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具】搜索到相关结果 262 条
-
论青花纹饰与现代陶瓷造型的密切联系
-
作者:
杨冰
舒筱婷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玉壶春
现代陶瓷
现代陶艺
胎质
釉下彩
色彩绚丽
生活用具
彩绘瓷
陶瓷器皿
-
描述:
奠定了基础。元代的青花瓷已渐成熟。其造型风格多为体态硕大,胎质厚重的大型陶瓷器皿。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用具往往体现出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这些大型器皿满足了当时蒙古族统治者嗜于大吃大喝,用手摄入口中
-
论日用陶瓷茶具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运用
-
作者:
黄家胤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人体工程学
运用
日用陶瓷茶具
-
描述:
人体工程学的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人——机——环境关系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寻找最佳的人——机——环境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
-
现代陶瓷茶具的赏用结合
-
作者:
刘岩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美统一
审美与实用
陶瓷茶具
-
描述:
人们对物体的最初感受是实用,而后就是美观。陶瓷茶具作为一种饮茶品茗的器具,它的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相结合,不仅给人的是视觉因素,同时,可以将饮茶提升到艺术的境界。在现代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得以最大
-
三人行·必有我师:关于红房子工作室
-
作者:
孔铮桢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古至今
陶艺作品
咖啡具
三人行
白煦
现代化建设
陶瓷文化
陶社
我师
雕塑瓷厂
-
描述:
着截然不同的故事。艺术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因而它兼具社会和文化的特性,它和人们从古至今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但几乎每位人类学家都可以作证,要理解艺术的真谛却实属知易
-
解析陶瓷餐具的人性化设计
-
作者:
马欢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
发展阶段
陶瓷餐具
日用陶瓷
文化心理
人性化设计
中所
情感寄托
消费心理
生活水平
-
描述:
设计服务于人,人性化设计成为当下设计的重要元素,人性化的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人性化设计下的陶瓷餐具,无疑才是陶瓷餐具寻求发展的新潮流和趋势。餐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器皿和用具,人们
-
“鬲”的形态艺术
-
作者:
张畅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炊具
三足
鬲
鼎
-
描述:
鬲作为炊具的代表,形态功能极具特色,形态美更加符合美的理念。实用美观的造型外观特色促进火的灵活使用,同饮食文化的密切联系,对烹饪方式的多样带来了有利条件。陶鬲和青铜鬲的交错流行,体现了材质在鬲的形态的广泛应用。并且与鼎的对比研究,更加突出了鬲的形态特点与兴衰历程。
-
论生活需求对陶艺茶具的影响
-
作者:
何科丁
李婳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需求
影响
陶艺茶具
-
描述:
生活需求主导陶艺茶具的发展,陶艺茶具反作用引导生活需求。生活需求对陶艺茶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审美品位、工艺技法和制作者心态等方面。在生活需求影响下,陶艺茶具形成了时效性、情感化、模糊化、精英化等突出特征。
-
研究:几种画法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之对比及鉴赏
-
作者:
韦雪槐
来源:
收藏参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时代
人类社会
陶瓷器具
日用陶瓷
现代家居
手工制作
生活陶艺
批量生产
-
描述:
史料钩沉 明代成化窑斗彩鸡缸杯名闻遐迩。《景德镇陶录·景德镇历代窑考》(清蓝浦著)记载: “成化厂窑烧造者土腻,埴质尚薄,以五彩为上……郭子章《豫章陶志》云: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上绘牡丹,下绘子母鸡,跃跃欲动……唐氏《肆考》云: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明末已贵重。如此,按昔论,明瓷者首宣(德)次成(化)……然宣(德)彩未若成(化)彩。
-
具象十人:青年写实油画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青年
风格迥异
零空间
情感
艺术家
解读
内心世界
作品
油画
-
描述:
2013年12月21日,"具象十人——青年写实油画作品展"在第零空间开幕。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有潘沁、林金福、丁继鸣、张大利、张晓鹏、黄箫、徐帆、金鑫波、蒋同、张格闻。他们从70一代到90一代,风格迥异
-
雕塑是孤独的劳动
-
作者:
尚晓峰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工作过程
大众娱乐
二维图像
感会
本体语言
师造化
时间过程
道法自然
智中
-
描述:
我们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准备"做雕塑,结果发现这些"准备"在真正开始动手工作时反而成了负担。这就好像我们要远足,一定要带上足够的食品,因为我们想到路上可能没有保障,但我们如果是去赴宴就不必如此。做雕塑就好比去赴宴,肚子越饿吃得越香。其实画画和做雕塑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灵性,用我们的真诚去工作,就像孩子们一样的率真。师造化,得心源。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心性去工作就可以了,做艺术根本就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神性在人心灵生长的状态。
<
1
2
3
...
16
17
18
...
25
26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