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像】搜索到相关结果 420 条
-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影像化研究
-
作者:
栗微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
中国当代油画
影像化表达
-
描述: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图像充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绘画和影像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不明显。影像开始在绘画艺术中展现出它独有的作用,成为绘画中不可缺少的素材,为绘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影像绘画"这种表达方式使得绘画本身的思想深度得到了加深,画家更多地去探求影像背后的社会含义和精神意味。
-
论当代青年油画图像化成因
-
作者:
辛志亮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图时代
图像化
80后
油画
-
描述:
80后青年艺术家有着青春绘画式的基本主题,漫画书、青春电影和网络媒介,注定这一代创作者独特的审美趋势与绘画观念。作品传递出事物的真实被图像认知所屏蔽的共性,以图像的视角理解现实,从而获得自我的经验,料理生活。
-
拈花微笑——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赏析
-
作者:
陈虹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内涵
佛教造像
青州
-
描述: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形态优美,神态安详,具备独特的审美风格及美学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
北魏匠师在云冈石窟造像中的雕刻技法与审美理想
-
作者:
乔建奇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匠师
中国传统文化
构思设计
草原游牧文化
中原农耕文化
雕刻技法
雕刻艺术
云冈
石窟造像
-
描述:
理想,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北魏匠师在云冈开窟造像中运用的技法纵观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云冈石窟在整体艺术构思设计上、在雕刻的宏观把握上、在艺术处理方法上实属典范[1]。首先在整体设计构思上,云冈第一、第二期大型窟群都是皇室主持
-
“张得其肉”的北齐造像:天龙山北齐石窟艺术略考
-
作者:
崔晓东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世佛
风格流派
石窟艺术
绘画风格
天龙山
文化交流
高欢
文宣帝
佛教造像
印度佛教
-
描述: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40公里处,东西两峰共有21座石窟[1],石窟始凿于北魏末至东魏时期,经历北齐、隋代,唐代发展至极盛,五代宋元以后鲜有耳闻,其后明代又有所复兴。东魏北齐是天龙
-
南涅水石刻之建筑形制
-
作者:
刘亚娜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北魏
雕刻
云冈石窟
人字形
石刻造像
造像风格
石塔
形制
山西省
-
描述:
南涅水石刻馆位于山西省沁县县城西南的二郎山之巅,是一所以佛教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陈列馆。南涅水石刻是古代中原北方地区佛教造像雕刻的一个支脉,不仅雕刻技术精湛,内容丰富,历史跨度大(经北魏、东魏、北齐
-
香港苏富比2014年秋拍珍品闪耀
-
作者:
苏轩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楚墓
工笔重彩
扶桑树
色丝
矿物颜料
神话人物
墓室壁画
人物肖像
舞蹈纹彩陶盆
-
描述:
中国书画 今年秋季,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部将呈献逾350帧近现代名家杰构,包括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力作。征集白海外之作品,不少系首度面世,如民初名家书法,及由成扇、手卷、册页组成之“铭心绝品:重要私人收藏近代名家书画”,足堪赏玩。1956年展于巴黎近代美术馆《张大干画展》之《惊才绝艳》乃画家工笔人物之代表作,是次同场推出,当为最瞩目者!预展时间为10月3-6日,拍卖时间为10月7日。
-
试析湖南省博物馆藏《人物御龙帛画》
-
作者:
郭丹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楚墓
工笔重彩
扶桑树
色丝
矿物颜料
神话人物
墓室壁画
人物肖像
舞蹈纹彩陶盆
-
描述:
帛,是丝织物的总称,一种质地为白色的纺织品。帛画是指中国传统绢本画以前的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它不同于绢画或其他织物画,采用百分之百头道桑蚕丝,运用工笔重彩的技法绘制而成。色彩用的是朱砂、石绿、石青等矿物颜料,丰富而鲜艳,也有用墨兼用白粉绘制的。湖南省博物馆收藏《人物御龙帛画》就是用墨线和白粉绘制,该幅帛画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保存年代最久远、也是最完整的绘画艺术上乘品之一,为湖南省博物馆之重宝。
-
李震界画慈善义拍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楚墓
工笔重彩
扶桑树
色丝
矿物颜料
神话人物
墓室壁画
人物肖像
舞蹈纹彩陶盆
-
描述:
李震(b.1955)为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界画家,专擅传统工笔山水界画,师从张洪千,远师李成、刘松年、李唐各家,近溯陈少梅、张大干绘画技法并研习至今。作为当今甚少从事传统界画研究和创作的画家,李震延续中国画理的传承,加以自身意境,从拍品《松云楼台》即可窥知。自画面山石、坡面的处理,可看出张大千的繁笔皴加,树木房屋处理,则来自宋人笔墨,可说是既有清润秀泽的灵逸之美,又有苍厚朴茂的浑重之风;而在于构图、宫殿建筑刻画方面均新颖独到,以北宋北派风格为本进行创作,在画界独树一帜。
-
韻雅趣赏—古董珍玩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例失调
传统技法
单体的
菩萨立像
体躯
中国佛教
秀骨清像
隋唐文化
雕刻艺术
佛教文化艺术
-
描述:
此次专场所呈现的百余件臻品,玉器从圆雕、佩饰到文房用具,精致小巧,文房几案自笔筒、臂搁、纸镇到文具盘,文人气息浓郁;雕塑范畴则有沉香木雕、竹雕及牙雕品项,丰富多元;延续门德扬2013年风华,这次亦推出织锦单元,更是征集了几件稀有的江南织造局云锦,料稀工精。 玉器年代从唐至清,以明清玉器作为主轴。《白玉和合香盒》为乾隆时期的香器珍品,圆润细致,抛光精美,全件浅雕水间“荷花”,制成“圆盒”形制,取和合二仙之谐音,做和平与喜乐之寓意。
<
1
2
3
...
20
21
22
...
40
41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