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保林】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岐山 农建“大锅水”变成了“市场水”
-
作者:
夏雨
来源:
陕西水利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山
民营水利
渠系
淤地坝
客水
层林尽染
张家村
锅水
水保林
水土保持能力
-
描述:
阳春三月,记者在岐山县京当乡张家村看到,渠系两旁,新栽的雪松、落叶松生机盎然,杨树、柳树春意萌动。是什么让这个十年九旱、无客水流入的旱塬山地变得层林尽染,满目翠绿?京当乡乡党委书记苏永科对记者说,这都是民营水利改革带来的结果!随着小水利产权改革的实施,京当乡张家村已建成水保林3000亩,经济林1000亩,基本农田1700亩,淤地坝3座,使光秃秃的和尚山变成了绿山、五彩山,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
-
赵保林作品
-
作者:
赵保林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林
-
描述:
赵保林作品
-
探究油画语言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庄保林《诗意的浪漫》为例
-
作者:
谢永珍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精神家园
庄保林
包装设计
应用
-
描述:
庄保林的《诗意的浪漫》选用独特的人物造型,加上优雅、飘动的笔触,配上清新、诗意的色调,描绘了一幅幅古典诗词般的诗意画卷。在艺术创作中,庄保林把形式美和精神情感合二为一。在当下一些人的精神家园荒芜的情况下,庄保林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忍受得了寂寞,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守护一方净土。现代市场上的一些包装设计一味跟风,所以更需要融入庄保林作品中所呈现的人文精神,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获得精神享受,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
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教学展走进大芬油画村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精神家园
庄保林
包装设计
应用
-
描述:
2017年3月31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格物·明心——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教学展",在深圳大芬美术馆开幕。精微素描是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的创新优秀课程和品牌课程,由城市设计学院基础部主任苏海江副教授设计并主持。他认为,学生从进艺术学院开始,就应该以一个艺术家的态度进行创作,亲身体会艺术家的感
-
走出旧范式困扰——论郭保林的散文
-
作者:
吴周文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品文
审美创造
新时期散文
散文美
探索与开拓
审美属性
散文创作
内心真实
郭保林
旧范式
-
描述:
郭保林,这位鲁西平原农民的儿子,带着那片黄土地上的土膏露气走上新时期的文坛,那么纯真痴情,且兼有几多憨气。他把散文当作自己“终生的伴侣”,当作自己血肉生命的奉献。近10年来,他几乎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散文创作上,写作与发表了数百篇散文,先后结集出版散文集《五彩树》、《青春的橄榄树》、《有一抹蓝色属于我》、《绿色的童话》、《一半是蓝,一半是绿》等以及《郭保林抒情散文选》。这些丰硕的创作实绩,显示了郭保林散文创作的才情禀赋及其对新时期散文的
-
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华彩乐章——论郭保林诗化系列散文及其艺术构成机制
-
作者:
姚春树
郑家健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志摩
系列散文
新时期
构成机制
华彩乐章
诗化散文
散文创作
郭保林
意象
艺术构成
-
描述:
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华彩乐章─—论郭保林诗化系列散文及其艺术构成机制姚春树,郑家健一从鲁西平原上走来了一位充满激情和极富想象力的散文家,这就是郭保林。新时期以来,他已出版的散文集有:《青春的橄榄树》、《有一抹蓝色属于我》、《五彩树》、《绿色的童话》和《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