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像】搜索到相关结果 109 条
-
“画牛”陈衍宁
-
作者:
侯绍政
来源:
同舟共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高价位
中国画家
陈衍
石油公司
中国当代
中国现代
油画创作
肖像画
世界
-
描述:
旅美厂东画家陈衍宁,现时已经是国际画坛中颇有名气的肖像画家了。近几年,他的画作频频进出美、加、英、法、澳洲等地的沙龙和画廊,更列香港佳士得中国当代油画拍卖高价位的前10名之内。是才华和机遇,使陈衍
-
孙霁岷为张学良将军塑像
-
作者:
姜宏顶
来源:
统一论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来西亚
西安事变
塑像
凤凰山
张学良
雕塑家
玻璃钢
九三学社
杨虎城
将军
-
描述:
矗立在湘西沅陵凤凰山张学良旧居凤凰寺内的张学良将军塑像,自1986年12月12日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落成揭幕以来,已受到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法国、加拿大、荷兰、日本、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
-
晚清岭南油画(二):被认为是Lamgua(林官)所作的一幅风俗画的研究
-
作者:
梁光泽
来源:
岭南文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油画
岭南
外销画
风俗画
中国沿海
艺术博物馆
自画像
香港汇丰银行
农民运动讲习所
女主人
-
描述:
晚清岭南油画(二)──被认为是Lamgua(林官)所作的一幅风俗画的研究梁光泽香港汇丰银行收藏的巾国清代油画中有一幅画,名为《庙前的街道》(TheStreetOutsideaTemnle)(见本贞插图)。它被认为是清代外销画家群中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
造像碑佛本生本行故事雕刻
-
作者:
李静杰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形式
本生故事
婆罗门
造像碑
佛本生
麦积山
太子
定光佛
佛教故事
克孜尔石窟
-
描述:
在都市、乡村,是当时贵族、平民参与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意义不低于石窟寺院。佛本生、本行故事图像在早期地面寺院艺术中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登封东魏天平二年造像碑记:“塔殿宫堂,星罗棋布。内外图写,本生泥日(洹);十口尊仪,无量亿数。”惜那
-
商業雕塑:大都市肖像
-
作者:
弘明
来源:
沪港经济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
装饰性雕塑
南京路
文化定位
商店
雕塑家
淮海路
城市雕塑
现代
上海人
-
描述:
有一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即使自诩为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日日穿行在街头巷尾,依旧常常感受到陌生与变幻的冲撞。如你徜徉在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你的视野注定会收获斑斓多姿的城市立体造型艺术——商业雕塑。商业雕塑是现代城市雕塑中
-
孙中山新青铜雕像矗立南京
-
作者:
谷立兆
李绪元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世之作
铜像
雕像
青铜
周年纪念日
工艺先进
显得年轻
孙中山
雕塑
南京
-
描述:
一尊国内最大、设计精良、工艺先进的孙中山青铜雕像,于199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在南京新街口广场中央崛起。
-
李孝平和他的绘画
-
作者:
李宗乐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川西北
摄像记者
电视事业
美术学院
四川
部门主任
绘画
美术师
雕塑
油画
-
描述:
孝平和我在四川美术学院擦肩而过,我毕业那年他正好进校。后来同在一个城市里工作,我俩过从甚密。他攻油画,亦好国画和雕塑,均不乏生动的习作。10余年来他做电视美术师、摄像记者乃至部门主任,像一颗钉子牢牢
-
德阳石刻艺术墙漫步
-
作者:
石以
蓝焦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柱
德阳
近视
崖墓
石刻艺术
建筑艺术
摩崖造像
造型
浮雕
石雕
-
描述:
德阳石刻艺术墙有神奇般的魔力。它瑰美、浩大的气派,摄人魂魄。我每每重游,总是澄心下气,远观近视,默默相对,竭力感受其中的妙蕴。自古以来,德阳的石刻就很有名气,像玉江石刻群,龙尾山摩崖造像,东汉崖墓
-
北京雍和宫的“照佛”
-
作者:
张德新
来源:
中国西藏(中文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弥勒佛
《般若经》
三世章嘉国师
释迦牟尼
流动特点
东土
雍和宫
明清时期
佛像
夏季时间
-
描述:
北京雍和宫的“照佛”张德新北京有座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雍和宫有三绝,名贯古今中外,这三绝是:“万福阁”中18米高的整棵白檀木雕成的“弥勒佛”。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梵文名“迈达拉”、藏文名“强巴佛”、汉文名“慈氏佛”。“法轮殿”中大型雕塑──五百...
-
佛坐 佛站 佛卧
-
作者:
罗伟国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右手
北魏
希腊
卧佛像
密宗
立像
姿势
佛教艺术
印度
雕塑艺术
-
描述:
到寺院去的人,既有烧香拜佛的信徒,也有参观浏览的游客。无论你是不是佛教徒,在庄严雄伟、栩栩如生的塑像前,都会肃然起敬,为高超的雕塑艺术所倾倒。 雕塑艺术在中国,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大约从东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