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浅谈常玉绘画的诗意特性
作者: 杨洪妹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诗意   常玉   抒写性  
描述: 常玉中国较早一批出国留学的艺术家,是中国早期写意油画的实践者之一,在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他在沿袭传统艺术,保持独立画风的前提下,用他独特的视角来诠释他对艺术的看法以及他的诗兴人生。
张安琪 程欣 甘艺霖 安臻 张莹莹 毕晓洁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诗意   常玉   抒写性  
描述: 《和谐符号》 张安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女人上半身像》 程欣,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 山野农家尺寸:60cm*40cm 甘艺霖,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专业:中国画研究 《秋韵》尺寸:170cm*44cm 安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方向:花鸟画研究 《校园景观设计》
在北方的夜空下评段正渠作品
作者: 刘军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现实   段正渠   书写性   罩染   母题   新表现   中国书法   艺术家   材料语言   作品  
描述: 在段正渠近年一系列新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令人关注的动向。在保持一贯的沉郁厚重品质的同时,画面没有了以往的罩染手法,更加直接。除了某种向新表现靠拢的趋势,我们还看到用笔上浓厚的中国书法式的书写性。色彩上也从艺术家以往迷恋的黑——土红系列衍生出一批趋于灰调的作品。色彩越来越严整,如混凝土般的结实坚固。这些作品令人叹服地让人看到油画材料语言的宽度与可能性。还有,魔幻的、超现实的气息在一些作品中渐渐涌现,这是尤其让我们感到兴味的变化。艺术家依然坚守着曾给他带来最初冲动的那些母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耐心地发展、完善着它们——细节被不断整理、剔除,画面的结构被不断地加固,形象变得越来越单纯。
行进中的我
作者: 马也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性   中从事   社会使命   画圣   艺术探索   本体语言   语言元素   艺术语言   艺术教学   视觉艺术  
描述: 由于一直在大学中从事艺术教学工作,因而得以与艺术朝夕相守,出于敬业之心,遂脱离不了思虑绘画本体语言等诸多问题。这些年经历了实践、困惑与探索,终有点点滴滴的收获,但一切都还只是个过程。回望艺术史长河,不乏“画圣”名家们的绝世之作;抬头瞻仰当代艺术先锋前赴后继的开拓性成果,扪心自问: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也许我们扛不起艺术革命的旗帜,也承担不了宏大的社会使命,但我们可以迈开艺术探索的脚步。
仰望
作者: 李浩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性   中从事   社会使命   画圣   艺术探索   本体语言   语言元素   艺术语言   艺术教学   视觉艺术  
描述: 仰望
吴震寰绘画的气场:缺席之物的来临
作者: 夏可君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画家   罗斯科   书写性   新表现主义   观看方式   画框   吴震   抽象表现主义   气场   水墨作品  
描述: 对于绘画的思考,有一个禅宗式的觉悟最近突然降临到我:就形式而言,架上绘画的秘密,其实就是面对空白的画框,就是征服这个画框本身,画框本身并非形式,而是一个先在的构架,有待克服,或者就是画这个画框本身,在其边缘处抹去边界;就颜料而言,就是面对并非颜色的黑白,如同传统中国水墨绘画并非去画黑白,而是画出空白无形与有形边缘之间的张力,在西方则是画出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张力,就是感觉的张力而已,绘画的指向仅仅是展现这个张力空间。这是对架上绘画两个最为
一画明,画可从心 观刘永刚的书写性油画(节选)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理性   传统书法   可能性   书写性   有机整体   艺术家   抽象   现代书法   书画一体   油画  
描述: 刘永刚将他近年创作的抽象油画称为“线相”,我更习惯称之为“书象”,意思大体相近,都是强调他的抽象油画与中国传统书法中线意、书意、书写性之间的文脉关系。 其实,这种追求并非刘永刚所独有,上个世纪欧美出现过所谓的“书法抽象”,那些艺术家有意无意地从东方书法中提取了某些元素而实现了各自不同的创造。那么,刘永刚的探索还有什么独立的价值吗? 我认为有,理由如下。 形态学意义上的观念革命已经终结,因此,在21世纪不可能再以观念革命的前卫性为主要批评尺度,又因此,批评面临着多元化、深度化的重新选择和重新建构,“写实绘画过时论”、“抽象绘画过时论”,以及种种以前卫艺术为标尺派生出的过时论,都需要重新审视。 观念革命的终结不等于艺术的终结。艺术创造的可能性、多样性是难以预测的,艺术家往往就在我们认为已经没有意义的地方找到了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批评将转向关注艺术家的创作系统—艺术家是否自立了门户,其独立性是否存在內在的合理性和系统性,该系统有多大的开拓空间以及目前发展到了何种程度,该系统的最佳境界在何处以及目前达到了怎样的高度等等。 刘永刚的抽象油画,从外部而言,它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一个子系统,是“书法抽象”的一个子系统,是日本“墨象”和中国现代书法的一个子系统;从内部而言,它是从“站立的文字”为发端的刘永刚艺术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遥远的白桦林:俄罗斯艺术家油画联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理性   传统书法   可能性   书写性   有机整体   艺术家   抽象   现代书法   书画一体   油画  
描述: 作为此次联展的发起者和策展人,黄扉认为每一个资深的美术爱好者骨子里都会带有很深的苏派绘画情结,俄罗斯绘画艺术带着它300年发展的历史,也与中国有着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相对于当下热闹非凡,聚焦着大部分人关注的当代艺术来说,一个人物的肖像,一片田野风景,一幕静物这些画面的确无法承载太多的观念与思想和激进的艺术野心。
篆书创作中的笔法技巧
作者: 刘颜涛   来源: 书法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金文   王福庵   甲骨文书   书写性   提按   疾涩   回锋   沙曼翁   来楚生   邓石如  
描述: 山水、花鸟、人物等不同题材的国画从画法上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从这一角度,也可以把各体书法概括为正书和草书两种,即一种是静态工稳型的,一种是动态写意型的。这样则可以把商甲骨文、商周金文、秦汉篆书等所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篆书创作中笔法技巧分成两大类。一执笔及写字的姿势执笔是习书的第一个环节,执笔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书写的效果。正如康有为在《广艺舟
沈勤作品及相关话题
作者: 栗宪庭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性   中国传统   构图   新文人画   中国水墨画   写实主义   中国画   作品   超现实主义   传统文人画  
描述: 水墨画是目前中国艺术界三足鼎立状态之一足(其他两足,一是在五四时期引进的西方古典写实主义油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写实主义油画;一是继承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主义传统,又在80年代引进的西方当代艺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当代艺术)。但是,水墨画的发展一波三折,无论历史还是现状,都令人心痛。不用说五四时期从康、梁到陈独秀,都大张旗鼓地主张打倒文人画的传统,引进西方写实主义。即从徐悲鸿、蒋兆和那一代人的彩墨画试验看起,到70年代刘文西的大幅彩墨写实主义中国画,其中的过程,可以看到中国水墨画在造型观念上,乃至画幅黄金比例的构图、追求色彩的真实感上,都越来越走上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文人画潮流的出现,正是中国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