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漆线雕: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进出口   新作品   展览工作   交易会   历史阶段   佛像雕塑艺术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但是,在四十年后的今天再来回顾这一段往事,却发现这一命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客观上推动了一门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改革和创新,并且使之走向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漫将新意付刀笔-浅论东阳木雕传统题材的现代表达
作者: 李斌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性   雕刻   东阳木雕   现代性   题材  
描述: 》,对东阳木雕传统题材的现代表达,从主题内客与雕刻技法均作了有益探索:建设性地提出了“空间位移”“要素置换”“文化融合”的方法,并将西方人物雕塑技法结合中国传统人物线描,从而改变了传统婴戏图中儿童的形象,使作品既符合当下生活与审美需求,又含蓄地传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策展设计之个案研究-以「诗情画意-仙云之美油画习作展」为例
作者: 陈玺敬   颜惠芸   李仙美   林志隆   来源: 设计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參观体验   传达效果   设计思维   策展模式  
描述: 策展设计之个案研究-以「诗情画意-仙云之美油画习作展」为例
文人的珍爱—笔筒
作者: 张建康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圣主得贤臣颂   文人诗   鹤纹   周芷岩   朱三松   流传千古   华夏大地   朱松邻   青花釉里红  
描述: 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日常的用具,只要它一被讲究,便能够超凡入圣,成为流传千古的艺术佳品。在华夏大地,但凡有文人墨客的地方,其案头都会置有插放毛笔用的笔筒。本来笔筒并没有什么稀奇,普通至极。字典上也说它
四川博物院藏擦什贡浅析
作者: 周诗卉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擦什贡   内容题材   藏传佛教  
描述: 擦什贡是藏地代表性的佛教用品,传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具有经久耐用、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特点,对藏族宗教、历史、审美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喜鹊报九州 梅花香华厦
作者: 孙立谋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梅花   清代   喜鹊   民族传统   九州   吉祥文化  
描述: 喜鹊登梅,是中华民族传统吉祥文化之一。笔者拙文《吉祥纹镜赏析》曾在《收藏家》2004年12期上刊载,其中有自己珍藏的清代“喜鹊登梅柄镜”。镜圆形直柄,径17.5cm,柄长10cm,低窄缘,粟粒状地纹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作者: 彭博文   李婳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化艺术   运用   平面设计  
描述: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平面设计创作中的重要元素。随着现代平面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平面设计中的元素可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和积淀的一种反映历史风韵和社会
镜中瑕疵 我的自画像
作者: 澳 怀特著   来源: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怀特   P.(1912~1990)   自传  
描述: 《镜中瑕疵》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的自传,是他诚挚坦率又别出心裁的“自画像”。这本书以清新优美的笔触讲述了他传奇的一生,剖析了他作为“个体的人”五彩斑斓又矛盾重重的内心世界,诚恳地向世界剖白了他炽热、崇高、“既非男人又非女人”的感情,以及这种感情对他文学创作发生的深刻影响。
明代陶瓷釉下青花装饰博古图像研究
作者: 宋璇珊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芙蓉手   陶瓷史   转变期   博古图   景德镇窑   文人雅士   克拉克瓷   陶瓷釉   博古纹   传统陶瓷艺术  
描述: 景德镇的瓷器艺术一直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中青花艺术在景德镇窑历史上乃至世界陶瓷史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青花艺术中的博古纹饰是自晚明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被大多数人所喜爱。本文对陶瓷釉下青花装饰博古纹图案的起源以及这种纹饰流行下的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传统陶瓷产业的文化符号、认同机制及变迁
作者: 徐敏燕   章立东   来源: 企业经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制   变迁   传统陶瓷   文化认同   文化符号  
描述: 传统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及国际化品牌的塑造,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推动,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内涵的发掘。传统陶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但这种编码化了的符号需要被解码,才能获得认同,尤其是
< 1 2 3 ... 14 15 16 ... 108 109 1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