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浅谈写意油画
作者: 刘冰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书写性   传承   气韵   写意性  
描述: 一个艺术语言体系的完成,背后总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写意油画就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思想内容,是油画语言经过中国文化审美的整合。因此,写意油画不是生造的一种历史现象,而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实与存在。本文从油画的写意性和书写性两个方面结合自己的绘画体会,对写意油画做了一些简单的阐述。
一画明,画可从心 观刘永刚的书写性油画(节选)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理性   传统书法   可能性   书写性   有机整体   艺术家   抽象   现代书法   书画一体   油画  
描述: 刘永刚将他近年创作的抽象油画称为“线相”,我更习惯称之为“书象”,意思大体相近,都是强调他的抽象油画与中国传统书法中线意、书意、书写性之间的文脉关系。 其实,这种追求并非刘永刚所独有,上个世纪欧美出现过所谓的“书法抽象”,那些艺术家有意无意地从东方书法中提取了某些元素而实现了各自不同的创造。那么,刘永刚的探索还有什么独立的价值吗? 我认为有,理由如下。 形态学意义上的观念革命已经终结,因此,在21世纪不可能再以观念革命的前卫性为主要批评尺度,又因此,批评面临着多元化、深度化的重新选择和重新建构,“写实绘画过时论”、“抽象绘画过时论”,以及种种以前卫艺术为标尺派生出的过时论,都需要重新审视。 观念革命的终结不等于艺术的终结。艺术创造的可能性、多样性是难以预测的,艺术家往往就在我们认为已经没有意义的地方找到了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批评将转向关注艺术家的创作系统—艺术家是否自立了门户,其独立性是否存在內在的合理性和系统性,该系统有多大的开拓空间以及目前发展到了何种程度,该系统的最佳境界在何处以及目前达到了怎样的高度等等。 刘永刚的抽象油画,从外部而言,它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一个子系统,是“书法抽象”的一个子系统,是日本“墨象”和中国现代书法的一个子系统;从内部而言,它是从“站立的文字”为发端的刘永刚艺术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写意风格油画技法初探
作者: 廖宁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传统文化精神   油画笔   书写性   东渡日本   调色油   油画技法   点彩画法   中国油画  
描述: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油画开始被引进中国。这一时期,东渡日本、远赴欧洲学习西方油画的中国学子,在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中,民族文化在心里被自觉地激活,一些有着深厚传统文化修养和强烈民族意识的青年才俊,开始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相融合,
谈油画创作中色彩的意象性
作者: 才树新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心   写性   客观现实   意境化   意象性   情绪化   写意   主观感受  
描述: "意象"是中国绘画美学的范畴。在艺术创作中,它指主观感受与客观物体交融而成的心理形象。意象性更强调主体对客观物象的充分感受,描绘中强化主观感受,在表达形式上更趋于主观化、情绪化、表现化。而"意"源于画家内心感受并借助于物体来表达。"象"其实是主体"意"的寄托物,有主体的感受,不是一般的再现。从某种意义而言,在油画创作中,色彩的创作、构成等就是作为一种"象"将画家的"意"表达出来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画家内心的艺术表达。这正是油画创作中色彩语言的意象性。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