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潘鹤雕塑大展开幕
作者: 赵君谋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广东   签名留念   雕塑家   艺术形象   作品   雕塑艺术   参观者   美术馆   现代化  
描述: 在风光秀丽的广州二沙岛上,一座国内目前最现代化的美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于上月底落成开幕,同时举办著名雕塑家潘鹤的作品回顾展,两个展厅和一个户外展区陈列的作品琳琅满目,仰头凝神欣赏巨匠在青铜白石间
艺术:城市永远的风韵:记广州雕塑公园
作者: 赫景秀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城市园林化   雕塑家   雕塑公园   最佳方案   旅游业   雕塑艺术   房地产   广州市   中国美术  
描述: 广州雕塑公园的气魄不小,品位挺高。这种构想的实现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广州市政府秘书长陈纪萱,一个是雕塑家潘鹤。最初,当广州市城中的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将要被开发的时候,很多人建议陈在这里搞房地产,陈认为广州市民最缺乏的不是优厚的物质条件,而是一块远离喧嚣的宁静环境。有人建议搞雕塑公园,开发旅游业,陈纪萱觉得这是改变广州城市环境的最佳方案,也是广州市政府在纪念广州建城2210年时留给后人的长久纪念品,遂采纳了这个建议。但当他找到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
王朝闻谈《开荒牛》
作者: 王朝闻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破坏性   王朝闻   装饰性   作品   城市雕塑   象征性   开荒   现代化   精神   深圳  
描述: 深圳有座城市雕塑,叫《开荒牛》,作者是潘鹤。这是装饰性的,也是象征性的。象征什么呢?象征深圳从荒僻的渔村变成一座高楼林立的现代化的特区,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开荒牛的精神。这幅作品是这个城市的象征
千载难逢的历史选择写在纪念《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的日子里
作者: 潘鹤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衰退   文化历史   五十周年   社会基础   建国前   历史选择   社会认识   讲话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描述: 的。这与有着数千年文化历史的堂堂大国毫不相称!许多人都认为我们这一代雕塑家生不逢时,倒霉透顶。但是,我不是这样看,是祸是福还应站在历史的高度才能衡量清楚。正因为空白才需要填补;正因为失去社会基础才需要重建;正因为衰退我们才会立志以雕塑复兴为已任;正因为不为社会认识我们才有机
民族油画随想
作者: 韦启美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芥子园画谱   现实主义   中国传统艺术   民族文化   现实生活   审美趣味   中国画   艺术形式   艺术个性   油画  
描述: 民族油画随想韦启美我渴望表现这块哺育我的土地,不是想使我的油画成为民族的,只是因为我是这块土地之子;我渴望表现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是指望我的油画被称为是民族的,只是因为我的生命编织在现实生活的苦难和欢乐中;我在想象的画面上描绘2023年这块土地上的情景...
都市状态与个性化的绘画形式──看洪毅、雷波、秦秀杰油画作品展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魅力   油画语言   古典文化   黑白灰   个性化   现代都市   文化背景   绘画形式   作品   个体生命价值  
描述: 都市状态与个性化的绘画形式──看洪毅、雷波、秦秀杰油画作品展水天中以“都市状态与品藻生活”为题的三人油画展,集中了洪毅、雷波和秦秀杰三位油画家的近作。从展览的标题看,似乎他们三个人有着共同关注的文化问题。在看了三人油画展以后,我却没有感受到他们在观察...
“源头活水”刍议——第二次西北行归来答《美术研究》记者问
作者: 袁运生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西方艺术   西双版纳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发展   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艺术   中国民族文化   西方现代艺术  
描述: “源头活水”刍议———第二次西北行归来答《美术研究》记者问袁运生问:1981年,您曾赴西北考察3个月。在经历了14年旅美生涯之后,您回到中央美院油画系主持第四画室,重视“从发展现代文明的角度研究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并“以此作为发展现代中国艺术的基础...
解构雕塑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文化精神   文化功能   雕塑史   现代主义   雕塑家   绘画   罗丹   文化负载   存在方式  
描述: 解构雕塑孙振华“我欲成全你,所以毁灭你;我爱你,所以伤害你。”──古老的神谕一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分类学的思想是18世纪的,直到18世纪中期,才由法国人正式提出为我们今天所普遍接受的艺术概念,才开始把“美的艺术”独立出来,规定为我们今天所认可的样子。在此...
雕塑三人谈
作者: 田世信   隋建国   展望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象思维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程式化   当代艺术   表现主义   雕塑家   立体构成   作品  
描述: 雕塑三人谈田世信隋建国展望时间:1997年11月11日下午点-4点地点: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谈话人:田世信(中国雕塑创作室雕塑家)隋建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展望(中国雕塑创作室雕塑家)张鹏(本刊记者)(以下皆以姓氏简称)一张:中国雕塑理论与雕...
“观念性雕塑”—物质化的观念
作者: 展望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展   超级写实主义   观念性   艺术家   物质化   雕塑家   环境艺术   城市雕塑   极少主义   观念艺术  
描述: “观念性雕塑”——物质的观念展望观念艺术与雕塑在表达方式上明显不同,前者以纯粹理念的表述作为其特征,它的属性是纯概念的。后者则以手工制作方式传达感性思维,雕与塑所代表的都是手工劳动。作为艺术,它们同样具有思想,但观念艺术更重视的是事物的普遍概念。而...
< 1 2 3 ... 16 17 18 ... 42 43 4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