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得法体正 气长格清
作者: 衡庐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艺术实践   款识   人物画   明代   画面   创作   作品   造像   雕塑  
描述: 任伯年等少数画家外,则很难再找到真正高成就的人物画家。近代之后,人物画才又有新的转机,徐悲鸿、蒋兆和等画家根植传统艺术并掺入西洋表现方法,为人物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坛英才
税收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作者: 王平   林相森   韩黎明   来源: 中国税务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税收法规   税收文化   文化主题   税收宣传   宣传工作   文化公园   爱国主义教育   日照市   宣传教育功能   税收知识  
描述: 日照地税文化公园以税收文化为主题,集税收史话浏览、税收文化熏陶、税收法规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多项宣传教育功能于一体,通过石刻、漫画、雕塑、艺术造型等文化艺术形式,将税收文化元素巧妙点缀于园区之中
论“开片釉”装饰对于德化白瓷保持特色的创新作用
作者: 赖荣伟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白瓷   陶瓷装饰   特色“开片釉”   传承与创新  
描述: ,德化白瓷装饰接受了外来的表现风格,以釉下青花和新彩为陶瓷装饰的主流,并保持人物塑像以衣纹装饰为主的装饰特征。特色"开片釉"装饰的出现,使德化白瓷在保留其特色的前提下,大大增强其视觉艺术效果,是继承和创新德化白瓷的装饰手法,对于发扬德化白瓷传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工笔画材料漫谈
作者: 白雁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工笔画   视觉效果   矿物色   装饰性   质地   多种材料   矿物颜料   宣纸   制作工艺  
描述: 传统工笔画常用的材料有宣纸、丝织绢、矿物色、植物色,以及一些金属材料,如泥金、泥银等。传统工笔画的材料虽然不多,但因其材质和制作工艺的特殊性而独具特色。宣纸和绢有生熟之分,经胶矾加工后成为熟宣和熟绢,具有不渗化的特质。熟宣和熟绢的质地细腻光滑,色墨易浮,易于
雕塑的问题在哪里?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参与   西式   中国古代   学术界   雕塑史   老百姓   西方   雕塑家   两个问题   传统雕塑  
描述: 雕塑问题的出发点。限于篇幅,在这里我想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西式雕塑作为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雕塑传统的关系问题;二是雕塑与公众关系的问题。我认为,重要的不是二者的对立,而是思考这个问题的思想方式
公共雕塑和公共精神
作者: 宋伟光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精神   灵魂观念   宗教信仰   艺术形态   历史与现实   传播与接受   宗教雕塑   环境空间  
描述: 的从属关系。另一类是艺术自律论下现代艺术制度中的公共雕塑艺术形态,这一系统反映出的是一种雕塑艺术本身或者雕塑家本人与公众之间的传播与接受、导向与认可、人文历史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互融关系。这里自然要牵扯到关于对公共性的认识问题。
中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开拓者:盛杨谈王临乙的雕塑艺术
作者: 郅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学生   中国传统   美术学校   专科学校   雕塑家   雕塑教育   中国现代   雕塑艺术   徐悲鸿  
描述: 中国古代有"造像"艺术,其历史也源远流长。这门艺术包含的工艺手段丰富多样,雕与塑只是其中两种。20世纪以来,中国的"造像"艺术衰落了,在人们的意识中逐渐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为"雕塑"的艺术。看起来这似乎只是概念上的替换,实则意味着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我们对于这个变化的实质及其影响仍需要做更深入的反省和解答。如果我们能真切地从文化变迁的层面上来深入研究上世纪前期出洋学习西方雕塑艺术的前辈雕塑家们,就会发现他们对于这个变化所做过的具体工作及其延续性的影响。本期[时代人物]对王临乙先生的介绍着重于他在美术学院中的雕塑教学工作,希望由此能进一步引起学界和读者更深入的关注。
一段段好风景:孙家钵谈滑田友的雕塑艺术
作者: 郅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人   教学   滑田友   中国传统   造型   雕塑家   天安门广场   作品   雕塑艺术   五四运动  
描述: 西方引进的雕塑艺术在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里是怎样生长的?这个问题,既涉及雕塑本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涉及同时作为主体和客体的社会公众对待它的方式,自然也会涉及雕塑的艺术教学和社会传播。本期
雕塑如何面对公众?(一)
作者: 孟繁玮   祝帅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   热点   实验   中国传统艺术   述评   负责人   大规模   雕塑家   城市化进程   雕塑教育  
描述: [热点述评]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数目可观的城市雕塑在各地伫立起来。达到了"量"的增长后,这些雕塑的"质"更引人深思;同时,由于文化结构的调整、人们生活需求和审美习惯的改变,传统民间雕塑
关于当下传统雕塑与公众关系的一次笔谈
作者: 于亮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牙雕刻   欣赏   受众   公共空间   艺术品位   作品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雕刻艺术   工艺美术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雕塑在形式、技法和功能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新的文化语境下,如何使传统雕塑的文化价值契合当代的审美精神?如何处理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使过去昂贵高雅的宫廷艺术走向大众
< 1 2 3 ... 93 94 95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