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2671 条
-
西方新媒体艺术与西方当代电影
-
作者:
李淑辉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艺术
观众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数字化技术
新媒体
数字技术
传统电影
艺术品
艺术形式
-
描述:
科技和媒介的进步是促使美术和电影发展的手段,与艺术史相伴而生的是一部新媒体发展史。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艺术媒体的多样性;媒体艺术门类的开放性使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传统的艺术形式之间相互渗透,并与时代科技融通,逐渐走向整合,从而派生出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的数字技术为当代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改变了传统
-
清代中国玻璃画的西化与造化
-
作者:
胡光华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画
铜版画
西方绘画
清代
水彩画
中国画家
西化
通商口岸
西洋画
油画
-
描述:
镜子意味着物象媒介之间的交流。受过西洋画正规训练的人都知道,一幅作品的效果如何,可以用镜子来对照,瑕疵即可立竿见影。如果说西方绘画东渐中国是艺术媒体的传播的话,那么中国清代珠江通商口岸广州的西洋画家却偏偏给西方送回了这类媒体的一面面镜子—玻璃油画,玻璃水彩画。道光年间梁廷楠编修的《奥海关志》卷九"税则二"中,记载当时中国外销的玻璃
-
南阳现存“汉代宗资墓前天禄、辟邪”新证
-
作者:
卜友常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禄
修志
石兽
中国文化史
宗资
宋均
司隶校尉
嘉祥武氏祠
中国美术史
汉画
-
描述:
盛世修史,明时修志。华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可圈可点不可胜数,今天对一位从事历史工作者来说,是研究历史的最佳时期。近年来,关于对文化艺术史的研究方兴未艾,撰写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化史、中国雕塑史的著作层出不穷,这对我们了解古代文化艺术提
-
灵感“奔”发
-
作者:
中底为王
来源:
中国服装(北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多彩
大底
鞋面
拟人化
灵感
配色
鞋底
-
描述:
如果对去年那款鞋底五彩缤纷设计的INSPIRE8念念不忘的话,那今年的INSPIRE9会让你再度圆梦,INSPIRE9不仅继承了上一代抢眼的五彩大底,整个鞋面部分的设计也与鞋底配色遥相呼应,鞋面上多彩的颇色代表了朝气蓬勃的运动精神,拟人化的线条象征着永不停息奔跑着的参赛选手。
-
画里年味
-
作者:
刘立稳
邓一飞
吕建设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月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工木版
文化传统
中国
年画
-
描述:
滩头年画是湖南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产于宝庆隆回滩头镇。滩头年画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滩头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到七次印刷、七次手绘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
-
文化与科技 加速融合进行时
-
作者:
郝坤
来源:
中国高新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新成果
人类文明
中国文化
创新能力
最佳路径
高科技园区
文化创作
高新技术
科技进步
大融合
-
描述:
刻录着中国技术发展的生动历程,积淀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文化与科技的互动融合已贯穿了人类文明整个发展史。文化与科技的每一次大融合,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
-
做最好的自己——国道205线浙江段改造示范工程实施侧记
-
作者:
谢丁
夏小琴
来源:
中国公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程实施
改造工程
综合整治
浙江省
开化县
交通运输
公路部门
示范工程
国道
公路施工
-
描述:
又是秋高气爽当出游的好时节,毗邻黄山的浙江省开化县,是不少旅行者的必经之地。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国道205线途经浙皖交界处,已然焕然一新:借助依山傍水的自然风貌,公路及两侧被修葺一新。抬头望去,山体浮雕令开化县的区域特色一览无余,左边的墙体上,"畅安舒美五型路"以灌木及草本植物
-
“意象墨彩泥火天成:冯林华陶瓷艺术作品展”开幕
-
作者:
焦体盛
马腾飞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文化交流
副馆长
开幕仪式
作品展
陶瓷艺术
陈履生
意象
-
描述:
2013年8月18日.由北京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与我馆共同主办的“意象墨彩泥火天成——冯林华陶瓷艺术作品展”在我馆开幕。我馆副馆长陈履生出席开幕仪式。
-
西班牙艺术大师萨尔瓦多·达利雕塑作品入藏我馆
-
作者:
郭小影
刘洋
董清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入藏
中国公众
文化参赞
西班牙
达利
馆长
萨尔瓦多
作品
雕塑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描述:
2013年9月17日下午,"黄建华捐赠达利雕塑仪式"在我馆举行。我馆馆长吕章申,西班牙驻华大使马努埃尔·马里亚·巴伦西亚·阿隆索,西班牙大使馆文化参赞依那休·摩洛,捐赠人、香港侨福集团主席、我馆特聘
-
丝路古城布哈拉
-
作者:
郭玲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情怀
佛教圣地
世界遗产委员会
圆钉
玄奘法师
大巴扎
宣礼塔
世纪城市
布哈拉
令人
-
描述:
“位于丝绸之路的布哈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亚城市中建筑物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市的范例。”——世界遗产委员会告别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我们乘火车南下,大漠悠悠,沿线荒凉,6个半小时后,到达古城布哈拉。走进布哈拉,好像回归中世纪,一条条幽静的小巷,一栋栋黄土的民宅,加上蓝色旧式木门上铜制的圆环和圆钉,都体现出古城的韵味。几座高大的清真寺,几行葱郁的林木,围拢着一个长方形的水池,岸边有几座骆驼雕塑,令人联想到漫漫的丝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