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八国】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购买民族自豪感?
-
作者:
呼图图
来源:
市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国联军
欧洲人
庚子事变
乾隆年间
伦敦
中国
民族自豪感
义和团
-
描述:
7月12日,中国乾隆年间官窑精品——一对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在伦敦苏富比拍场推出。该公司在图录中对其有说明:出自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尔德泽·阿尔弗烈德·冯,简称瓦德西;瓦德西曾于
-
慈禧与小窝头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国联军
桂花
清朝政府
白糖
窝头
玉米面
太监
民间
北京
慈禧太后
-
描述:
滋润。因而,凡是光顾仿膳饭庄的人们,都以一尝脍炙人口的小窝头为快事。小小窝头怎么成为北京仿膳名点的呢?这有一则与当年慈禧太后逃亡有关的传说。199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尽管义和团及北京军民奋力抵抗,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北
-
青白玉蟠龙瓶——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彩色插图说明
-
作者:
汪莱茵
来源:
历史教学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国联军
楷书
白玉
中国历史
帝国主义列强
蟠龙
珍贵文物
清宫
中学历史教材
乾隆皇帝
-
描述:
皇帝的珍玩本文照片所示是一件名目“青白玉蟠龙瓶”的珍贵文物,被选在中学历史教材插页上。这个玉瓶高三十四厘米。直颈的口径六厘米。瓶口至肩部的瓶颈浮雕一条正在戏珠的骊龙,道劲雄健,游衍自如。仪表万千。瓶呈椭圆扁平,腹部雕刻着乾隆皇帝弘历的七言律绝一首:“捞取和阗盈尺姿,他山石错玉人为。一珠径寸骊龙护,守口如瓶意寓兹。”诗文阴刻填金,楷书。有底座,底径九厘米,瓶底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书款。
-
清代外销瓷器浅谈
-
作者:
邢荣波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国联军
收藏家
景德镇
中国陶瓷
宗教信仰
青花
皇室贵族
外销瓷
康熙时期
瓷器
-
描述:
清代外销瓷器浅谈
-
历史画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太平
民有
八国
开封
自引
历史画
油脚
套色木刻
油画
-
描述:
历史画作品选
-
婺源老区系列调查
-
作者:
朱重权
来源:
老区建设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竹
一九
八国
老区建设
人均纯收入
毛竹资源
毛竹林
婺源
溪头乡
东源
-
描述:
婺源县溪头乡青石、东源、桃园三个村委会,辖十八个小山村。这些小山村分别座落在十八座山头上,当地群众号称“十八国”。山头之间,“喊一声,听得见,走起来,要半天”。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商品经济很不发达。这里虽有上万亩毛竹林,但长期以来,只能卖原竹,甚至当柴烧。老区人民守着富山受穷。
-
郎世宁皇贵妃油画作品大涨
-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侵华
八国联军
郎世宁
拥有者
流传
朝服
作品
拍卖行
民间
油画
-
描述:
郎世宁流传在民间的作品约有10幅,这幅《纯惠皇贵妃朝服像》是他唯一流传在民间的油画作品。作品拥有者朱绍良介绍,这幅画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法军最高将领弗雷带回法国。直到2005年,这幅画才拿到苏富比拍卖,当时他以255万港币的价格收
-
拍卖市场带给收藏领域怎样的变化
-
作者:
徐政夫
来源:
理财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侵华
八国联军
郎世宁
拥有者
流传
朝服
作品
拍卖行
民间
油画
-
描述:
最近常奔波于北京大学和上海大学,给学生们分享自己30年的收藏经验与往事,见证了中国拍卖市场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成熟。20世纪60年代,台湾没有拍卖市场,多是古董店。到了90年代,台湾的收藏非常热,当时有很多人买古董、买艺术品、买油画,已经可以转手卖到上千万元。当时大陆很多文物流到港澳、欧美、日本,所以90年代台湾成了中国文物的重要集散地。与此同时,大陆正面临要不要开放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抉择。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也正在为要不要批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事情而烦恼。当时,笔者建议说,不妨到欧洲去看
-
数字
-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财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侵华
八国联军
郎世宁
拥有者
流传
朝服
作品
拍卖行
民间
油画
-
描述:
207万元现存最早印刷品爆冷207万元成交在北京翰海2017春季拍卖会上,世界现存最早的印刷品——“百万塔陁罗尼”以207万元成交。尽管印刷品的拍卖尚为拍卖中的冷门,但与动辄上千万的古代书画等同级别拍品相比,凸显出拍卖中的价值洼地。此次春拍瀚海推出古代、近现代、当代书画,宝聚集珍——宝聚斋中国书画,古籍善本、油画雕塑暨小雅观
-
巩义 行走在历史的天空下
-
作者:
慧明
来源:
旅游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八国联军
庄园
洛阳
石刻
麦田
历史遗迹
天空
石窟寺
旅游
-
描述:
河南位于中原地带,这片土地上珍贵的历史遗迹不胜枚举。名不见经传的巩义是杜甫的老家,其地理位置处于郑州和洛阳之间,距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几十公里,乃旅游黄金线上的必经之路,却常被游客们忽略。 历史在这片天空下书写了厚重的篇章。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寺规模虽小,但有国内仅存的绝世浮雕精品帝后礼佛图;北宋除被金兵掠走的徽、钦二帝外所有皇帝的寝陵都在巩义,绝大部分皇陵坐落在老百姓的生活区或是麦田里,历史随时随地就会从人们的身边掠过;建于明末清初的康百万庄园,听起来有点俗气,其实里面挺风雅。 寂寞的石窟寺 不顯山不露水的石窟寺兴建于北魏尊重佛法时期,如今静静地守在城北河洛镇临近黄河的一段山崖下面,游人寥寥,顯得有些寂寞。 石窟寺虽小,也有五个洞窟。洞窟外的石雕石刻饱受风雨侵蚀,有不少已被岁月抹去痕迹。第一窟外东侧墙上的一尊摩崖大佛是石窟寺最大的摩崖造像,双目下视,微笑中略带神秘感,带着几分亲切。 走进规模最大的第一窟,窟内正中均有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心方柱,方柱四周都凿有佛龛,主尊、胁侍保存完整,特别是主尊盘起的膝盖下垂着的半米左右袈裟,裙纹雕刻细腻飘逸如行云流水,仿佛一阵微风吹来,就会轻轻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