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像】搜索到相关结果 420 条
-
天津美院历史、发展与不断拓展的标志和见证——景育民《柱体的延伸方式》“图像”解读
-
作者:
郭雅希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大利罗马
爱奥尼亚柱式
天津美院
天津美术学院
图像学
方与圆
女子师范学校
历史时期
罗马式
万神殿
-
描述:
图像的本质在于以视觉的方式传递一种文化的信息,当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图像进行重合与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出一种历史性的对话,景育民的雕塑《柱体的延伸方式》即是一例。他通过经典“图像”的挪用与嫁接,开创
-
南澳一号沉船出水青花瓷的无损分析研究
-
作者:
黎继立
何斌
刘松
李青会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成像系统
南澳一号沉船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描述:
为揭示早期青花瓷器的综合信息并探索青花瓷分类和产地识别的科学分析方法,将X射线荧光(XRF)光谱分析技术与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相结合,对南澳一号沉船出水的不同产地明代青花瓷瓷片釉面断层结构特征
-
塑造本焕长老昆仑佛玉等身像专业研讨会召开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顺
地质矿产
大洪山
文化学者
昆仑玉
石雕凿
本焕长老
鉴定专家
佛教造像
中国佛教协会
-
描述:
2016年6月2日,“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传统与传承——塑造本焕长老昆仑佛玉等身像专业研讨会”在湖北大洪山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等高僧与国内多名雕塑艺术家、文化学者、地质矿产学家和收藏鉴定专家等,共同研讨佛教造像艺术,并对如何用昆仑玉石雕凿本焕长老等身像进行论证,拟定方案。
-
基于FDM技术的透光浮雕制作工艺的研究
-
作者:
余立华
来源: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3D打印
透光浮雕
灰度图像
FDM
-
描述:
针对透光浮雕产品提出了基于FDM技术制作的工艺原理和流程。根据用户提供的个性化图片,利用Photoshop软件将彩色图像转变为灰度图并优化处理;再用基于图像灰度的三维建模方法,将图像的灰度信息转换成
-
我的工笔人物肖像画
-
作者:
叶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似
“传神”
业余爱好
工笔
艺术价值
人物肖像画
“像”
苏轼
-
描述:
宋代苏轼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主要还是在强调作品若要“传神”,则画家便应该以“真性”去绘画,否则,如果只是满足于把一个人画得很“像”——小孩子一眼就能认出的水准,而无其他内容,那么,作品就没有多少艺术价值。苏轼是文人.绘画也许只是他抒发闲情逸致时的业余爱好,并非其主攻方向,但是他的画论经常被后人提及。值得辨析的是,苏轼所谓的“形似”大概略含贬义,它可能意味着率直粗疏无章法的线条、无“书气”、无诗意等,这与我们今天中性词性质的、含造型基本准确相似之意的“形似”是不同的。
-
清雅画意古风造型设计
-
作者:
陈展颖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设计
李冰冰
人像摄影
造型师
眉宇之间
画意
孙俪
中国古典文化
古典审美
中国风
-
描述:
摄影师孙郡为孙俪、李冰冰等明星拍摄的中国风写真,通过工笔写意风格彰显中国风,每一张都宛如古风画卷,这也使得人像摄影行业盛行起深具东风韵味的古风画意造型。那么本期造型必修我们再来具体学习清雅画意古风
-
印度巴尔胡特大塔的无佛像雕塑①
-
作者:
穆宝凤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传故事
本生故事
窣堵波
巴尔胡特
无佛像时代
佛教艺术
-
描述:
巴尔胡特大塔是印度无佛像时代著名的窣堵波建筑与佛教艺术表现形式,没有出现佛陀的形象,而是以台座、菩提树、华盖、脚印、法轮等象征物寓意佛陀的存在,本文以巴尔胡特大塔的塔门和围栏的雕塑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无佛像时期佛教艺术的表现形式及佛教题材中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的表现内容。
-
中西合壁,回首或成绝唱——老玻璃画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方
玻璃
肖像
水粉
写意
油彩
油画
-
描述:
老玻璃画又称玻璃油画,镜画,是一种在玻璃上用油彩、水粉等颜料绘制的图画。画法融汇了中西方的各自技艺特点,有以墨为主的“国工笔,或小写意”先画景,然后再用油彩润色法,有直接油彩“写实”,也有“对印,流彩等抽象”法。题材有“山水”“花鸟”“走兽”“仕女”,也有古今名人“肖像”画等。
-
漆线雕: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进出口
新作品
展览工作
交易会
历史阶段
佛像雕塑艺术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追忆 1973年,在广州进出口交易会上,厦门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蔡水况将他所创作的崭新作品命名为“漆线雕”,以此宣告了一个工艺美术新品种的诞生。这在当时似乎只是出于展览工作上的需要而随意立一个名目,但是,在四十年后的今天再来回顾这一段往事,却发现这一命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客观上推动了一门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改革和创新,并且使之走向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
瞬间影像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ANN
表现手法
影像
意大利
瞬间
材料设计
雕塑家
爆炸
-
描述:
利用透明的树脂材料设计出事物在爆炸瞬间的影像。作品在静止中充满生机,抓住爆炸的瞬间,通过看似混乱的表现手法展现存于时间中的细节。这一艺术由意大利雕塑家AnnaluigiaBoerettohas创作。
<
1
2
3
4
5
6
...
40
41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