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肖像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作者: 李振兴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西方文化   清代   中国产   汉代   传教士   肖像画  
描述: 陶瓷肖像画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盛行厚葬之风。现出土的墓葬品中,精美的画像砖便是最早的陶瓷肖像画前身。但是就陶瓷肖像画而言,正式对中国产生影响是在清代。清代大批的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只是西方物质上的丰富,更多的是将西方文化的带入。
如何建立中国的抽象雕塑教学体系:以书法为媒介的雕塑形态研究
作者: 李秀勤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媒介   中国传统文化   形态   教学体系   书法   抽象   雕塑  
描述: 一、导言 今天中国的美术和美术教育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西方艺术思想、创作理念本土化的问题。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思想、造型理念向现代性转换的问题,其指意:在当代我们的传统文化、审美思想、形态
民族精神视野下的雕塑与材料
作者: 彭飞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精神   研究材料   民国时期   教学体系   刘开渠   雕塑家   造型艺术   关系问题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描述: 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这些探索实践与思考多是基于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想必对我们当下的雕塑界也应该是有意义的.
雕塑空军魂 铸造强军梦——张宇桐与中国航空博物馆群雕
作者: 徐永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   博物馆   飞行员   英雄主义   革命英雄   创作   空军   中国人民   雕塑   浪漫传奇  
描述: .在高科技竞争的全球化背景下,缅怀历史上革命英雄大起大悲的人生、浪漫传奇的命运,展示全新的军营文化与红色理念,传递"热血正能量",激励人们在平淡的生活里创作不平凡,成为一种新的精神诉求.曾经的《亮剑
不同视角下看传媒对城市雕塑发展的影响
作者: 李旸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品   传媒   城市雕塑  
描述: 当今传媒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目共睹.对于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的城市雕塑艺术来讲,传媒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然而传媒是如何影响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视角探讨传媒对城市雕塑的影响.
多彩的旋律 语言的飞扬——《2013中国雕塑年鉴展》述评
作者: 刘欲晓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中心   国家大剧院   多元化   艺术家   展览   材料语言   年鉴   旋律   作品   传统雕塑  
描述: 雕塑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通过线条、形体、结构和各种媒介材料的结合得以呈现,因其表面的块面转化、变化组合如同演奏出的多彩的旋律,所以也常常被称作凝固的旋律。建筑被誉为是凝固的音乐。雕塑与建筑均是以空间表达为体现,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在雕塑、建筑间界限渐趋模糊的当今。将雕塑置于大型公共建筑中,在国家大剧院这个国家最高表演艺术中心里举办,为雕塑作品提供了新的释读视角和多元化的对话语境。
后现代雕塑创作中的身体介入:以二战后欧美几位艺术家为例
作者: 陈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媒介   观众   艺术家   身体   创作过程   作品   传统雕塑   现代雕塑   创作主体  
描述: 引言:从古典一路走来,雕塑一直以土、木、石、青铜等材料为伴,我们看到的是以这些材料为物质载体所塑造的人的形象,此时的人体是一个被审美的物质化形态。现代派雕塑将人体形象加以抽象变形,通过对材料的表达与利用来追求人体的形式美感,这一时期艺术家关心的是材料选取与抽象人体之间的形式统一问题,人体依旧作为一个物化的审美客体而存在。
材料与视觉及触觉
作者: 宋伟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态   新材料   艺术家   雕塑史   视觉感受   布朗库西   触觉感受   视觉感知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描述: 从雕塑的本体意义上而言,雕塑是一种占有三位空间的艺术门类.实现这种三位空间实体形态,生成视觉感受与触觉感受的媒介是材料.不同质地的材料其自身的物理性质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感受各不相同,对艺术家来说,材料是一种语言,当被艺术家所采用时,它便显现出了其性格.雕塑史若从媒材的角度审视,那么它便是一部材料史,每一次对新材料的运用都会带来对雕塑艺术新的探索,甚至是艺术变革.本文从材料谈到视觉形态,又从视觉形态连及到触觉感知,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强调雕塑艺术的空间本质,重申雕塑艺术是以触觉为核心的视觉艺术,应以触觉作为深入探讨雕塑艺术本体的切点.
以形传神为文化名流写照:纪峰系列雕塑作品一瞥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似   神似   艺术实践   以形传神   艺术家   创作者   文化名流   艺术创作   雕塑艺术   造像  
描述: 关于"形"与"神"以及"形似"与"神似"的讨论,由来已久。历代的理论家们各执一词,而艺术实践者也是我行我素。我以为,"形"与"神"是艺术创作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或缺。写"形"的目的是为了"神",而"神"必须要在"形似"的基础上。为某名家写形造像,从某种意义上来
使命与责任创新与升华:范伟民副理事长访谈摘要
作者: 范伟民   曾靖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评选   文化传承   民间工艺   社会文化心理   大师   艺术领域   中国当代   升华   传统手工艺  
描述: 记:《雕塑》杂志社作为承载文化传播、学术构建、艺术普及的美术专业权威机构,自1 995年创办以来,始终在对中国工艺美术的文化传承和艺术思想理论体系的科学化、系统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学术支持.作为杂志社
< 1 2 3 ... 115 116 117 ... 121 122 1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