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元】搜索到相关结果 460 条
-
浅谈装饰元素在油画中的应用
-
作者:
王一婧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
造型
装饰元素
油画
-
描述:
随着现代美术绘画的发展,装饰元素对油画创作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注入装饰元素的油画作品具有象征性、趣味性和装饰性等特征,是理想化绘画语言的表现。装饰元素在油画中要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有次序、有规律
-
现代中国城市景象系列招贴设计-景德镇瓷器文化与招贴设计
-
作者:
张玲玲
来源:
科学导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元素
瓷都
民族艺术
招贴设计
-
描述:
,而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本课题选择了瓷都景德镇作为研究对象,从瓷都文化的特色出发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然后将其以招贴的形式表现出来。从招贴的设计手法、张贴方式方面进行研究和创作,利用招贴是传达信息的载体这一特点向更多的人宣传瓷都文化。
-
景德镇:复兴世界名城瓷都梦
-
作者:
暂无
来源:
瞭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互交流
专家学者
景德镇
宋元
理事会
交流会
青白瓷
收藏爱好者
-
描述:
景德镇:复兴世界名城瓷都梦
-
北京元青花俱乐部景德镇培训中心揭牌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上当受骗
收藏市场
庆玉
鉴赏水平
培训中心
广东珠海
非会员
识别能力
-
描述:
金秋9月,来自北京、福建、海南、辽宁、南昌、九江、河北、内蒙古、广东珠海、湖北武汉,以及韩国元青花俱乐部的会员(包括非会员)19人,和景德镇本地会员11人,以及前来祝贺的景德镇领导专家好朋友40多人
-
陶瓷之路 元朝至清朝时期景德镇陶瓷在全球的传播
-
作者:
谭圆圆
来源:
世界遗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朗费罗
英国东印度公司
烟雾缭绕
陶瓷之路
清朝时期
蒙古帝国
海上贸易
拉莫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在其长诗《卡拉莫斯》(Keramos,地名,为陶瓷代称)中想象巡游了世界各地的陶瓷名镇,并这样形容了景德镇: “掠过沙漠和海湾,掠过恒河,掠过喜马拉雅, 我像鸟儿飞翔,唱着歌儿飞向花团锦簇的中国。 在景德镇的上空,我像鸟儿盘旋, 那是一座仿佛在燃烧的城市, 三千座火炉火焰升腾, 空中烟雾缭绕,红光直冲云宵。
-
实物佐证: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创烧时间应在宋末元初
-
作者:
张金彬
来源:
理财(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青花瓷
制作年代
时间
图案纹饰
景德镇
元代
风土人情
-
描述:
胎、釉、器形、纹饰及绘画用料和画法代表各个时期的陶艺特征,特别是人物纹饰较其他诸如动物、山水、花草、图案纹饰,更能反映当时的风土人情,对于判断器物的烧造年代尤为珍贵.观察人物纹饰的发式、服饰、五官、姿态等绘画细节,可以大致判断出器物的制作年代.
-
地方元素融入高校油画教学的几点思考
-
作者:
陈智勇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融入
地方高师
地方元素
油画教学
-
描述:
地方高师油画教学中融入地方元素有利于提高地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有利于油画的民族化发展。因此,地方高师油画教育应当在借鉴、吸收、继承西方油画教学体系的同时,融入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及自然元素,逐步健全地方高师油画教学培养的新模式,使之不仅有世界性,而且有民族性。
-
论莫兰迪艺术风格
-
作者:
吴一菲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物
博洛尼亚
中西方元素
平静
莫兰迪
-
描述:
在20世纪,充斥着混乱与疯狂的艺术作品一度成为艺术界的主流,许多艺术家们对自己绘画方向的追求迷茫以至于趋向一致。在这眼花缭乱的艺术界中,意大利油画、版画家乔治·莫兰迪不为名利诱惑,在自己家乡博洛尼亚平静的度过一生,默默坚持着对静物写生的更深层次探索,他深厚的艺术素养无疑是杰出而令人敬仰的。
-
四川唐代摩崖浮雕维摩诘经变分析
-
作者:
卢少珊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宗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意识
崇祯
佛教
萧公
碧霞元君
万历
道教
宗教信仰
青花
瓷质
-
描述:
四川唐代摩崖浮雕维摩诘经变分析
-
三教玲珑 半生丘壑:元四家之黄公望艺术评述
-
作者:
刘永亮
曹波明
胡珊珊
来源:
赣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丘壑
传统绘画
写意精神
元四家
艺术
民族文化
黄公望
文人画
-
描述:
这么些年来,不断有人说谁谁谁是文人画的最后一面旗帜,说这话时,大都是在这面旗帜倒下的那几天。而过一阵.便又有人挂起接续民族文化的招牌,招牌不存在倒下的可能,只需要及时更换。关于文人面.陈师曾的言语已经没有了热度,今天一切关于文人画的标榜都是王婆卖瓜,各种奇形怪状的人种在各种各样的舞台神乎其神地卖弄他们对于传统绘画写意精神的肤浅理解和不知所云的独白,他们说的热爱,其实还不如说颠覆。
<
1
2
3
...
21
22
23
...
44
45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