑在景德镇复制成功
-
作者:
刘丹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文化
复制
景德镇
友谊
彰显
陶俑
新罗王
中韩文化交流
民族风格
出土
-
描述:
在韩国第四届双年展前夕,由景德镇雕塑瓷厂承制的一千尊庆州出土陶俑已告承制成功,并不日启运韩国。庆州位于韩国庆尚北道,为五世纪期间新罗王朝的首府,也是世界十大文明古都之一,素有“韩国文化发源地”之称。许多新罗时期的建筑遗迹和
-
景德镇陶瓷学院五个科研项目通过省级鉴定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院
环境友好型
省级
陶瓷透水砖
产业化开发
科研项目
专家鉴定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日前,由江西省科技厅、教育厅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委员会,在景德镇陶瓷学院陶艺中心二楼会议室对该院周健儿教授主持的《中低温烧结高档日用细瓷产业化开发研究》等四项科研成果和江伟辉教授主持的《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的研制和开发》科研项目通过了省级鉴定。
-
千年瓷都·景德镇龙珠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柴窑
电子自旋共振
五十年代
长石
地球化学研究
灰釉
还原阶段
森林资源
相对含量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千年瓷都·景德镇龙珠阁
-
美石与教授:访著名雕塑家秦璞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宝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审美观
教授
传统审美
观赏石文化
优秀作品
雕塑家
设计方案
城市雕塑
专业委员会
-
描述:
秦璞,山东济南人。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建设部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首都规划建设专家咨询组织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顾问。作品《西藏姑娘》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作品奖;《组鹤》获全国首届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优秀作品奖;《动的连续》获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主体雕塑设计方案优秀作品奖。《裂变》、《翔》、《硕果》落成于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于北京大学校园内,《韵》、《月光曲》落成于山东青岛东海路,《韵之系列之二》落成于广西桂林国际雕刻公园,《蕾》落成于吉林长春市人民大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