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共通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在尊重自我的基础上发现自然——魏晋山水诗与印象派油画比较研究
-
作者:
刘金月
徐嘉璐
来源:
南腔北调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印象派
艺术共通性
山水诗
油画
-
描述:
钱钟书先生提出以风格论唐宋诗,开启了以风格论诗的说法。诗可以按照风格论,那么,艺术是否也可依风格而论?自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后,诗画相通的理论在国内学界已有众多成果。西方诗学最早也认为诗画相通,至18世纪《拉孔奥》出现之后,才将诗画分论,并开始强调两者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艺术之间具有相通性,跨越国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诗歌艺术和国外绘画艺术,是否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具有可比性?在本文中,作者把中国魏晋时期的山水诗和西方印象派绘画进行比较研究,就两者在题材、创作风格和作者群体等方面具有的相近表征探究,继而深入理解这种表现背后的原因。
-
在尊重自我的基础上发现自然——魏晋山水诗与印象派油画比较研究
-
作者:
刘金月
徐嘉璐
来源:
南腔北调(周一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艺术共通性
山水诗
印象派油画
-
描述:
钱钟书先生提出以风格论唐宋诗,开启了以风格论诗的说法.诗可以按照风格论,那么,艺术是否也可依风格而论?自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后,诗画相通的理论在国内学界已有众多成果.西方诗学最早也认为诗画相通,至18世纪《拉孔奥》出现之后,才将诗画分论,并开始强调两者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艺术之间具有相通性,跨越国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诗歌艺术和国外绘画艺术,是否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具有可比性?在本文中,作者把中国魏晋时期的山水诗和西方印象派绘画进行比较研究,就两者在题材、创作风格和作者群体等方面具有的相近表征探究,继而深入理解这种表现背后的原因.
-
浅论马克斯菲尔德·帕里什油画《提月笼》
-
作者:
舒欣
来源:
南腔北调(周一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艺术共通性
山水诗
印象派油画
-
描述:
中文世界中,关于马克斯菲尔德·帕里什的信息少得可怜,仅有的一段文字描述来自于极其生硬且颠三倒四的机器翻译,源头是维基百科英文版词条.但令人惊奇的是,他却有不算少的画作在网络上流传,甚至还有一个卖仿制品的网站,其价格与莫奈、梵高等顶尖大师持平.对于一个画家(或者插画家)来说,也许这已经能令人满足了.
-
尽其精微以形达意——浅谈李乃蔚工笔人物画的美学意境
-
作者:
李文熹
来源:
南腔北调(周一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艺术共通性
山水诗
印象派油画
-
描述:
30年前我第一次走进李乃蔚的画室时,那是挥汗如雨的武汉夏天,不足十平方米的画室迎着西晒,电扇放在地上,吹向他身后的一面墙,从墙上反打回来阵阵热风,让人更感觉闷热. 就在这闷罐般的环境中,李乃蔚神情专注,一笔又一笔一遍又一遍地在他后来的成名作《黄帝战蚩尤》上染色,那是在绢上渲染,有些局部的色彩渲染需要几十遍之多.他不停地擦拭着手上脸上的汗水,身上的汗衫已经被汗水浸湿.我忽然莫名地感动:对于这世界的一些人来说,美其实是一种宗教,他们努力仰望美虔诚追寻美,把个体的人生投入对美的探寻中,一丝不苟到近乎极致.
-
论宋代瓷器与明式家具线性上的共通性
-
作者:
缪紫娟
来源:
西部皮革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式家具
宋代瓷器
共通性
线
-
描述:
明初文化思想领域为了标榜文化的正统性,弃元复古。宋代作为与其最近的正统文化,其工艺美术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在明代的造物思想上也得到了体现。宋代的瓷器,明代的家具作为各自时代的工艺代表,两者设计中的线有诸多的相似性。本文通过分析文献、图片等将直观的得到两个时代造物思想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