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出光】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福建釉上彩瓷考察
-
作者:
何振良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球瓶
德化窑
绿彩
釉上彩
遇林亭
出光美术馆
黑釉瓷
金彩
漳州窑
宋元时期
-
描述:
福建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根据考古资料,福建釉上彩瓷(本文所指釉上彩瓷泛指将红、绿、黄彩和金彩绘于釉上的瓷器)的生产兴起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民国时期渐趋式微,主要品种有黑釉金彩、五彩、粉彩等,窑址主要分布于闽北、闽南地区。福建釉上彩瓷的烧造,历史悠久,窑业兴盛,产品内涵丰富,釉色品种多样,工艺技术高超,民窑风格明显;同时,福建釉上彩瓷的生产与外销同福建海外交通的发展和海外市场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其产品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相当部分是专供外销而烧制的。特别是明清时期,德化窑、漳州窑成为福建外销瓷生产
-
深沉 凝重 纯朴 真挚——读李瑞年的油画有感
-
作者:
李玉昌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艺术道路
艺术风格
艺术家
民族文化
艺术语言
作品
发出光辉
油画
艺术特色
-
描述:
在老一辈艺术家中,李瑞年的油画具有独特的魅力。乍一看去,他的作品似乎很普通,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效果,但仔细欣赏,就会发现在朴实无华的后面,蕴藏了供人发掘的大量的艺术宝藏。 当你走进展览大厅,在众多的展品中,开始并不觉得他的油画作品突出,然而待你转过一圈之后再回过头来仔细观看,就会觉得他的作品在渐渐发出光辉,吸引你久久不愿离去。不是欣赏所有画家的作品都能产生这种感觉的,也不是所有油画都能经得住琢磨和发掘的。前不久,在国际艺苑举办的《老艺术家写生作品展》中,有机会再次看到了李瑞年先生的油画。
-
学无止境:“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展观后
-
作者:
王继锋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土耳其
伊朗
牡丹
日本出光
省博物馆
元代青花瓷器
上海博物馆
文物收藏
鬼谷子
-
描述:
上海博物馆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举办了"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展。这次展出的元青花瓷器,分别来自我国27个公立博物馆和英、美、日、俄、土耳其、伊朗六个国家十几个博物馆(文物收藏机构
-
青花瓷:蓝与白的魅力
-
作者:
陈子微
刘晓森
来源:
博物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地铁站
出光
水立方
纹饰
-
描述:
青花瓷在周杰伦的低吟浅唱间化作音符散出光彩;“水立方”的颁奖小姐身着青花纹饰礼服,为冠军捧上金牌;地铁站里的青花纹饰柱子, (共6页)
-
青花瓷——蓝与白的魅力
-
作者:
陈子微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年级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地铁站
釉彩
出光
水立方
中国元素
纹饰
-
描述:
青花瓷在周杰伦的低吟浅唱间化作音符散出光彩;“水立方”的颁奖小姐身着青花纹饰礼服,为冠军捧上金牌;地铁站里的青花纹饰柱子,流露着独特的中国元素。从古董店的镇店宝瓶到家中碗柜里的碗盆碟杯,白白蓝蓝的釉彩线条带着浓郁的中国风情。揭开青花的面纱,看这蓝白间究竟藏着多少奥妙。
-
宣德大龙罐拍卖现场亲历记
-
作者:
刘越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话委托
拍卖现场
欧洲贵族
朋友圈
出光美术馆
佳士得
迎门
梅瓶
消息灵通
拍卖市场
-
描述:
从2016年2月开始,在我的朋友圈,一些消息灵通的行家开始放出消息,他们说3月份去纽约的朋友们有福了,因为你们会见到一件震惊世界的神奇瓷器。这消息听得人心痒,大家纷纷猜测,什么样的瓷器配得上"震惊世界"四个字?时间来到3月的纽约,2016年佳士得春拍在这里举行。当我走进佳士得公司的拍卖大楼,迎门柜上摆放着的就是这件震惊世界的瓷器——一件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所绘龙纹苍劲老辣、气势
-
一品清廉与一品青莲——关于一件雍正黄釉莲纹盘的解读
-
作者:
丁山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行
青莲
中国传统文化
雍正朝
使用概率
北洋时期
日本出光
清廉
感光度
柠檬黄
-
描述:
清雍正黄釉莲纹盘,直径29厘米,日本出光博物馆旧藏。底为墙足,青花双蓝圈内"大清雍正年制"双行楷书六字款。黄为暖色,是大自然中可见光的中波长部分,光谱介于橙色与绿色之间,是感光度最高的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用色中,红、黄、蓝、白、黑使用概率最高,如北洋时期的五色旗曾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而更早的时候则常以其代表五行。宋代以降,黄色代
-
印度尼西亚发现若干德化窑青花瓷盘
-
作者:
陈丽华
来源:
海交史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白瓷
德化窑
中国陶瓷
磁州窑
白釉碗
出光美术馆
传世品
爪哇海
邢窑
中国古陶瓷
-
描述:
印度尼西亚发现过大量的中国古陶瓷.在皇宫附近、古贸易中心,以及许多地方,象难以攀抵的山顶、沼泽和密林丛中都发现过中国陶瓷.最近从爪哇海沉船中打捞到几千件中国陶瓷,许多保存尚好.从海里被发现的陶瓷制造的年代最早是宋代而最早被发掘的陶瓷制造的年代则为店代,这证明了中国陶瓷在印度尼西亚分布很广.
-
泉州最近发现的印度教“舞王”雕像
-
作者:
黄世春
杨钦章
来源:
海交史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白瓷
德化窑
中国陶瓷
磁州窑
白釉碗
出光美术馆
传世品
爪哇海
邢窑
中国古陶瓷
-
描述:
今年七月,泉州考古工作者黄世春在晋江池店发现了印度教破坏神"舞王"湿婆雕像。(封三图1)该石雕嵌筑在兴济亭的壁龛上,当地群众长期误认为是佛教艺术品中的观世音。石雕具有浓厚的异域情调,显系辉绿岩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