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我心飞扬--凯越试车有感
作者: 钱宇宁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化空间   驾驶席   外观造型   控制模式   自动变速箱   高档车   手套箱   卓越性   扩大宣传   使用手册  
描述: 别克凯越于2003年4月在上海国际车展上首次以"全球车"的概念亮相后,为了扩大宣传力度,安排了一次媒体试车活动.  从上海国际车展亮相至今,一直萦绕在脑海里的只有凯越的外观造型.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身
上海马戏城《欢乐马戏》晚会 蓄势待发
作者: 暂无 来源: 杂技与魔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戏   苦练内功   滑稽   新样式   上海   五彩缤纷   待发   动物   传统杂技   杂技演员  
描述: 上海马戏城杂技团抗非期间苦练内功,一台结合了滑稽与动物表演的全新样式的《欢乐马戏》,5月16日在马戏城剧场彩排。记者在现场见到,这出戏与传统杂技节目区别很大。杂技演员清一色的小丑装扮,穿着五彩缤纷的服装,大鼻子、白面孔,红、黄两色的头发,还
平遥购物指南
作者: 暂无 来源: 旅游时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指   剪纸艺术   beautiful   化学胶粘剂   民间传统工艺   记忆升华   民间剪纸   黄酒   平遥   慈禧太后  
描述: 平遥的美,在于它的古韵古风,在于它的玲珑建筑,更在于它的留给我们的那古老的艺术。而 “购物”在于平遥似乎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需要,更是将一种古代的、旧时的记忆升华且凝固在种种的物件上面。购物就可以将我们和平遥的一刻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东边日出西边雨——谈中国画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审美领域
作者: 何颖   来源: 潍坊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以意写形   工笔   以形传神   意笔  
描述:传统的中国画技法理论中,“意笔”与“工笔”多少有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味道。其实,二者的种种差别,说到底,只不过是中国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两种技法上的特色和两个相反相成的审美领域
听得见花开的声音
作者: 小河东流   来源: 文化时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居住小区   法力无边   审美境界   房地产公司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心理感觉   人文内涵   房地产开发公司  
描述: 花开无声,这似乎是不争的常识;花开 有声,这又是一种审美境界,一种奇妙想象,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感觉了。 那么,究竟有谁能听得见花开的声音昵?我想,除了浪漫敏感的诗人、灵性独特的艺术家
“无味之味”的思乡之情
作者: 江锡铨   叶圣陶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审美精神   思乡感情   传统文化   叶圣陶   《藕与莼菜》  
描述: 江南的丰富物产,与文士的才情、乡思似乎有着一种源远流长的天然联系。从西晋时的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家乡吴中的“莼羹”和鲈鱼,到现代的鲁迅,在负笈他乡的时候,“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朝花夕拾·小引》)。本文的作者,也是在客中忆起家乡苏州的特产藕与莼菜,由藕与莼菜引出了一段隽永的乡思。藕来自淳朴的乡间,由藕引发的乡思,也点染着纯朴的乡野风情。在作者的故乡,当时的小城苏州及周边的乡镇,“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面对着这样一支支宛如工艺品的藕,“过路的人就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是像乡野一样淳朴的乡思,也是像乡野一样隽永的乡思:如果没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挚爱,如果不是对这一切静观默察良久,融会于心的话,是难以这样生动,这样真切地再现故乡的诗情画意的。与故乡苏州形成对照的是“这里上海”。上海...
关于“上海制造”
作者: 王祺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制造”   都市题材   现实性   电脑影像   传统文化   油画  
描述: 在关键字流行的今天,“时尚”是两个被用的不能再滥的字眼了,听到耳朵生茧,说到舌头发麻。可是,轮到形容上海这个城市的时候,不用“时尚”来概括,还真找不出比这更合适的。谁让这锦绣繁华的街景冲击着你的视觉,光怪陆离的夜生活诱惑着你的驿动,时髦又别有风韵的上海女孩点缀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是上海制造了时尚,还是时尚造就了上海?我宁愿承认是前者。一如几十年前那样,很多人的心目中上海品牌是优质的保障,潮流的先驱,“上海制造”四个字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象征意义。的确,作为全球视野中最具有个性的东方城市,“上海制造”的都市面貌,人情世态,生活方式,时尚元素给人带来很多很多灵感和激情的衍生。
上海申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意识   21世纪初   传统工艺   绘画语言   专题报道   努力奋斗   审美情趣   釉下彩   中国瓷器   海派文化  
描述: 21世纪初,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创立了第一座艺术瓷窑——申窑。俞晓夫、黄阿忠、马小娟、石禅是申窑的四位签约画家。经过三年的摸索,申窑已在釉下彩的瓷绘领域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申窑是传统工艺和海派文化的完美
“东方怪才”窦锡珍的传奇经历
作者: 老友   来源: 学问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画家   艺术现象   传奇经历   少年时代   泥人张   农民画   四绝   艺术大家   令人心酸   中国美协  
描述: 窦锡珍,五十多岁,小学四年级文化。天津民俗文化有四绝;一是杨柳青年画,二是泥人张雕塑,三是风筝魏家,四就是他创作的抽象农民画,是全国第四次农民画代表人物。他的画,他的传奇经历国内反响很大,还远播海外,被艺术界称为"窦锡珍艺术现象"。
书似明灯 引导一生
作者: 梁慧星   来源: 科学中国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国演义》   民法典草案   保护弱者   古代文化   《水浒传》   《怎么办》   车尔尼雪夫斯基   对我影响   翻译小说  
描述: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的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很多人在读书非常少的时候,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不管承认与否,读书一“入定”,你就宛若站在高处看风景。大凡读书,是读一种知识,读一种经验,读一部人生。只要你认真投入,就会读出种种神奇,读出无数坎坷,读明世间哲理,读懂万般谜语,读懂让人为之高兴为之忧愁为之生为之死的内涵和真谛。站在书前,你仿佛觉得一座山一条江一棵树一种阅历一种想象和形态各异的人,蓦地站立在你的对面。此时此刻,风景是一种灵性的感悟。因为,读书人总爱以书为镜,照出现实,照出是非,照出古今。“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 来风满楼”。许浑的佳句可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读来读去,一幅人生的景致岂不跃然纸上?读书有距离说。近视则错,远观则清。聪明之人常站在书外而读书,有角度而读。读一本好书,就是站在思想的至高点去观社会舞台上的大风景,读风景中来来往往的人生。书,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结晶,本身就源于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的风景。它还包含着人世间众多情感——这一十分独特又无处不在的风景。读这种风景,会唤起读书人全新视觉,让心与心贯通。读书要有一...
< 1 2 3 ... 18 19 20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