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通向凡·艾克的道路
作者: 张姗姗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兰德   凡·艾克兄弟   马鲁埃   维登   伊曼   荷兰鹿特丹   艾克   朗迪   尼德兰艺术   祭坛画  
描述: 2012年10月13日-2013年2月10日,在荷兰鹿特丹博伊曼斯·凡·伯宁根美术馆举办了大型展览"通向凡·艾克的道路",展出了八十余幅来自荷兰、弗兰德斯、法国与德国的15世纪重要艺术家绝世名作
刍议中西融合的工笔画形态
作者: 王海滨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   翰林图画院   中国画艺术   洛神赋图   写意画   世界艺术   艺术形式   初始形态   尼德兰艺术  
描述: 一、工笔画之起源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画的初始形态曾经是工笔画,后在工笔画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写意画;而后,工笔画成为中国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宋以降,文人画兴起,文人画的理论思想亦渗入工笔画创作。从马王堆汉墓的帛画,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到宋代翰林图画院精雕细琢的作品,再至元、明、清各代的帝后肖像,历代工笔画之佳作浩如烟海,不胜枚举。
绘画作品中的朴素美
作者: 王海滨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朴素美   绘画作品   中国工笔画   碧桃图   孔武仲   石图   人性本质   明暗变化   尼德兰艺术   美术作品  
描述: 朴素美,指不加修饰的、不华丽的,朴质的美。引申到绘画作品中,应该是直面物象本真的、直面作者内心的,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美。中国画可以说是拥有朴素美的典范,因为它强调对物象本真的探求,关注作者对于生命的顿悟。北宋苏轼仅有的一幅传世珍品,那就是《枯木怪石图》。在这幅作品中,苏轼没有描绘春日的新芽,没有刻画玲珑的透石,却描绘了枯萎衰朽的老树,画了又丑又硬的怪石。苏轼欣赏这样的美,用他自己的话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苏轼相信,枯树本身并没有活泼的枝叶和伟岸的树干,但它有丰富的内涵一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