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508 条
-
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作品展”暨“画院发展研讨会”综述
-
作者:
宛少军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市
历史传承
广播影视
画院
综述
北京市
作品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由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联袂举行的时代华章——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作品展于2007年10月25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展览由文化部艺术司、北京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宣传部
-
世界艺术大师 常玉
-
作者:
顾跃编著
来源: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常玉
评传
现代
油画
-
描述:
本书详细勾画了常玉的一生,并收录了其生平重要油画作品。
-
油画的抽象与意象化特征
-
作者:
朱明弢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万历年间
局部地区
抽象
意象化
西学东渐
人文精神
西方传教士
-
描述:
从明万历年间被西方传教士带入,西方油画传入之历史已久,但在其后很长的时间中只是在中国的局部地区存在。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大潮带动了油画在中土的传播,才真正将西方具有人文精神的油画传入中国,而中国油画家真正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油画本体语言不过近二三十年。
-
宁静致远——读画家刘临的工笔画
-
作者:
王金花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宁静
工笔画
画家
时代课题
艺术语言
传统精神
探索创新
-
描述:
在中国画领域,工笔人物画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丰厚的传统既是时下画家赖以师承的遗泽,同时也向工笔人物画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回应传统,探索求新,是当代工笔人物画家面临的时代课题。刘临先生在这种大形势下将传统精神贯注于画理之中,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
论现代雕塑材料的角色
-
作者:
李政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转化
传统雕塑
现代雕塑
-
描述:
材料在传统雕塑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被动的,它依附于形体,仅为造型服务;而现代雕塑的材料所表现出来的角色是主动的、张扬的,不仅表现形体,而且充分展现自己.也就是说,现代雕塑材料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从"配角"变成了"主角".现代雕塑材料在表现上丰富和发展了传统雕塑的语言,尽其所能地展现了自己的特性.
-
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作者:
游海明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育
中国文化
现实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绘画艺术
表现形式
表现主义
中国绘画
外来艺术形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油画作为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百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油画始于写实,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俄油画,接受的也是现实主义的写实画风。多年来,写实具象一直占据着中国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的主流。作品风格、观念和形式的陈旧与单一令人触目惊心,使人们误以为油画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油画家们只是在特定模式的写实技巧上比试高低,却没有在风格与个体面貌上进行探索和发挥。
-
民族文化精神与中国油画的融合——油画山水
-
作者:
刘利霞
白晓剑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文化
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风景画
融合
艺术形式
中国山水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放在同一层面进行解构、重组,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形式通过意象思维的表达充分阐述了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山水画意韵的理解
-
浅谈中国油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作者:
刘华东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传统绘画
前卫艺术
油画艺术
时代气息
东西方文化
艺术形式
传统文化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
描述:
众所周知,西方油画进入中国尽管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油画作为一种舶来的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形成了激烈冲撞,由此带来了东西方文化互为交融,结束了长达数千年传统绘画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中国美术充满着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
-
戴艳萍/油画
-
作者:
戴艳萍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考
基本规律
绘画
作品
艺术样式
笔触
风景写生教学
中国油画
油画教学
-
描述:
戴艳萍/油画
-
杨寒松/油画
-
作者:
杨寒松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考
基本规律
绘画
作品
艺术样式
笔触
风景写生教学
中国油画
油画教学
-
描述:
杨寒松/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