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宁静致远——张祖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宁静致远   油画艺术   著名油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油画学会   本体语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馆   张祖英   中国国家画院  
描述: 2015年12月13日至2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宁静致远——张祖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第1、8、9号展厅展出,共展出张祖英先生改革开放
艺术随感
作者: 黄瑞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艺术境界   学习   油画艺术   审美精神   本体语言   艺术语言   作品   人与自然   中国美术  
描述: 大约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偶然从一本杂志的封底上看到了一幅到现在再也不曾见过的欧洲写实油画作品:一位年轻、丰满、漂亮、戴着白色头巾的女仆,手里端着一只金属盘子,盘子上放着面包,还有一杯牛奶,女孩的脸上呈现出娴静、安详的表情,整个画面流动着惬意、温暖而又有些许高雅的柠檬味道。尽管至今仍不知道那幅作品出自18世纪的哪位画家之手,但我还是被画中的她深深感动了。于是,我就有了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画出这样的写实作品。为了追逐这个梦想,我不停地追求着,直到今天。
荒徒——李真“凡夫”系列首展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展览地点   精神愉悦   面对自己   亚洲艺术   虚境   观念转型   展览时间   本体语言   实境  
描述: 展览时间:2014年11月8日—2015年3月15日展览地点:亚洲艺术中心(北京)策展人:殷双喜熟悉了李真作品的墨黑外表和既重又轻的创作理念之后,观看李真雕塑同他一起追求精神愉悦,已经变成一种惯性。这次发表的"凡夫"系列,李真转而勾勒众生相,是为面对现实之"重"。李真乐在大气
雕塑艺术家程允贤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造型功力   形体语言   军事博物馆   艺术生涯   创作与研究   中国书法   南昌市   程允贤   雕塑艺术  
描述: 程允贤,1928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现为中国军事博物馆一级美术师,是著名的肖像雕塑艺术家。在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主要从事肖像雕塑和纪念碑雕塑的创作与研究,兼攻中国书法。他创作的近百座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青铜和大理石雕塑,以深厚的造型功力,生动的形体语言,力求揭示人类心灵的最高旨趣;既展现人物的神采风貌,更着意刻划其内在的心态、情感、风骨和气质。
凝到化境自飘逸——程允贤行草书法解味
作者: 翟墨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谱   形体语言   行草书   孙过庭   艺术创造   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   著名雕塑家   程允贤   花岗岩化  
描述: 程允贤是著名雕塑家,又写得一手漂亮的行草。这一雕一写,使得他立体的凝重与平面的飘逸成为他艺术创造的一体两面。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雕塑学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程允贤主要从事肖像雕塑和纪念碑雕塑的创作与研究。他的雕塑往往是大题材,大手笔,大气魄,大制作,以深厚的造型功力、生动的形体语言,深入的性格刻划,把青铜、大理石、花岗岩化作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及大型纪念碑,遍布国内三十多个城市和十多个国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专设"程允贤雕塑艺术馆"。凝到化境自飘逸。贯穿程允贤雕塑和书法的是内
具象雕塑情感表达的冲突方式
作者: 李晓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型雕塑   男性形象   大路歌   注意结构   平淡如水   钱绍武   味如嚼蜡   本体语言   具象雕塑   令人  
描述: 为什么有的雕塑动人心魄,令人回意味无穷?有的却平淡如水、味如嚼蜡?好的艺术品首先应该是能够打动人的作品。对于具象雕塑的创作而言,作品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那么,在雕塑中如何表达情感呢?在以人物为表现对象的具象雕塑创作中,除了可以借助人物的动态和表情等因素表达情感外,还要求作者对雕塑的本体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只有深谙雕塑情感表达的规律,传达具体而细微的情感,才有可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关于当前雕塑问题的对话
作者: 李秀勤   吕品田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规范   生命体验   艺术家   工作室   美术学院   雕塑性   本体语言   雕塑家   作品   传统雕塑  
描述: 李秀勤 被盲文包装的静物—2盲文纸 麻绳 50×110×100厘米 1994年 李秀勤 女,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1990年获英国曼彻斯特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浙江省美协理事。作品曾参加国内外诸多大型展览,举办多次个展;获浙江省青年美展铜奖、学院优秀创作奖、永芳艺术奖和威海国际雕刻大赛最佳作品提名奖。 吕:有评论家说现在是一个以“泛雕塑”为特征的“后雕塑”时代,你对此任何理解?
悲壮与崇高的心迹刻痕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壮   时代因素   油画艺术   中国文化精神   历史语境   历史进程   个人气质   本体语言  
描述: 作为外来画种的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进程,一方面,在中国的近现代革命、变革的历史语境下它的社会性的功能得以重视和凸现;另一方面,油画艺术的本体语言在中国文化精神、画家个人气质及时代因素的多重影响下,呈现出中国式油画的发展之路。
感觉节气 读何金安的油画写生作品
作者: 刘伟冬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地万物   日本福冈   一本   油画作品展   油画写生   风景写生   学士学位   国际拍卖   本体语言   中国油画  
描述: 何金安曾经用"秋分"为书名出过一本画册,这个节气的名称和他画册里的作品十分的贴切;它们之间的那种微妙勾连似乎触手可及,但却又说不出来,也许就应了那句老话——说不出来的好才是真正的好。关于二十四个节气,我是在初中时候就学过的,至今仍能一口气地背下来。在我们这个曾经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度里,"不违农时"应该是一条铁律。它是我们的生存之道,也是我们对自然最深刻的认识。何谓自然,天地万物。我们之所以称之自然是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样子,自然的形成,
刘伟冬:感觉节气——读何金安的油画写生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地万物   日本福冈   一本   油画作品展   油画写生   风景写生   学士学位   国际拍卖   本体语言   中国油画  
描述: 刘伟冬:感觉节气——读何金安的油画写生作品
< 1 2 3 ... 19 20 21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