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卢浮宫的秘密
作者: 徐永恒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格兰人   国家   艺术   记忆   爱丁堡   历史人物   雕像   城市改造   城市雕塑   战争  
描述: 卢浮宫“镇宫三宝”中有二宝都是不完整的艺术品,恰恰是它们的不完美铸就了它们永恒的艺术美。 希腊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创作的《米洛的维纳斯》,大约作于公元前130_公元前100年。雕塑比真人更高,达到203厘米。因此,一个正常身高的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走近这位长巾即将滑落到地上的女神时,都只能仰视,但这尊维纳斯像也微微有些倾斜,表现出正倚靠着某种想象中的支撑物的样子。 这件雕塑是1820年一位名叫奥利维尔的法国军官在爱琴岛的希腊古城米洛发现的。
装饰中的修辞
作者: UNMASK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现方式   主题展开   肖像雕塑   中央美术学院   传统意义   审美趣味   装饰   湖南常德   作品   生与死  
描述: UNMASK(刘展、匡峻、谭天炜)2001年成立于北京。刘展1976年出生于河南洛阳,匡峻1978年出生于江西萍乡,谭天炜1976年出生于湖南常德。UNMASK成员均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这四件作品的形式都是基于古典审美趣味的基础上展开的,样式和呈现方式也带有明显的特征,我们把这种气息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装饰学"范畴。主题上,这四件作品探讨的内容比较接近,都是围绕"生与死"这个主题展开的。
更新与通变: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路径
作者: 李月林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样式   青铜艺术   商周   哥特式建筑   历史时期   美术发展史   古代中国   当代中国画   佛教造像   通变  
描述: 繁荣,在中西方美术发展史上都是曾经多次发生过的,如商周之青铜艺术、魏晋之佛教造像、宋元之山水意境、中世纪之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之油画等等,每一次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辉煌成就,都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整体智慧
永宣VS康乾金铜佛像
作者: 唐果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美术   形象   艺术家   南北朝时代   想像力   中国   罗汉   雕塑  
描述: 永宣 树立典范 明代北京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是在帝王们的扶持下首先在宫廷开展起来的。明代金铜佛像的宫廷造像开始于永乐皇帝。永乐时期是明朝经营西藏关系的重要时期,也是明朝治藏政策的完善与定型时期。到了
七方文化艺术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清代中期   艺术馆   爱新觉罗   人物特点   肖像画   康熙皇帝   天圆地方  
描述: 此画为清圣祖康熙(玄烨.爱新觉罗氏)皇帝常服肖像画。画中人物外穿蓝色常服袍,制作精良、造型独特,体现清代帝王的尊贵;头戴‘红绒结顶’的圆型呢绒暖帽,冠顶五层,金色嵌龙和天圆地方金鼎,顶端嵌有一尊佛像
七方文化艺术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蓝色   福建省   联系人   芗城   纹饰   爱新觉罗   漳州市   红珊瑚   多尔衮   肖像画  
描述: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芗城漳华路顶路一号联系人:刘先生手机:13709376490此画为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爱新觉罗氏)祖宗肖像画。画中人物里穿天蓝色吉服,金、褐色彩绣龙云纹饰,左右两边分别系着龙凤金银
光国艺术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蓝色   初中期   皇太极   艺术馆   纹饰   清太宗   爱新觉罗   红珊瑚   绿松石   肖像画  
描述: 光国艺术馆藏品赏析联系人:刘先生手机:13709376490此画为清太宗天聪汗(皇太极·爱新觉罗氏)祖宗肖像画。画中人物里穿天蓝色吉服,金、银、黄三色彩绣龙云纹饰,左右两边分别系着龙凤金银色腰圆荷包
雕塑的边界
作者: 邢莉莉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世界   规定性   影像艺术   边界   装置艺术   前卫性   精神追求   雕塑家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描述: 雕塑这种传统的艺术,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正在发生改变.古老的雕塑艺术现今不断地跨界,与装置艺术、观念艺术、影像艺术等新的艺术门类相融合,以至于越来越无法界定自己的边界.传统雕塑的材料、风格
15、16世纪自画像中艺术家形象的转变
作者: 孙晓昕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时期   忧郁   艺术家   自画像   社会地位   绘画   自我形象   中世纪   创作主体  
描述: 了"persona"的概念."persona"来自于希腊语"prosopan"意即戏剧中的面具,代表着面具所体现出来的角色或者典型类型.文艺复兴时期个别人士社会地位的提升引发了雕塑家和画家要求全面转变行业地位、提升个人和群体价值的愿望,他们通过大量的自画像来刻意塑造自己的新形象.
普陀山南海观音金造像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造像   比例缩放   面部表情   收藏   立像   艺术创作   普陀山   原作者   佛像   南海观音  
描述: 首次大型佛像原作者再塑收藏版"普陀山南海观音金造像"由当代国宝级造像大师刘大为先生依据其1996年创作的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为原型,等比例缩放,并再次进行艺术创作,使"普陀山南海观音金造像"收藏版更
< 1 2 3 ... 38 39 40 ... 49 50 5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