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拍卖不再羞答答

日期:2012.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名】理财周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摘要】在这两年的拍卖市场,书画市场的“领头羊”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在书画板块中,国画、油画轮流“坐庄”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但是随着相关作品价格的越来越高,投资者都希望看到一个具有潜力的画种,水彩画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特别是在今年春拍中,上海泓盛将重磅推“中国现代水彩经典遗珍”专题拍卖,更将指明市场方向。 画史地位不容小觑 水彩画开始于德国画家丢勒。18世纪中叶,在英国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使西方水彩画传入中国,吸取了深厚博大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中国水彩画的历史,是中西绘画融合的历史,是异域文化发展为新的本土文化的过程。 在中国早期的水彩画史上,张眉孙、李咏森、潘思同及雷雨等画家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此次泓盛的专题拍卖中,这四位画家的精品之作如此被关注的原因。张眉孙作画不用西画笔,而是取国产羊毫笔作画,同时他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追求具有民族特点的水彩画风。李咏森作为我国早期水彩画的开拓者之一,他各个时期的作品见证了我国水彩画的发展轨迹;潘思同是我国水彩画界首先适用粗笔作画的人,也是用水最得法的第一人;雷雨早年随李铁夫学美术,他的水彩画在五十年代的上海很有影响,为建国以后海派艺术代表人物之一。

【年份】2012

【期号】第19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