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地铁卡春天为期不远
作者: 宝木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描述: 来临的2011年市场向好充满了期待。至少,在寒风凛冽的元旦,邮币市场仍然热火朝天,没有人会怀疑今年的冬季市场会穿上“棉袄”。但从近几年来的地铁卡市场表现看,整个板块的走势较为低调,虽然在市场上时不时
买家春拍先翻翻“老账单”
作者: 方栋巷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描述: 老面孔更吃香 在今年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玫茵堂”珍藏瓷器无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那件预估成交价高达1.8亿元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格外引人注目。在1997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锦鸡花石”图胆瓶以992万港元成交,其买家正是“玫茵堂”,因此有理由相信此次拍卖的这件珐琅彩瓷器就是当年的那件。另外一件元青花“游龙图”玉壶春瓶,估价800万至1200万港元,先后由收藏家罗素(Charles E. Russell)及艾弗瑞?克拉克夫人(Mrs. Alfred Clark)珍藏。明洪武釉里红开光式“寿菊图”棱口折沿大盘,估价2500万至3000万港元,盘器形硕大,巧绘釉下铜红花卉,乃明初瓷器制作突破的佐证。本品曾由 Montague Meyer 及大阪万野美术馆收藏。 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表示,“玫茵堂”主人不是那种只盯着拍卖图录封面重大拍品的买家,而是那种用心、用脑子买艺术品的买家。他不会看不起小件的、价格便宜的作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自己的选择标准。“玫茵堂”之所以会成为顶级珍藏,离不开两个重要专家:在香港与伦敦从事古董生意的仇炎之与艾斯肯纳奇。
香港秋拍折射市场隐忧
作者: 方栋巷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描述: 的拐点正在来临。 热门拍品屡创新高 作为2011年秋拍艺术品市场的“开门炮”,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推出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特别是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
玲珑砚滴 藏趣盎然
作者: 刘文昌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描述: 前段时间在藏市看到一位老者拿着个很小巧的茶壶,在问摊主什么价收购。面对如此小巧的茶壶,那个摊主一口咬定这绝非茶壶,而是仿茶壶形状的工艺品,因此不愿收购。正在两人为此物是否茶壶争得不可开交之际,隔壁的一位摊主闻声过来,仔细端详后笑呵呵地告诉他们,这虽然不是茶壶,但也非仿茶壶的工艺品,而是壶形砚滴,特别是那整体的龟形更显示出其特征。自然,老者的砚滴最后被那位识货的摊主以相对合理价格收购,大家也皆大欢喜完成交易。
名牌酒版收藏绽放奇葩
作者: 刘文昌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描述: 近年来,洋酒和国酒在拍卖市场竞相争魁,一些有口皆碑的品牌名酒价格更是屡创新高,令人对酒品市场刮目相看,而中国酒文化也在中外名酒此起彼伏的高潮中,面临着新的嬗变。在名酒争奇斗艳之际,不被人们关注的酒版集藏温度也迅速上升,且成为了名酒收藏的一朵娇小玲珑的奇葩。 那么什么是酒版呢?所谓酒版,顾名思义就是指酒的样板,也称酒样、酒伴、酒办。主要是酒厂按严格的比例将各种酒缩小成袖珍型,作为促销宣传、专家品鉴、客户品尝、收藏者收集而特意生产的微型瓶装酒。其在外观、材质、酒液、酒标上与原装的产品销售酒完全一样,通常瓶内装有20~50毫升的原酒。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一般常见的酒瓶都是500毫升以上规格的,虽也有100毫升和250毫升等瓶装酒,但基本上均属于消费类产品。而近20年来在许多售卖洋酒的商号内,出现容量为20~50毫升的袖珍瓶装酒,即为酒版。 酒版起初主要是生产商作为促销之途,但久而久之其小巧玲珑的模样令人爱不释手,也就吸引了不少集藏者的眼球,并纳入了集藏领域。目前不少厂家都会推出新产品的酒版和每年经典老品种的酒版,形成了集促销与收藏一体的藏品。 开始时,酒版是免费赠送或有条件赠送的,许多人将之作为装饰品点缀。
名家扇面“涨”声响起来
作者: 方栋巷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描述: 》册页(十二开),估价800万至120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495万元,而其在2011年秋拍中的成交价只有1075.2万元。全册十二幅作品,人物、花鸟、山水皆备,时间跨度约26年,反映了任伯年绘画艺术
“痕玉”热打开玉雕新“钱途”
作者: 善发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描述: “痕都斯坦”名噪一时 “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这句话,无疑显示出痕都斯坦玉雕在清代玉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痕都斯坦玉材多为南疆的和阗玉、叶尔羌角闪石玉。玉质细密,质地温泽,透过光,可以看到里面有棉状或点状包裹体。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青玉、白玉或碧玉,这与中国传统玉器的爱留皮留色巧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组合。痕都斯坦玉器的表面不像中国玉器那样光洁平滑,或仅用阴线浮雕来作装饰,而是善用纤细的金丝或银丝将花纹的轮廓勾出,表现出器物的华丽。另外,痕都斯坦玉器上多镶嵌各种玻璃、宝石、金银片或玉片。这与中原传统人文的雅致意韵全然不同。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薄透,鬼斧神工。大量玉碗、盘、杯等雕琢既细且薄,由外透过器壁能看清器内盛装的物质颜色,由内透过器壁能看到外壁上浮雕的各种花纹图案。 在拍卖市场上,痕都斯坦玉器的价值早就为市场所关注。在2004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一件御制痕都斯坦“西昆玉”御题诗贝式白玉洗,估价500万至700万港元,成交价达到了924.64万港元,这在当时的玉器拍卖中已经算是一个天价了。
草根收藏品拍场走俏
作者: 善发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描述: 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核雕逐渐受到市场的追捧。在今年的春拍中,一件松子雕刻人物十八子手串以34500元成交,这无疑使得人们对于松子雕刻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 中国核雕艺术历史悠久,繁荣于明清时期。特别是将橄榄核、桃核、杏核等雕成的生肖、神仙人物、辟邪神兽、吉祥玩物等系于身上,以驱邪保平安。后因核雕的独创性、精巧构思和极高的工艺水平,风靡朝野,风行民间。精湛玲珑的核雕,成为了文人雅士官宦商贾显示身份的宠物,被视为当时的时尚,同时也是百姓寻求的饰物,而向为人们搜罗。 与橄榄核相比,松子的挑选要难些。松子,又称海松子。松子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又因其质地柔韧带劲,而成为理想的雕刻材料。但是由于松子壳比较薄,雕刻时的损耗率也很高,特备是表现力上有局限性的缘故,故刻刀特别要求锋利。平刀不快,容易戗掉,而且底板往往高低不平,松子不比橄榄核可以去掉一层重做。松子壳只有那么点厚,稍有分心就会雕穿,前功尽弃。修整平面底板,有时不能用刀铲,只能凝神并气用刻刀轻刮。 在松子雕刻中,比较普遍的是雕文字、古钱币、瓦当、封泥等等。也有花鸟、山水。难度最大的是圆雕、人物、猴头等等,像此次拍卖的十八子手串,以高浮雕手法表现,皆无缺漏,极为难得。
贺岁金条“龙卷风”各有亮点
作者: 尹娟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描述: 临近岁末,贺岁金条市场再度活跃起来。即将迎来龙年,龙所代表的“帝王之气”也让投资者对龙年金条青睐有加。 贺岁金条集中亮相 近期,各家银行和黄金销售公司所推出的龙年贺岁金条集中上市,在金条市场上掀起了一阵“龙卷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所推出的龙年贺岁金条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工艺上都各有亮点。 如工行今年重磅推出的龙年贺岁黄金产品,包括“如意金•龙凤呈祥”、“如意金•进财神金章”等。其中,“如意金•龙凤金条”系采用压制工艺的金条,由工行自主设计,精致浮雕工艺铸就金条表面龙凤呈祥的精美图案,可以满足投资、馈赠、收藏等需求。挂牌价格实时公布,与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挂钩,规格有50、100、200、500、1000克。“如意金•敬财神金章”规格有5、10、50、200、1000克,成色为99.99%。 工行贵金属业务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除贺岁黄金外,工行还推出了多款贺岁银产品包括“如意银•龙凤银元宝”、“如意银•龙年银章”、“如意银•典藏龙砖”等。最具看点是“如意银•典藏龙砖”。
犀角雕身价风生水起
作者: 彭浦   来源: 理财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上海旅游   美术设计   艺术造型   南京路   国庆节   广告公司   艺术魅力  
描述: 近年来,犀角雕、象牙雕等杂项藏品逐渐走俏拍卖场。一场拍卖会上,犀角雕件现身的次数多了起来,少则几件,多则几十件,且都能拍出可观的价格。如在2010年5月下旬,香港佳士得举行的2010春季拍卖“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2)”犀角雕专场拍卖中,推出的30件犀角雕拍品全部成交。其中一件明末“犀角雕兰亭序杯”和一件清康熙“犀角雕莱菔尊”的成交价均达到了3986万港元,这两件犀角雕珍品同时刷新了犀角拍卖价的最高世界纪录。据业内人士分析,虽说最近几年犀角雕珍品的成交价格上涨很快,但其后市的上升空间依然较大。 明清犀角雕 艺术品位高 犀角雕刻古已有之,自宋代开始,文人雅士开始在犀角酒杯、盏、觚上进行雕刻,以显示雕工和画工。至明代中后期,东南亚、非洲犀角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大量流入中国,犀角雕刻工艺也迅速走向成熟,并涌现出一大批角雕名家。清代宫廷大约自雍正朝起开始制作犀角器,至乾隆朝达到鼎盛。现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大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欧美及我国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明早期犀角杯常常以花卉和山水人物为题材,花卉采用镂雕加浮雕,常见玉兰、牡丹、梅花、茶花等图案,在盛开的大朵花旁边,小花蕾含苞欲放,枝叶茁壮,简练流畅。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