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前】搜索到相关结果 20 条
-
中国雕塑史册 第5卷 唐陵石雕艺术
-
作者:
王鲁豫编著
来源:
北京:学苑出版社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陵前石刻(地点:
雕塑史(地点:
中国)
年代:
图集)
唐代
中国
学科:
-
描述:
中国雕塑史册 第5卷 唐陵石雕艺术
-
雕塑的时间性
-
作者:
王朝闻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前文化
东北地区
考古研究所
牛河梁
祖先崇拜
红山文化
聚落遗址
图腾崇拜
新石器时代遗址
动物形象
-
描述:
雕塑的时间性
-
旧石器时代的雕塑
-
作者:
青生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前文化
东北地区
考古研究所
牛河梁
祖先崇拜
红山文化
聚落遗址
图腾崇拜
新石器时代遗址
动物形象
-
描述:
旧石器时代的雕塑
-
对景瓷发展前景的五点思考
-
作者:
李章明
袁海林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前景
国内外市场
-
描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景德镇陶瓷工业的生产与经营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改革开放后的十年利税总额超过前三十年的总和。但是,对于日益发展与扩大的国内外市场,景瓷无论在品种与质量,还是在产量上都还远远不能
-
景德镇民窑的展开(上)
-
作者:
天部良明
孔六庆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朱元璋
官制
万历
明后期
会典
明前期
明王朝
十五世纪
南京
-
描述:
开头语作为朱元璋于一三六八年在南京宣言明王朝建国的翌年——洪武二年的事,在《大明会典》卷第一百十一关于器用的条项中记载着“定、祭器皆用瓷”。由此被决定了那时用瓷器为朝廷的祭器。同样,在《会典》卷第五十九有关房屋器用等第条项中记述着: 一器皿公候一品·二品、酒注酒盏用金、余用银。三品至五品、酒注用银、酒盏用金。六
-
世界大理石开发史初考
-
作者:
王嘉杰
来源:
中国建材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材行业
婷婷玉立
公元前一世纪
专家考证
开发利用
奥尔科斯
雅典城
装饰材料
古典艺术
开发史
-
描述:
一个叫伊奥尔科斯的农民挖地时,无意中掘获一尊用白色大理石雕塑的爱神维纳斯像。虽然她已双臂断缺,但婷婷玉立,栩栩如生,人们赞叹不已,认为是举世无双的雕塑佳作,因而哄动。经专家考证,断定是公元前一世纪的作品,距今有2000多年。此大理石雕塑像虽然最美,但并不算“最古”。早在公元前5到4世纪希腊“古典艺术
-
孙或
-
作者:
汪遵熹
来源:
剧本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子兵法
地望
吴国
孙武
竹简
兵器
兵书
公元前
楚国
将军
-
描述:
人物:(按出场顺序)觋夷吾田夏涓女姬光(阖闾) 伍子胥专诸王僚副将老觋干将莫邪舞姬王妃孙明夫差武士力士时间:春秋(公元前516年至公元前485年)。地点:吴国、楚国。景物:舞台可采用威严神秘的青铜
-
泰安大汶口出土北朝铜鎏金莲花座等文物
-
作者:
吉爱琴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鎏金
正前方
花座
边长
造型
浮雕
北朝
泰安市
莲花
出土
-
描述:
造型相似,都为浮雕馒头状仰莲,莲花中心一方孔,孔边长2厘米,座正前方雕塑一尊博山炉,左右两侧各雕一狮子,前腿腾空,侧首翘尾,造型十分生动,莲花底座周边都浮雕枝叶茂盛的荷花,通体鎏金,由于土锈较厚,部分鎏金剥落(图一)。
-
铜及铜合金着色
-
作者:
张小平
来源:
电镀与精饰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殊工序
着色膜
化学
铜合金
彩虹
处理液
大理石花纹
着色效果
前处理
着色液
-
描述:
将表面光洁度较高的铜或铜合金件(如进行机械抛光,光泽酸洗或光亮镀铜及合金件),经过浸渍“ZQ-1型着色前处理液”的特殊工序后,再浸入化学着色液,就能着出图案抽象,无规则的彩虹色,或类似于大理石花纹状的自然图案,其效果五彩缤纷,别有格调。
-
漫谈唐代的艺术风格
-
作者:
尚民杰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风格
艺术风格
仕女
陵前石刻
长安城
陶俑
草书
唐诗
-
描述: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巨大的成就,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产生了唐代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唐代的艺术风格,从表现形式上活泼多样,体现了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也可以说是人的主体性;从心理素质上说它体现了一个民族蓬勃向上的气质和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创造力,生动的显示了唐代社会的时代风貌。 唐代的艺术门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建筑、雕塑、书法、绘画、诗歌,乐舞等。这些艺术创造与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又体现了大致相同的审美情趣。在这些艺术表象的背后起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呢?或者说促使人们进行具有鲜明风格艺术创造的内在机制和这些艺术风格所体现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