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张洹:西风再渡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收租院》   中国传统艺术   超级写实主义  
描述: 张洹回国后可谓风生水起,其2011年的首个个展就锁定在澳门一号广场路易威登旗舰店艺术廊LV艺术空间,该展以《张洹:西风再渡》为题,展出的是张洹从2007年至2011年各阶段的艺术作品,其中囊括了牛皮
张洹之西风再渡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收租院》   中国传统艺术   超级写实主义  
描述: 张洹回国后可谓风生水起,其2011年的首个个展就锁定在澳门一号广场路易威登旗舰店艺术廊LV艺术空间,该展以《张洹:西风再渡》为题,展出的是张洹从2007年至2011年各阶段的艺术作品,其中曩括了牛皮
塔拉.多诺万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收租院》   中国传统艺术   超级写实主义  
描述: 惯于运用材料创作装置和雕塑作品的塔拉·多诺万(Tara Donovan)此次在纽约佩斯画廊的展览中又回到了平面性的视觉探索中来。这个展览会令人看见一个全新的塔拉·多诺万。塔拉·多诺万多以装置、雕塑而著名,其许多作品被各个大型美术馆、艺术机构、知名藏家收藏,然而此次展览的新作抛离了其一贯蕴含的复杂的观念性,以纯视觉的形式来探讨有关知觉经验的本质问题。这些作品同时也是对其自身艺术理念的一次颠覆与突破。在佩斯画廊中,“塔拉·多诺万:绘画”(“TARA DONOVAN:DRAWlNGS(PINS)”)个展共展出了12件尺寸由36至96见方不等的正方形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很强的光学效果,离近观看你会发现这惊人的效果是由数以万计的插针组成,塔拉·多诺万按照其预先设定好的视觉样式进行操作。
高孝午:出入于软暴力
作者: 郭奕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收租院》   中国传统艺术   超级写实主义  
描述: 高孝午的作品在很多人心中都是笑眯眯的,甚至有点可爱的,幽默的,总之是不带攻击性的形象。但是他将于10月在北京举办的个展却提出了一个和暴力相关的概念,“软暴力”。高孝午会微笑的告诉你,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软暴力之中。而且我们每个人还都是笑眯眯的心甘情愿走进去的,等你想明白了要出来,却得有点境界才行。 《当代艺术》:之前您的作品一直都是以单色的亮面材质为主,这样的雕塑语言是怎么形成的? 高孝午:塑造语言对于一个做雕塑的人来说应该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这种选择是我这么多年慢慢探索出来的,也最适合自己的一种塑造方式。是最容易表达自己的内心的一种方法。这可能和我所谓的艺术生活的种种成长经验有关系。我喜欢简洁,而且不希望在雕塑上和本质无关的东西太抢眼。对于细节也是这样,我很多时候是减法比较多。你看到的某些细节,比如嘴角微妙的变化,比如眼神,这些都我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上面的,可是一眼看过去并不会觉得“多”,这种减的过程可能是最难的。但是对我来说,也是最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地方。其实,我在厦门,做学生的时候虽然没有特别成型的作品,但是在雕塑语言方面已经是不自觉的试着往这方面发展了。 《当代艺术》:你从中央美院毕业的风格是什么样的,对于现在的面貌有很强的延续性吗? 高孝午:毕业时候就已经是《紫禁城》作品、《标准时代》系列那种风格了,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找到一种自己比较肯定的表达方式。
Urs Fischer:真实的照亮与消失
作者: 吴楠楠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收租院》   中国传统艺术   超级写实主义  
描述: 从本届双年展83位受邀艺术家中选择一位来写确实不易。现年38岁的瑞士艺术家Urs Fischer的上榜理由是:相对年轻,这是本届双年展的倾向之一;他的参展作品与双年展主题的契合打动人心;符合我对艺术家的心理预设:真实、有趣、自由、有力、认真。 Fischer不是科班出身,对此他不以为然。或许正是这种理论教条上的空白才令其从第一次个展时就展现出自由表达的天分和魅力。他的创作不拘泥于材料和形式,巨大的装置、雕塑、绘画、拼贴。你无法根据他的作品来将其归类,可以确定的是,他只遵循自己有意思的想法,并亲力亲为的把它实践出来。没有艺术史体系化的熏陶,也就没有了创作的压力,“我们都是在做东西,这没有什么不同。比如雕塑,你需要的就是在一个平面里把物体建造出来,无非是做加法或减法,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技法已经化整为零,如同孩童笔下的太阳,没有所谓的光谱,只需用曲线勾勒并抹上红色,我将其称为“本能抽象”。它不仅一扫当代艺术一贯的晦涩形式和复杂语境,也让观者松了口气,从过度阐释或者丈二摸不着头的尴尬泥沼中解脱出来。 一组燃烧的蜡制品是Fischer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作品,涉及的形象有希腊神话雕塑、戴眼镜的中年男子、靠背转椅等。
这个世界会好吗?
作者: 郭靖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收租院》   中国传统艺术   超级写实主义  
描述: 9月23日,向京个展“这个世界会好吗?”将于今日美术馆拉开帷幕。以三年为界的向京此次将展出2008至2011年创作的20余件作品。从艺术圈名声鹊起至成为当代雕塑艺术中极为重要的人物,向京清晰的作品
深沉的幽默
作者: 杨韵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收租院》   中国传统艺术   超级写实主义  
描述: 展示了约翰森语言与图像转换的绝妙技巧。例如2011年的《EasyListening》是一幅简单的丙烯画,上面写有由各种深浅蓝色的、边缘柔和的形状包围着的单词“EasyListening”。这个画作几乎
荒诞的戏谑 大众文化反讽
作者: 岛子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收租院》   中国传统艺术   超级写实主义  
描述: 是极其有限的。设计艺术类、大众传媒和流行文化似乎主导了大众文化生活,然而那些应用性小发明,只能增加专利申请的数量,却无法形成总体性的原创格局。当中心离散,总体性的宏大理想一再反映出现实的荒诞和虚假,侯冠
软暴力
作者: 黄笃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收租院》   中国传统艺术   超级写实主义  
描述: 这件作品使用的是一种带有简化和抽象的雕塑手法,把一部部汽车用“透视”的力式层层堆砌,从视觉上大家可能无法第一时间就辨认出是汽车。是汽车却又不像汽车暗示了汽车带给我们的迷惑性,它给了我们效率和便利让我们对它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这使我们忽视了汽车无形中带给我们的精神束缚和身心伤害。当你意识到之后你却已经深陷其中,这中间有着太多的挣扎和矛盾。 ——高孝午 与以往《标准时代》、《我们这一代》、《城市梦想》等作品不同,著名的年轻艺术家高孝午的雕塑作品《软暴力》系列是自2008年以来的新实验,它在形式和观念上都有了新的转向,即作品在内涵上趋于社会批判性,而在形式上则趋于多元化和装置化。高孝午的艺术视点从物态虚拟和形式美学转向对社会和人文的思考和分析,即对今天城市化发展中滋生的诸多问题的关注和分析——常常视而不见的事物。他把视觉图像、语言方式、媒体话语以及心理反应理解成一种软暴力。那么,什么是软暴力呢?与那种明确的主动性、进攻性和强制性的具有直接伤害的暴力不同,软暴力指的是人难以察觉而又支配和影响着人的某种隐性暴力。更具体地说,它是指某种以柔和的、劝诫的、安慰的、暗示的平静姿态出现的暴力形式,被称之为软暴力。
终生顽劣
作者: 吴楠楠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收租院》   中国传统艺术   超级写实主义  
描述: 造型古怪的石头被细细的铁架子撑起,上面覆盖着随意喷洒的色彩,血红、黄、蓝,铁架子又被置于一组腐朽层叠的木板架之上,它们整个被端放在白墙射灯的角落里,怪异极了。然而,户外空间里的巨大彩色飘带则显得更加友善,如蜡笔般天真的色彩,好似稚嫩双手才能扭曲出来的圈圈形状轻易就俘获了孩子们。一个以拒人千里之外的突兀姿态伫立,一个则欢喜活泼自得其乐的呼吸舒展,两者都是FranzWest的作品。这位年逾花甲的疯魔老头刚刚被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授予终生成就奖。 艺术在West的眼中融合于艺术哲学。1947年Franz West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左派家庭,26岁时才进入维也纳美术学院学习,之后的三十多年间,他凭借着怪异、矛盾、粗率、甚至丑陋的极度个人化风格在绘画、雕塑、拼贴、装置、设计等多个艺术领域自由驰骋。 他的早期作品被称作“适应”(“Adaptives”or“FittingPieces”),大多数是用石膏、混凝纸浆、聚酯、铝等常见的材料制作的便携而抽象的雕塑或者装置。它们或者可以像面具一样戴在脸上,或者可以套在手腕或是脖子上,并使得佩戴者看上去即像被保护着又像被困住了。West希望他的作品是可以被接触和使用的,而不仅仅像过去的浪漫主义者一样将艺术束之高阁,可看而不可碰。
< 1 2 3 ... 11 12 13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