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体语】搜索到相关结果 19 条
-
短暂苏醒
-
作者:
上上
陈蔚
赵梁
马克
张飞
来源:
市场周刊(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舞蹈艺术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装置
解读
造型
表演
作品
雕塑
-
描述:
本期邀请当代艺术家和舞蹈艺术家进行一次装置与舞蹈的"对话"合作。陈蔚在其装置作品《等待一只鸟的苏醒》中加入一件全新的纸雕塑,作为舞者表演的道具,同时特别设计舞美和造型:赵梁则用其专注与独特的肢体语言对艺术家作品进行着"二次解读"。
-
试论雕塑本体语言在当代艺术表现中的意义
-
作者:
李绍俭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艺术
本体语言
雕塑
-
描述:
雕塑是对物质材料进行"雕"与"塑"而形成的一种造型艺术语言形式。"新具象"雕塑为中国雕塑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现实"雕塑用现实中的真实塑造艺术中的真实;"内空间"雕塑是对雕塑本体语言的拓展。雕塑是一种文化现象,雕塑要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雕塑家应该以雕塑本体语言为基础,吸收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坚持创新精神,为发展当代的雕塑语言做出积极的探索,为中国当代雕塑语言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
浅谈当代中国油画民族性建构
-
作者:
李青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来文化
油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新中国
当代中国油画
倪贻德
本体语言
民族性
中国美术
理论研究
-
描述:
油画民族性,一直是中国美术界尤其是中国油画界未曾忽视探讨的课题。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就有了讨论。倪贻德最早作理论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中国成立后,油画家董希文更是作了深入探讨。80年代初期,美术界进一步研讨这一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从油画本体语言来考虑,认为油
-
恬淡心态与激越力量的诗意释放
-
作者:
林建群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考
肌理表现
上海戏剧学院
孔繁
生存状态
恬淡虚无
本体语言
胸中之竹
架上绘画
画肌
-
描述:
黑龙江省青年油画作者孔繁文近两年倾心创作的百余幅油画,完成一个独异风格的建构,我为之起了一个称谓——"肌理写意派"或"肌理表现主义油画",为什么呢?孔繁文考取上海戏剧学院之前我曾是他老师,大学毕业后的17年我又和他一直是同事,所以对他付出的超常努力和成长经历可以说是了解最充分的,我从两个方面评析他的作品。
-
罗尔纯画作攀艺术新高峰
-
作者:
张继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
描述:
日前,中国著名油画家罗尔纯先生,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罗尔纯新作展”。这是自2007年3月“罗尔纯油画展”之后,事隔5年在此举办的又一次重要展览。此次展出罗尔纯近几年来新创作的油画并水墨作品共67幅,无论油画还是水墨,都体现了罗尔纯独立的艺术个性与风格。 罗尔纯1930年4月10日出生于湖南,从1946年进入苏州美专,师从颜文樑先生,即开始了漫长、平凡而传奇的艺术人生。
-
拍卖不保真 为啥不能改
-
作者:
黄罗维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
描述:
拍卖乱象亟待整治 步步惊心!如果用这个词来形容当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定是最为恰当了。而更多的投资者则只能无奈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此多的假货赝品,这市场还让人怎么玩?”的确,他们已经再也伤不起了,因为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不仅让他们的资产损失严重,更在对市场的信心上受到了重大打击。 有一位投资者花两百多万元拍得了一幅油画,但最后却被鉴定为赝品,怎么办?拍卖公司不认账,打官司居然败诉,最后只能把苦水往肚里咽。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在艺术品市场已经昂首步入亿元时代的同时,一个又一个被揭露出来的造假案例却让人唏嘘不已。 去年,十位中央美院油画系首届研修班的学员联名在《南方日报》发表关于“徐悲鸿油画造假”的质疑公开信,针对的是2010年6月在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春拍中以7280万元成交的名为《人体蒋碧微女士》的“徐悲鸿油画”,信中指出这幅画只是当年他们研修班的习作之一。此外,汉代玉凳争议、宋徽宗《千字文》被疑作假、唐大禧被拍卖画作系仿作等事件,一再将那些新高迭创的拍卖会变成了赝品集市,甚至出现了在活着的画家眼皮底下作假的情况。 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史国良曾做过估算,他认为目前国内大拍卖公司的拍品真货占70%,余下30%是存疑的。
-
买家迎来艺市调整机会
-
作者:
艾祥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
描述:
在全球经济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艺术品市场也逐渐趋于理性,在近日落幕的香港佳士得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总成交额为27.3亿港元,相比2011年春拍时候的40亿元的总成交额,下跌幅度还是非常明显的,虽然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艺术品市场“风光难再”,但是我们却应该看到,趋于理性的春拍市场才能让藏家看到更多的机会。 信心与资金更重要 刚刚落幕的佳士得夜场拍卖会之后,各大拍卖行的业内人士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北京匡时的董事长董国强在微博上表示:“前些日子让一帮人闹的我都以为油画市场要塌呢。佳士得这不是拍得还行吗!看来市场就是市场,不会因为几个人一嚷嚷就玩完。” 董总说出这番话无疑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观点。而一些媒体纷纷爆出海关对于艺术品查税的消息更是引起了市场的不安,更有人指出,此举无疑将对于艺术品市场带来“灭顶之灾”,然而从此次拍卖的情况来看,这种的担忧完全是杞人忧天。 从佳士得拍卖行披露的数据来看,夜场拍卖的总成交达到了3.6亿港元,成交率达到了91%,有35%新买家参与,这无疑是令人期盼的。其实,这样的拍卖成绩也是在一些人的预料之中,特别是之前的香港国际艺术展上,人潮汹涌、场面火爆,一些大件如张晓刚作品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对于藏家们来说,展会上的精品毕竟是有限的,这也使得佳士得拍卖会提供的拍品成为了不少难得的收藏良机,特别是亚洲尤其内地新藏家入场,更是值得关注。
-
水彩画拍卖不再羞答答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
描述:
在这两年的拍卖市场,书画市场的“领头羊”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在书画板块中,国画、油画轮流“坐庄”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但是随着相关作品价格的越来越高,投资者都希望看到一个具有潜力的画种,水彩画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特别是在今年春拍中,上海泓盛将重磅推“中国现代水彩经典遗珍”专题拍卖,更将指明市场方向。 画史地位不容小觑 水彩画开始于德国画家丢勒。18世纪中叶,在英国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使西方水彩画传入中国,吸取了深厚博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中国水彩画的历史,是中西绘画融合的历史,是异域文化发展为新的本土文化的过程。 在中国早期的水彩画史上,张眉孙、李咏森、潘思同及雷雨等画家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此次泓盛的专题拍卖中,这四位画家的精品之作如此被关注的原因。张眉孙作画不用西画笔,而是取国产羊毫笔作画,同时他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追求具有民族特点的水彩画风。李咏森作为我国早期水彩画的开拓者之一,他各个时期的作品见证了我国水彩画的发展轨迹;潘思同是我国水彩画界首先适用粗笔作画的人,也是用水最得法的第一人;雷雨早年随李铁夫学美术,他的水彩画在五十年代的上海很有影响,为建国以后海派艺术代表人物之一。
-
自由徜徉在工笔泼彩王国
-
作者:
甄爱军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
描述:
师承名家 2月的一个下午,在钦州南路上的鼎艺艺术基金办公室里,搁置在烛火上的红茶,散发出淡淡的兰花香,沁人心脾。陈无忌独坐一角,待他徐徐喝下一口红茶之后,我们便开始聊起了他的艺术人生、梦想和追求。 20岁开始学习中国画,距今已30余载,在国内画坛已经跻身名家行列,但记者眼前的陈无忌还是显得相当平和、内敛。如同他的画作,虽然色彩明快,但依然在不事张扬中透露出深厚的意蕴情调,流露出的是梦境一般的神韵。 很小的时候,陈无忌就喜欢绘画,并于1980年正式拜师学中国画。先跟随孙仲威和李伯南两位老师学习传统国画。这两位老师与张大千都有一些渊源,前者年轻时代学画于张大千的友人于非厂;后者师承胡若思,属于张大千的再传弟子。谈及启蒙老师对自己艺术之路的影响,陈无忌坦陈,两位老师让他与张大千艺术结缘。其实,两位老师在陈无忌身上留下痕迹还不止这些,孙仲威注重写生,陈无忌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李伯南注重临摹功力,这让陈无忌打下了扎实的工笔功底。 1989年,年仅25岁的陈无忌因惊人的艺术天份和扎实的基本功被当代书画大师谢稚柳、陈佩秋先生看中,并破格纳入门下,遂潜心于敦煌艺术及张大千艺术的研究和临摹,见识与品位迅速提高。
-
海外觅珍宝 清醒是王道
-
作者:
善发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
描述:
名家珍藏惊艳纽约 在今年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一件曾经被山中商会收藏过的清代青白玉梅树桩形笔筒,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一系列知名收藏家的珍藏,更是让这件笔筒锦上添花。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这件笔筒外琢梅树桩形,虬枝凹凸有致,得自然、苍劲之风韵。朵朵梅花竞相吐蕊,花容之曼妙引人遐思,俨然一派“寒梅报春”之景致,分外怡人。刀法深峻,立意清幽,以去地高浮雕技法,令所作梅花历历夺目。但更令人为之心动的还是其来源, 这件笔筒最早是恭王府的旧藏,在1913年由山中商会举行的拍卖会上,其被列为第130号拍品,在随后的收藏者中,包括了伯纳德•埃克爵士等,其中最为著名的要算是丹利•查尔斯•诺顿(Stanley Charles Nott)。这位美国玉器收藏大家,特别青睐于收藏中国明清大件玉器,出版中国玉器专著数十种,并成为海外玉器拍卖特别重要的著录,其旧藏的玉器是收藏家梦寐以求之精品,而此次的这件笔筒的成交价无疑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风向标。 此次纽约佳士得春拍,还将推出安思远珍藏专场拍卖会。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worth)是美国知名古董商兼收藏家,上海博物馆的淳化阁帖就曾经是他的藏品,像此次中国文房的专场拍卖上,清乾隆•御制松花石雕龙纹砚配双兔呈祥盖盒、明末/清中期•琥珀雕仙人立像、宜兴莲瓣式水丞等,许多都是当年经过众多名家珍藏过的,像宜兴莲瓣式水丞就曾经是水松石山房的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