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163 条
-
纪实篇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九十年代
中国当代艺术展
艺术家
美术学院
计算机艺术
物质观
60年代
传统文化
观念艺术
-
描述:
由朱其策划的《影像志异》观念摄影展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画廊开幕。自90年代起,一批原先从事绘画、装置、行为等方式的艺术家开始尝试将摄影和观念艺术相结合,表达后60年代一代人的自我内心的美学和人生观感。摄影在其中被利用为超越相
-
自由的心灵——西安建大环艺系的陶艺教学实践
-
作者:
邰养德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陕西富平
艺术符号
造型能力
陶艺
环境艺术专业
独立的人格
艺术语言
传统文化
造型训练
-
描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所属建筑学院环境艺术系的18位学生被派往陕西富平陶艺研究中心进行陶塑训练,在很短时间内创作出陶塑作品一百多件。从这些陶塑看,它们展示了自由的心灵,体现了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对于环境艺术专业至关重要。 “人是文化动物”——通过造型训练就是为了创造艺术符号,掌握艺术语言。艺术符号或语言必须通过视觉刺激深入到观赏者的内心世界。
-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
-
作者:
汤荻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陕西富平
艺术符号
造型能力
陶艺
环境艺术专业
独立的人格
艺术语言
传统文化
造型训练
-
描述: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
-
中国工艺美术的千年未来——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迈向新世纪创作大展》
-
作者:
朱其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工艺美术
机遇和挑战
工艺美学
工艺学院
十九世纪
国家战略
迈向新世纪
艺术史
传统工艺品
纯艺术
-
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经历过十九世纪以前的辉煌,家俱、陶瓷、刺绣、珠宝玉器制作直到二十世纪末仍然是各国博物馆、收藏家和艺术史论家关注的对象。但中国工艺美术在新世纪所遭遇转世新生也将是一场挑战。 在’99中国民间工艺美术迈向新世纪创作大展中,中国工艺美术经历了一个世纪性的检阅,它所体
-
马可·波乔·塞拉
-
作者:
玄多·莫里纳利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塞拉
陌生化
人工制品
创造力
汽车车身
最新形式
连环漫画
模糊逻辑
大众传媒
滑稽戏
-
描述:
和电视滑稽戏等似是而非的嘲弄与消遣,就好象卡通王国中因撞车而导致车身上鼓起了肿块一样,看来,这辆汽车已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感受情感的能力。尽管上述两种猜测有所不同,但都是合理的:外表刻意制造的隆起有赖于来自大众传媒中新的有趣有灵感,艺术家在此显示了自身的创造力和控制巨
-
王笃芳木雕艺术漫议
-
作者:
杨成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传神写照
平中见奇
现代艺术
木雕艺术
艺术观念
谐调统一
漫议
造型手法
表现力
-
描述:
数年前,我曾对笃芳的木雕艺术作了如下的评论:“笃芳的术雕艺术早有定评。他深谙传统雕刻技艺,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师从工艺名家郑可教授,对现代艺术造型手法和艺术观念又心领神会,并使之融入传统木雕
-
丰富多彩的海南黎族生活用具
-
作者:
罗文雄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化习俗
装饰品
黎族妇女
竹编制品
萎叶
藤编制品
艺术品味
生活用具
海南岛
海南黎族
-
描述:
的生活用品,如槟榔、蒌叶等;而男子的腰篓则大而略为粗糙,主要用来装砍刀或钩刀,黎族男子外出必随身带刀,这是一种传统习俗。
-
王小蕙雕塑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传统工艺美术
雕塑作品
现代艺术
木雕艺术
形式风格
古典主义
装饰艺术
黄杨木雕
女性主义
-
描述:
雕刻艺术已28年,1986年曾获得日本“龙富士”国际美术作品大奖。她的木雕艺术师承于“海派”的黄杨木雕,在此基础上,融和了古典主义的优雅,装饰主义的形式风格和现代女性主义精神,使黄杨木雕——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雕刻转变成具有个人语汇的现代艺术创作。
-
《青藏民族工艺美术》出版
-
作者:
暂无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文化
传统工艺
整理与研究
学术价值
工艺美术专业
民族工艺
美术发展
青藏地区
民族院校
艺术特色
-
描述:
了金工、雕塑、织绣、服饰、陶瓷、皮革等各类工艺美术的发展和艺术特色,融民族、宗教、工艺、生活为一体,阐述它们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于弘扬我国传统工艺,发掘民族工艺美术,做出了巨大贡献。作者长期在青藏地区
-
何燕明先生
-
作者:
杭间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国际艺术城
工艺美术学
传统工艺美术
编辑部
现实主义
工艺美术教育
工艺美术设计
社会背景
现代艺术设计
写文章
-
描述:
近年的何燕明先生以一种阅尽人间苍桑后的达观,生活着、创作着。我曾跟随他工作有七年之久,我最初的编辑生活就是在他手把手的教习下开始的,我们敬爱他,但有时也与他争辩,譬如有一次他瞪着眼要求我们“视金钱如粪土”……。在一段具有“五四”式氛围的时间里,衬着平淡的社会背景,我以为是了解了这位固执而且真诚的老头的。 但是离休以后何燕明先生的状态却使我深感惊讶。我还在中年,由于读书的深入给我造成一种身在老年的错觉,但是何先生的变化,却让我觉得有关老人的书还远远没有读够。首先他在一次与我谈理论谈得神采飞扬时,郑重告诉我,他决定不写文章了,写文章太苦,他决定重拾雕塑和绘画;另外是他对于过去的那段苦难的经历的态度。知道他的人都清楚,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时,受到了最严厉的对待,
<
1
2
3
...
9
10
11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