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1223 条
-
王少桓作品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国家
文人气息
黄骅市
青年画家
协会会员
聋哑人
传统中国画
国家一级美术师
-
描述:
王少桓 1985年生,祖籍福建南安。2011年研究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导师贾广健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2005年,作品《金鱼》入选《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作品年鉴》。2007年,参加天津首届阳光书画家大赛,获"阳光书画家"称号。2008年,毕业作品《蕉阴雾色》获学院毕业作品三等奖,并入选庆奥运国际巡回展;《知秋》入选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展。2009年,作品《年华》入选第二届全国工笔重彩作品展,《雨霁行》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天津赛区)。2011年,毕业作品《暮归》获学院毕业作品展二等奖;《晨憩》入选第二届学院工笔新锐展,在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9月,在烟台画院举办个展;11月,作品《暖春》获中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银奖;同年参加中日美术元展第40回展,获佳作奖(最高奖)。2012年7月,在烟台画院举办个展;9月,作品《沐浴春风》参加"翰墨新象"全国中国画比赛,获优秀奖。
-
花语系列·蝶恋花
-
作者:
刘红生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蝴蝶
设计制作
纹饰
传统钧瓷
造型
中国当代
完美结合
以形写意
作品内涵
语系
-
描述:
"花语"系列为刘红生设计制作的钧瓷画缸作品,器型取花瓣造型,手拉坯制作,遵循"宁简勿繁,宁整勿碎"的钧瓷营造法则,以贴花、刻花、弦纹、镂雕等技法装饰,静中求变,以形写意,达到了艺术形式与作品内涵的完美结合。刘红生"花
-
云之境界
-
作者:
李立宏
Cartier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境界
陶瓷材料
中国传统
表达方式
艺术家
后现代
自我更新
传统特色
作品创作
-
描述:
艺术家李立宏的作品大多运用中国传统的陶瓷材料和纹样来表达当代生活的理念,在不经意间让人感到美丽的作品后有一种幽默,一种思考。传统和现代在他的作品中和谐其存。他认为"现代、后现代根本不是传统的敌人
-
五彩斑斓的中国古代珐琅器 清翫雅集珍藏珐琅器精华
-
作者:
耿宝昌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掐丝
清代
中国古代
明万历
藏传佛教
明代
造型
珐琅
制作
工艺
-
描述:
珐琅器工匠来到中国并带来了生产珐琅器的原料和技艺,中国拉开了珐琅艺术制作的序幕,并逐渐融合本土艺术及审美趣味。元代珐琅器的制作主要是为皇家服务,生产规模不大,产品数量不多,主要为掐丝珐琅。从此,掐丝珐琅烧造成为明清时期中国珐琅器的主要品种,它汇合了青铜、瓷器、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
-
清末、民国时期的北京雕漆
-
作者:
刘卓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景泰蓝
雕漆
传统工艺
中国传统
民国时期
作坊
工艺品
工艺美术
北京
-
描述:
雕漆是中国传统髹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是采用天然漆树汁(俗称天然大漆),在木、铜、竹等胎体上进行多层髹漆,待涂抹出一定厚度后用刀在其表面进行浅刻或浮雕等装饰的工艺。雕漆按其所髹漆色和髹涂方式的不同
-
银座国际首开欧洲雕塑专场拍卖先河
-
作者:
朱有仪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中国
成交额
面部
欧洲
大理石
铸造
国际拍卖
成交价格
西洋
雕塑
-
描述:
2012年11月23日,由北京银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推出的"18~19世纪欧洲雕塑"拍卖专场在北京举办,首开西洋雕塑在中国专场拍卖之先河,取得佳绩。此次拍卖的特点是成交率高,成交价格还普遍偏低。该专场拍品总数31件,成交30件,成交率为96.77%,总成交额为1174.15万元,可见西洋雕塑在
-
流散海外的北魏早期石佛造像
-
作者:
金申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州
艺术家
现代艺术
迁徙
创作过程
作品
石雕
工艺美术
传统文化
雕塑
-
描述: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高35.5
-
艺术,乘科技于飞
-
作者:
杨敏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时代
灯光艺术
生产力
流行音乐
文明时代
发明
智人
电子产品
传播思想
人类发展史
-
描述:
人类发现了火,于是能围捕猎物、烹制熟食、生火取暖,进入了智人时代;人类发明了文字,于是能记录事件、传播思想进入了文明时代;人类发现了电,于是能发明电灯、照亮城市,制造电子产品,进入了科技时代
-
黎薇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时代
灯光艺术
生产力
流行音乐
文明时代
发明
智人
电子产品
传播思想
人类发展史
-
描述:
黎薇的雕塑作品,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细到眼睑、每根睫毛都栩栩如生。不同的眼神、表情,使每一张"人脸"都像一个故事。黎薇对塑型技术的掌握扎实而不乏灵气,在关于艺术是否本质中具有中国特性的问题上,她一针见血地说:"我不认为具有中国元素的艺术必然是中国艺术。这个想法是愚蠢的,尽管如此,现在许多人还是这样认为。"黎薇对精神的回归使她把审美冲动普适化,她说:"发现真理的过程便是精神成长
-
碎片式灵感
-
作者:
Annie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理念
装置艺术
片式
碎片
传统建筑
灵感
艺术家
作品
线形
世界
-
描述:
都说艺术家总是带着些许不羁的气质,大到苍茫宇宙,小到一杯清水,都能让之灵感乍现,即使是以功能为主的腕表,它的设计理念也许是想也想不到的艺术碎片,一切都来源于闪念。碎片一:流线线形装置艺术说到Eero Saarinen(埃罗·沙里宁),很多人就会想起他颇有深意的名言:"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他出生于艺术世家,本人是极具创意的建筑师和雕塑家他的作品总是被流畅的线形所引导,让人觉得那就是他的思维走向,但是一块腕表能从中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