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67 条
-
面对未来的中国水墨画
-
作者:
方舟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西方艺术
未来
中国水墨画
民族性
中国画
中国绘画
中国与西方
二十年
同步发展
-
描述:
,还是水墨画与油画,它们都不是对等和对应的关系。我们习惯于将中、西加以参照比较,意在强调我国传统艺术的民族特点及独特艺术价
-
雕塑观念更新—兼谈雕塑教学改革
-
作者:
吴顺平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观念更新
传统文化
雕塑
-
描述:
从目前我国美术院校雕塑系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看,已完全不适应当前艺术发展的需要,各地美术院校的雕塑系教学仍然是按50年代的创作课或构图课为主要的创作实践课。这种课程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囿禁以及片面
-
发展青花瓷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青花瓷与彩花瓷、白胎瓷的经济分析
-
作者:
王金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提高经济效益
陶瓷生产
独特风格
全员劳动生产率
日用瓷
传统特色
企业经济效益
发展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素以釉面白中泛青、料色青翠雅致、造型古朴端庄、装饰传统纹样的传统特色和独特风格而蜚声中外,发展青花瓷生产不仅能继承和发扬祖国陶瓷艺术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对增加景瓷
-
醉心而寂寞的传统之梦—谈雕塑家陈皖山的创作
-
作者:
王勇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艺术家
创作
雕塑家
哥特艺术
作品
布洛克
-
描述:
超越不了的自我“要想成为一个艺术家,我必须创作和展出当前人们认定为艺术品的那种东西,一旦我成为一个艺术家之后,我就可以作某些新的尝试。”H·G·布洛克一语点破一个人投身艺术并发展自己的要诀,而陈皖山却没有走上这条青年艺术家们的阳关之道。尽管他以《柳浪闻莺》(1984年,与韦天瑜合作)、《秋收起义》(1984年)等可称艺术的东西被中国美协认可为艺术家,可两年后的《和平颂》与前期作品仍
-
对传统油画教学的反思
-
作者:
杨尧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学生
传统
毕业创作
训练
初稿
二年级
座谈会
高等艺术院校
油画教学
-
描述:
这是广州美院油画系第一个改革试点班的教学报告。初稿曾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油画教学座谈会上宣读。这个班于今年7月毕业。本期还发表了他们的毕业创作。
-
油画十年随想——《中国油画展》观后
-
作者:
闻立鹏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油画艺术
传入中国
艺术家
"四人帮"
作品
中国油画
-
描述:
87年12月“中国油画展”在上海开幕。这是建国来,也是油画传入中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单项油画展。439件作品是从全国各地七千件作品中精选的。作者最年长的有颜文樑、刘海粟等超过90高龄的我国第一代油画家,而最年轻的是目前在院校学习的20多岁的学生。吴作人先生在亲笔
-
《道藏》与中国文化
-
作者:
胡道静
来源:
中国道教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文化
道书
中国文化
汉书·艺文志
道教经典
宗教
道士
新道家
道藏
传统文化
-
描述:
的,所以它和祖国的传统文化有至为密切的关系。就整体而言,《道藏》所包蕴与代表的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是第一义。由于道教的根源及其产生有复杂的因素和成份,再由于《道藏》收录的范围基于道教的特殊性质而扩大了领域
-
敦煌莫高窟与中国古代家具史研究之一——公元五至六世纪中国家具的演变(摘要)
-
作者:
杨泓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习俗
十六国时期
中国古代家具
礼节
敦煌莫高窟
传统习俗
敦煌壁画
公元
坐具
雕塑
-
描述:
向发展期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时期家具的发展与传统的席地起居的习俗逐渐被废弃相适应,出现家具的形体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敦煌莫高窟十六国至隋代洞窟的壁画和雕塑作品中,保留有许多有关家具的资料。
-
试论敦煌与阿旃陀的壁画《降魔变》(摘要)
-
作者:
冉云华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壁画
传入中国
降魔变
两个中心
敦煌艺术
佛教艺术
佛教寺院
印度
阿旃陀
-
描述:
敦煌石窟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其规模之宏伟、内容之丰富、表现方法之多样、成就之高,无与伦比,人所共知。因为敦煌石窟艺术是以佛教为主干,而佛教又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印度也有闻名于世界的佛教石窟——阿旃陀
-
洒脱
-
作者:
丁乐年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欲
反叛者
电影界
张艺谋
逆反心理
传统道德
存天理
高粱
重感情
君子
-
描述:
说:『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喻于义』,这话成了传统道德——『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红高粱》中的主人公(甚至包括郑三炮)既非君子又非小人,他们轻生死、重感情;存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