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俗事】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方言与民间审美文化
-
作者:
彭会资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民俗事象
吟唱艺术
方言
审美文化
-
描述:
是由于许多民俗事象的生成都决定于方言的不同谐音和象征表意。多种方言并存交融与普通话推广及文字统一,使得中国审美文化呈现出整体和谐而又五彩缤纷的局面。
-
“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景德镇陶瓷习俗》前言
-
作者:
周荣林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历史博物馆
节俗
思想结晶
研究丛书
陶瓷文化
瓷都
民俗事象
景德镇学
瓷业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景德镇陶瓷习俗》前言
-
马蒙超作品
-
作者:
马蒙超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历史博物馆
节俗
思想结晶
研究丛书
陶瓷文化
瓷都
民俗事象
景德镇学
瓷业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马蒙超作品
-
解读哈代小说中的民俗事象
-
作者:
唐俊芳
来源:
长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故事
卡斯特桥市长
民俗风情
传统节日
民俗事象
苔丝
民间歌谣
民间传说
哈代小说
威塞克斯
-
描述:
.哈代历来以乡土作家著称。在小说中,他不仅具体细致地精心描写了故乡生活中极具文化内涵的种种民俗事象,而且极其成功地把民俗文化与小说内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中国民俗之父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里,将民俗事象
-
樟湖的蛇王节
-
作者:
叶大兵
来源:
民俗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民间信仰
装饰图案
蛇王节
少数民族
民俗事象
雕塑造型
水电站
蛇王庙
民俗文化
-
描述:
中国幅员广阔,各地民俗也千差万别。就是同样一个节日,其民俗事象却回异不同。农历七月初七,原是我国传统的七夕,喜鹊搭桥,牛女相会,这在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这个节日,现在已发展成为我国的情人节
-
开幕式
-
作者:
王琨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览策划
部分和
在现场
讲话内容
朝天椒
俗事
-
描述:
开幕式的混乱是常态,一般的现场如同蛤蟆吵坑,上面讲,下面也讲,根本无法听到讲话内容,好像没人把开幕式当回事,主持人要常常提醒大家注意安静,但仍效果不佳。之所以如此,我想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主办方无新意的套路主持,即使不听也能猜个八九不
-
新文人绘画——李勇
-
作者:
Leon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纯粹形式
内外一致
象外
视觉方向
外师造化
整体构想
创作过程
画中
直指人心
俗事
-
描述:
性灵、个性与感想。境生象外,重气韵,重存在,重表现,重写意,借一切能用之笔墨抒写性情且直指人心,悠然起澹远幽微之思,而脱离一切凡尘俗事。对山与水的表现,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使李勇在"灰"系列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深
-
苏州狮子林屋脊装饰
-
作者:
朱年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祥图案
屋脊装饰
民俗事象
民间艺术
建筑装饰
中国古建筑
狮子林
-
描述:
作为全国三大古建筑流派之一的苏南占建筑,玲珑纤细、幽静精巧,曲折随宜、引入入胜,寓情以景、以景生情,虽为人作、宛如大开。其建筑装饰上的民俗吉祥图案,构思之巧妙、止息之新奇、图形之美观、寓意之深刻,堪称一绝。林林总总、精妙无比,同样不失为“巧夺天工、宛如天开”。民俗吉祥图案是指具有“吉利”、“祥瑞”含义的装饰纹样。其渊源可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早期的图腾(如龙、凤)崇拜。这些图腾后来成为氏族崇拜和保护者的象征。长期以来,民俗吉祥图案已渗透到众多的艺术品、日用品、建筑物的美化上,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对美
-
楚雄的菌子
-
作者:
余继聪
来源:
西部散文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羊肚菌
松茸
松露
野生菌
青头菌
虎掌菌
五彩斑斓
俗事
块菌
-
描述:
去找菌子,采菌子。每年雨季一来,雨水落地,野生菌出土,我也最想回乡间山野去,上山去找菌子,采菌子。无奈,总是被俗事羁绊在城里,回不了乡间。这段时间,就总是爱忙中偷闲,抽一时半会儿,去逛菌子街。倒不是
-
艾丽斯·沃克作品中的非洲民俗事象研究
-
作者:
唐俊芳
唐莹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丽丝.沃克
《紫颜色》
非洲民俗事象
-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黑人妇女主义文学的先驱。在创作中,她汲取根源于非洲的优秀的价值观念、生活模式和风俗习惯,力图展示来自非洲大陆的黑人文化以提高本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本文将从民俗事象的三个方面黑人宗教、黑人音乐、黑人方言对艾丽丝.沃克作品中的非洲民俗事项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