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歪脸——从伦勃朗油画到图像融合
作者: 刘晋晋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像融合   伦勃朗   画中人   波根多夫   波提切利  
描述: 2017年6到9月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藏画馆藏品展”。其中伦勃朗的一幅椭圆形油画《穿金边斗篷的少女》(图1)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该画与其他作品相比,其品质之高一目了然。然而这
肖像之外 ——肖像雕塑的研究与当代语境的思考
作者: 彭汉钦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体系   自身形象   肖像   当代语境   实践对象   艺术史   雕塑  
描述: 肖像雕塑的产生最早源自统治阶层的需要。在它功能作用的背后,更多的是出于对认识与表现人自身形象的欲望和对未知的探求。通过长期以人类自身形象作为艺术实践对象的基础,在艺术史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围绕人物
《戴金盔的男子》和我
作者: 武秦瑞   来源: 新读写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特征   明暗   男子   人物性格   伦勃朗   表现力   肖像画   油画  
描述: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戴金盔的男子》一直被认为是伦勃朗的杰作。这张油画确实有着伦勃朗肖像画的典型特征:断续的轮廓线、对比强烈的明暗关系、空气感的细腻把握、对人物性格和心理惊人的表现力。
丰收的大地
作者: 岩上松   赖宇宁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音布鲁克   沿海省市   景区面积   美术摄影   西天山   花枝乱颤   华人作家   霍尔果斯口岸   赛里木湖   音像出版社  
描述: 新疆的七八月间,天高云淡,大地织彩,牛羊成群,瓜果飘香……丰收的大地、五彩的田园、硕香的果园,把新疆的秋天装扮得流光溢彩,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游客如果这个季节来新疆,在饱览油画一般的新疆秋色之时,还可以领略一番五彩的田园,与勤劳淳朴的农民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林若熹、莫高翔工笔花鸟画的艺术风格比较——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
作者: 吴娟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像学   莫高翔   装饰美   意境美   林若熹  
描述: 图像学一词由图象志发展来的,它用来研究绘画的主题、意义及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图像学的这种研究方法是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一经发展就受到了学者们的大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在美术史论方面的研究
印度笈多艺术与中国魏晋南北朝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分析
作者: 强飞龙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笈多艺术   佛教造像  
描述: 公元400-700年,在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方面,中国深受印度影响。这段时期是印度笈多王朝大一统时期,也是笈多艺术走向成熟和达到繁盛的重要时期,被称为印度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在中国400-700年
早期弗拉芒画派之肖像画研究
作者: 庞茂琨   黄家学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弗拉芒   细密画   肖像画   祭坛画  
描述: 在西方油画发展历程中,弗拉芒画家对油画肖像的贡献被掩盖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的光芒之下。肖像画的发展建立在宗教祭坛画中赞助人形像出现的基础上,而半身人物像则出现在圣经或圣母子面前表达对宗教的虔诚
在普通高等学院玉雕专业中对佛造像临摹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作者: 刘声远   杨雪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临摹   典型佛造像   审美观念   玉雕创作   形式演变  
描述: 传统佛教人物雕塑在中国艺术先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佛造像的形式演变和典型造像进行分析,探讨佛造像的审美传达和美学内涵,得出中国传统雕塑临摹课程在普通高等院校玉雕专业中设置的必要性。
油画表现中的图像感悟
作者: 王晓玲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风景线   留学生活   艺术中心   法国巴黎   图像   感悟   油画  
描述: 2016年1月,我带着对艺术的诸多思考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了留学生活。随处可见的博物馆和街角雕塑都可以成为巴黎美丽的风景线。我的导师伊万·图卢兹先生的第一堂课就是从蓬皮杜艺术中心开始的。接下来一年多
回归“图像”诞生时——从《两生花》到《纳喀索斯》
作者: 杨迪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表达   中央美术学院   图像   作品   回归  
描述: 之外,审视他和他在画面中投射的自我。《两生花》系列油画是他2017年博士毕业创作的一部分,展出时引起了不少热议,甚至可以说是广受赞誉。观众或困惑于真实与镜像的虚无,或惊讶于画面中的坦培拉技法,或耿
< 1 2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