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隧道窑窑车车衬传热行为的研究
作者: 吕庆   孙丽媛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车衬   二维传热  
描述: 在实际测量大型隧道窑内有关热工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衬、制品二维传热数学模型.并根据此模型讨论了不同材质的车衬在不同窑内温度、贮热量的变化情况.
也谈大中国画观念
作者: 石景昭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论色彩   观念   现实生活   研究传统   中国画   感情色彩   百家争鸣   油画   文人画   研究生  
描述: 作画之余,常与友人闲聊,谈天说地之后总离不开“画画”这个话题。我们不是搞理论的,画画的人谈画,毕竟缺乏理论色彩,倒是感情色彩颇重,有时难免偏激。一、我们面对传统石鲁说:“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水墨今古流变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水墨   中国传统绘画   主流地位   写实主义   中国画   文人水墨画   创造性转化   二十世纪   徐悲鸿   文人画  
描述: 作为一种称谓,以“水墨画”代称“中国画”得到愈来愈多的认同。“中国画”及与之相对应的“西洋画”(或称“国画”与“西画”)是外来艺术与本土艺术发生碰撞时同时产生的两个概念,西洋画,根据它所借助的材料又叫“油画”(在广义上也包括水彩画、水粉画、色粉画、蛋彩画等),而中国画若从材料的角度选择一个与之对应的称谓,便只有在近千年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水墨画了。水墨画若从取代中国画这一概念的角度看,它又不是一个纯材料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在广义上被使用的概念,即包括了工笔与意笔、水墨与彩墨,甚至一些新
砚边随想
作者: 杨力舟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人物画   中国传统绘画   形式美   新时代   艺术创作   中国画   艺术个性   四十年   五四运动   研究生  
描述: 我从事书画之学已近四十年。曾经历从中专、大学及研究生的正规训练,学过雕塑、油画,后来归究国画水墨人物画。近十数年开始进入自由的创作境地,真正地进入艺术创作。我所说的真正进入系指艺术个性的创造与追求。心中自惭这个好时光来得晚了些。艺术个性的追求和风格的独创应该从学画之初就开始,视其为
有益的活动 良好的开端
作者: 王毅人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队伍建设   广播电视改革   广播电视宣传   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广播改革   不足之处   改革开放   广播电视工作者   新闻传播  
描述: 的广播电视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正是基于此,《新闻传播》编辑部开展了《广播电视改革征文》这一值的倡导的有益活动。从已发表的24篇应征文章看,谈及广播的14篇(其中有4篇是专谈广播新闻的),谈及电视的5篇,谈及队伍建设和管理的3篇,谈及主持人和广播剧的各1篇。这些文章的作者,大部分是工作在
议论一下“周末版族”的宗旨
作者: 西贝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的路线   办报宗旨   宣传报道   编辑方针   专业性报纸   个性特征   读者群体   常识问题   周末版   报纸个性  
描述: 页中存在的不良倾向进行了探讨。“传媒漫评”是本刊新辟栏目,每期一篇,顾名思义,是专门评论新闻媒介宣传报道中的问题的。
回归传统:读张志伟新著《最后的晚餐》
作者: 陈浩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油画艺术   精神本质   艺术传统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形式   回归传统  
描述: 回归传统─—读张志伟新著《最后的晚餐》文/陈浩传统是一种深刻的积淀,任何传统中都蕴藏着某种亘古不变的精神本质。这种精神使每一种创新都万变不离其宗,铸成了各种变化着的文化的不变的灵魂。中国的油画艺术来自于西方并且接受的时间不过百余年,既不可能形成自己的...
刘远长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传统人物   工艺美术学   江西省   技艺表演   陶渊明   八大山人   景德镇市   陶瓷艺术   景德镇陶瓷  
描述: 刘远长作品选刘远长从大白然吸取创作的营养哈哈罗汉刘远长,1939年7月生,汉族,江西吉安市人,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1987年被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现任江西省景德镇市雕塑阶会秘书长.瓷雕《飞天天女...
五台山的第一任僧统
作者: 江阳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驻锡五台   发祥地   《宋高僧传》   中国佛教   五台山佛教   僧官制度   武则天   法师   译经   唐王朝  
描述: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也是五台山佛教的极盛时代。这是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栖息着许多著名的高僧大德,流布着中国佛教的天台、唯识、律宗、密宗、华严、净土和禅宗诸宗。五台山又境系太原,太原是李渊起兵推翻隋朝的发祥地。所以,唐代二十位皇帝中,除武宗发动会昌发难,毁灭释教外,大多数皇帝都不同程度地尊崇佛教,优礼五台山。“常例每年敕送衣钵香花等到山,表施十二大寺”外,还赐五台山佛教“细披五百领,绵五百吨,袈裟布一千端,青色染之,香一千两,茶一千斤,手巾一千条”(《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供山众衣药之需。同时,唐王朝还兴建寺塔,雕塑佛菩萨像,
浅析《左传》描写的艺术手法
作者: 李庆和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传文学   外交辞令   秦穆公   《左传》   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   晋文公   人物形象   长勺之战   性格特点  
描述:左传》这部春秋时期的编年史,是凝聚着历史精华、又闪烁着文学光彩的历史散文名著。它的艺术魅力突出地表现在不仅真实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等各方面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
< 1 2 3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