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体语】搜索到相关结果 242 条
-
洪耀绘画——线条的分享
-
作者:
日尔曼·侯思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基础
距离感
金属片
认知的发展
象征手法
影像作品
弹线
身体语言
虚物
建筑体
-
描述:
技巧也是一种工具,材质可以成为绘画的手段,洪耀的绘画就是一种技巧与绘画材质的碰撞。绘画作品需要考虑多重因素。材料可以是纸,有时候是一个物体,海报、纸质的影像作品或弯曲的金属片。艺术家在这里用的是一种弹线技巧,在欧洲我们也有一种相似的作画方法,将线沾有蓝色颜料(通常是青色),然后再突然用力从两头抽出,这样画出来的线条印迹是没有边界的。这种用法有时见于雕塑家Jean Clareboudt的作品中。在这里,线条所蘸的却是碳墨,并散成丝缕,向周围晕开,
-
汤小铭油画创作访谈
-
作者:
美文
汤小铭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革时期
“红”
“光”
语言价值
画家
本体语言
油画创作
架上绘画
-
描述:
美文:从您的架上绘画中感受到的一种油画语言价值的魅力,丰富了,存在着,震撼着,因为现在这种本体语言在年轻一代画家身上逐渐减少了。您文革时期的作品《永不休战》、《女委员》、《虎门民兵》都是为人知晓的,除了大家公认是“红”、“光”、“亮”及政治的工具特点之外,我认为文革时期的某些作品在绘画语言和风格上还是具有本民族的语言价值,也存在于您的作品当中。我想话题从您1956年的一幅素描画《追踪》开始,是湖北的一次美展上。
-
试论雕塑本体语言在当代艺术表现中的意义
-
作者:
李绍俭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艺术
本体语言
雕塑
-
描述:
雕塑是对物质材料进行"雕"与"塑"而形成的一种造型艺术语言形式。"新具象"雕塑为中国雕塑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现实"雕塑用现实中的真实塑造艺术中的真实;"内空间"雕塑是对雕塑本体语言的拓展。雕塑是一种文化现象,雕塑要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雕塑家应该以雕塑本体语言为基础,吸收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坚持创新精神,为发展当代的雕塑语言做出积极的探索,为中国当代雕塑语言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
浅谈当代中国油画民族性建构
-
作者:
李青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来文化
油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新中国
当代中国油画
倪贻德
本体语言
民族性
中国美术
理论研究
-
描述:
油画民族性,一直是中国美术界尤其是中国油画界未曾忽视探讨的课题。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就有了讨论。倪贻德最早作理论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中国成立后,油画家董希文更是作了深入探讨。80年代初期,美术界进一步研讨这一问题,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从油画本体语言来考虑,认为油
-
对于新中国油画历史发展的思考
-
作者:
罗盛博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艺术
西方绘画
中国传统文化
利玛窦
中国美术史
本体语言
意大利传教士
社会现实意义
中国油画
-
描述:
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经历着对于油画本体语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抗和融合,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从185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大量的天主,圣母像来到中国,在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那个时代,由于推崇文人特定生
-
情与意的结合-谈《弘一》、《阿炳》两件雕塑创作
-
作者:
吴荣华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造型
形体语言
思想感情
《阿炳》
艺术精神
雕塑创作
《弘一》
-
描述:
意象造型作为与写实造型和抽象造型相对应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独立的造型特征,一直贯穿着中国传统雕塑.霍去病陵墓石刻,大量的画像砖、画像石及众多的陶俑都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这一特点.如何认真挖掘传统的宝贵遗产,充分发挥意象造型的表现力,具有深远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个想法,本人在创作《弘一》《阿炳》这两件作品时,便有意识地走回中国传统造型领域,以意造型,并深有体会.
-
浅析高等学校中水彩画教学的本体语言
-
作者:
孙诗谦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高等学校
水彩画
本体语言
-
描述:
水彩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除了在一些基本的绘画规律方面与油画、国画有着共同之处外,其存在的根基在于水彩艺术语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该文着重从当前高等学校中水彩画教学的本体语言的发展方面展开论述,同时对水彩艺术进行分析。
-
珠三角区域当代油画创作形态研究
-
作者:
包泽伟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三角区域
精神生活
当代油画
创作形态
本体语言
本土文化
油画创作
改革开放30年
-
描述:
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区域当代油画创作的繁荣给本土文化带来了蓬勃生机,画家们崇尚回归油画本体语言的自觉蔚成风气。创新形态的艺术激情,画院群体的意气风发;学院派师生的津津乐道;画家村艺术家的画风抒展,如此的
-
恬淡心态与激越力量的诗意释放
-
作者:
林建群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考
肌理表现
上海戏剧学院
孔繁
生存状态
恬淡虚无
本体语言
胸中之竹
架上绘画
画肌
-
描述:
黑龙江省青年油画作者孔繁文近两年倾心创作的百余幅油画,完成一个独异风格的建构,我为之起了一个称谓——"肌理写意派"或"肌理表现主义油画",为什么呢?孔繁文考取上海戏剧学院之前我曾是他老师,大学毕业后的17年我又和他一直是同事,所以对他付出的超常努力和成长经历可以说是了解最充分的,我从两个方面评析他的作品。
-
破坏与建立——现代雕塑断想
-
作者:
韩立中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肢体语言
审美观点
时代气息
意在笔先
美术史
断想
原始社会
艺术形式
现代雕塑
-
描述:
破坏与建立——现代雕塑断想
<
1
2
3
...
5
6
7
...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