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像】搜索到相关结果 420 条
-
数码技术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及影响
-
作者:
傅乐
来源:
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
数码技术
图像
-
描述: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影像技术、图像处理软件等数码技术日益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些油画家将这一技术运用到油画创作中来,为油画创作的方法带来重大变革。数码技术的产生,使得油画家在创作方式
-
保定北朝佛造像艺术研究
-
作者:
米瑛
刘毅卓
来源:
中国文房四宝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造像
保定
北朝
-
描述:
保定北朝时期的佛造像以其佛工高超的制作技艺及迎光呈肉粉色汉白玉材质而艺术风格独具特质;汉化中的胡风等种族特性又是及其明显的。其是北朝佛造像的代表;艺术风格上承十六国下启隋唐;影响周边地区。其独特
-
彭卫青·高温颜色釉佛像艺术
-
作者:
彭卫青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彭卫
佛像艺术
颜色釉
-
描述:
彭卫青·高温颜色釉佛像艺术
-
日语专业多媒体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
-
作者:
刘菲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像资料
多媒体
积极性
-
描述:
信息时代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间教室,一名教师靠着黑板和粉笔以单一模式授课的教学时代正在慢慢退去。取而代之的将是数字化的多媒体外语教学时代。计算机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其作用越来越凸显。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参与到学习中来。多渠道信息刺激学习者的大脑皮层。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造像经典 盛世风采——敦煌莫高窟唐代佛教造像类型与艺术特征分析
-
作者:
董书兵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风
社会经济发展
唐代
敦煌莫高窟
艺术特征
佛教艺术
历史文化遗产
佛教造像
-
描述:
发展的程度。作为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是在我国佛教文化艺术中具有集大成性重要作用,而唐代佛教造像则是敦煌众多艺术类型中的璀璨明珠。唐代塑像主要以佛像、
-
杨柳观音造像渊源考
-
作者:
宋开柏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杨柳观音
造像
-
描述:
观音是大乘佛教中最著名的菩萨,观音造像是佛教造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柳观音又是观音造像中的重要一类。杨柳观音造像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手中所持的杨柳。杨柳在佛经中是一种具有神奇法力的植物,观世音菩萨与杨柳枝本身有很深的渊源。
-
莲花世相 佛性禅心——河北易县罗汉瓷像艺术研究
-
作者:
尹悟铭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佛洼洞
唐三彩
罗汉瓷像
龙泉务窑
-
描述:
易县罗汉造像作为我国罗汉造像艺术中的经典,以其极高的艺术水准以及地域特色,深受佛教造像艺术研究者的关注。由于近代多数作品流失到海外,造成人们对罗汉造像艺术特点认识与研究上的难度。本文,笔者主要以流失
-
浅谈刺绣与摄影的渊源
-
作者:
葛林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绣面
乱针绣
视觉图像
艺术作品
杨守玉
沈寿
艺术形象
艺术形式
博览会金奖
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摄影是"以光线绘图",刺绣是"以针线绘图"。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艺术家的能力是把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艺术创作之中,并且"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
浅谈重彩绢本影像装裱
-
作者:
周彦军
来源:
青年时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
重彩绢本
装裱
-
描述:
由L_达盖尔发明的照相机,由后清朝皇族国戚带入皇宫,而后又由宫中传出,使画影像者渐渐减少,在这之前,影像既是中国传统的画像,以重彩工笔画为主,明清时期影像作品大量问世。这些画影艺术只在有人去世时,听
-
传统符号在装饰浮雕中的运用
-
作者:
高飞
来源:
青年时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哲学观
形式构成
传统
文化元素
装饰浮雕
道法自然
符号
-
描述:
圆形、方形浮雕柱采用顶天立地,抽象,对比的形式构成,主要文化元素来自于剪纸和画像砖的精髓,表现三光“日月星”(方柱),和三才“天地人”(圆柱),寓意天地轮回,道法自然,生生不息的哲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