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佛图】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青花佛图纹饰简论
-
作者:
余锋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佛图纹饰
陶瓷艺术
艺术特征
艺术形式
-
描述:
许多作品表明,如今,青花佛图纹饰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青花佛图纹饰何以独具艺术魅力,能使人们赏心悦目、由衷赞赏。本文就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艺术特征等方面,试作探讨,以求教于大方。
-
青花瓷器佛图装饰析义
-
作者:
李贵镇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佛图
装饰
-
描述:
该文从青花佛图的概况,代表性作品,艺术成就,意义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涉猎和探讨。提出青花佛图纹饰, 为人们喜闻乐见,应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促进其更大的提高。
-
陶瓷绘画语境的新图式:浅议宋新喜的青花瓷板组画《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
-
作者:
贾晓莉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境的新图式
拓片
青花
龙门石窟礼佛图
-
描述:
洛阳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室意志和行为的体现,是当时的人们对精神生活有所追求的缩影。宾阳中洞窟内壁南北两侧的浮雕组画“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生动地再现了北魏宫廷社会礼敬佛法时节主从有序、群情形影的生活场态,是我国古代石窟雕刻的艺术瑰宝。青花瓷板组画《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采用传统的釉中绘画方式施青花原料,把传统民间青花大胆地与现代陶瓷绘画形式相结合,营造出汉代画像石的拓片效果。不但把传统民间青花推向新的艺术高度,并将石窟造像艺术运用到瓷画之中,给当代陶瓷绘画语境提供了新的图式。
-
巩县石窟礼佛图装饰特征初探
-
作者:
赵飞
高阳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
巩县
礼佛图
石窟寺
-
描述:
文章以河南巩县石窟中礼佛图浮雕作为研究对象,从装饰艺术的角度,对其画面构图、人物造型、神态与细节的刻画、线条的处理等方面的装饰形式美进行分析,总结其装饰特征,并将其与龙门石窟礼佛图做了一定的比较,指出其重要的装饰艺术价值。
-
甘肃美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
秋韵
佛图
中国画
版画
野菊
秋歌
美术作品
上张
油画
-
描述:
甘肃美术作品
-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龙门北魏《皇帝礼佛图》考辨
-
作者:
刘连香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都会
真伪
皇帝礼佛图
价值
-
描述: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陈列的北魏《皇帝礼佛图》浮雕,原属龙门石窟宾阳中洞,是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祈福开凿。研究者对于该浮雕被盗凿、修复现状以及真伪问题曾有不同看法。本文通过实物考察,对比浮雕被盗之前照片、拓片和目前窟壁凿痕,追踪大都会当年经手人研究轨迹,考证出该件文物大致修复时间和现在展示中对原浮雕位置布局的改动,指出展品的修复痕迹及多处错误,同时阐明该文物在中国佛教史和雕塑史中的重要地位。
-
海外中国书法特辑(美)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岛原子弹
普林斯顿大学
敦煌藏经洞
中国书法
商周时期
昭陵六骏
颂簋
行穰帖
游目帖
帝后礼佛图
-
描述:
中国法书名迹的流散,是以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为分界线的。如果说此前尚属于中外之间正常文化交流的话,此后却与中华民族的屈辱和血泪史紧密相连。在积贫积弱的晚清至民国,无数中国历代艺术珍品遭到盗卖、劫掠,辗转流散到世界各地,收藏于各国文博机构和私人之手。这其中包括颂簋、虎樽、柉禁、王伯姜壶等商周时期的青铜重器,北魏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大型浮雕、东魏李道赞五百人造像、昭陵六骏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石刻珍品,以及敦煌藏经洞写经写本文书、善本图书、历代书画、碑帖善拓等,其详目和数量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如唐摹王羲之《行穰帖》、颜真卿《自书告身》、苏轼《太白仙诗卷》、米芾《虹县诗》、黄庭坚《廉颇蔺相如传》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墨迹,都星散于英、美、法、日等西方列国。而著名唐摹本王羲之《游目帖》墨迹,在海外也没能躲过兵燹劫厄,毁于一九四五年日本广岛原子弹的战火。历代法书名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昔日是帝王卿相和士大夫们缄秘赏评的斋中玩好,今天早已跨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吸引、感染着无数中外研究者和膜拜者。本刊推出『海外中国书法特辑』,不仅是为了让读者再次欣赏到流散海外的那些声名煊赫的法书名迹,了解中国书法的海外收藏信息和研究状况,也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