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卿本客家
作者: 刘原   来源: 看天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艺家   彩塑   中国工艺美术   传承   协会会员   责任   艺术设计学院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关于知识产权有一个非著名故事是这样的:二战正酣时,BBC在广播里节选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当然是为了大鸣大放大批判,我估计也就拎几句书里的原话念念,然后大段播发“本台评论员文章”。把希特勒这杂碎骂了一通后,BBC通过中立国瑞典,向希特勒支付了版税。 所谓二战正酣,我估计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候,当时德军第二和第三航空队在敦刻尔克港区和滩涂扔了4万多枚炸弹,把仓皇流窜的英法联军炸得鬼哭狼嚎。BBC的总监不知道现今的主场过多少天便会变成客场,没准都把希特勒的画像装裱好了,时刻准备换下女王油画。时局既然未卜,给可能继任的新领导先送些合法版税,也算狡兔三窟暗渡陈仓的一种。当然这事亦可往大义凛然的方向揣测:BBC断定希特勒绝不可能把伦敦收为主场,于是给大魔头寄了10先令——也就是五毛英镑——作为版税,顺带还附一便条:“弱水三千,我独取君一瓢粪,取牛粪尚需成本,何况君乎?今奉薄仪,不成敬意,请君为爱娃买一桶爆米花罢。” 战争的起源,大致便是主场问题。吾国之主场,若以当年成吉思汗划定的疆域,那就不止56个民族了,至少560个民族,旧时朝廷要发份文件给各地总督和巡抚,那要累死几千匹马,伏尔加河畔的大吏们选送的金发宫女来到紫禁城后花园,早已绝经,没准老人斑都长出来了。
两岸买家热捧中国当代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看天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艺家   彩塑   中国工艺美术   传承   协会会员   责任   艺术设计学院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两岸买家热捧中国当代油画
这一次,毕加索真的来了
作者: 赵妍   来源: 看天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艺家   彩塑   中国工艺美术   传承   协会会员   责任   艺术设计学院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天价大展的幕后故事 毕加索从未来过中国。 不是没有机会,他的中国知音、艺术家张仃就曾在1956年建议毕加索做中国的荣誉公民,邀请他到中国看看。但那天,穿着短裤、背心的艺术家思索良久后说:“中国太好了,但是年纪太大了,怕到了中国后,(艺术)又有一个大变化,会受不了。”就这样没有成行。 然而在 10月18日的“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揭幕时,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圆圆的脑袋、蓬乱的头发、有些发胖的毕加索竟然“穿越”现身上海世博园中国馆,完成了未曾完成的中国之旅。 对于毕加索这样的世界级艺术家,他的作品注定了会走过他本人未曾走过的路。早在198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中国,就带了25幅毕加索作品来华展出,而2005年北京也曾举办过大规模毕加索版画展。但无一能及此次上海“毕加索大展”的规模——48幅油画、7幅版画和7座雕塑共计62件作品、50幅毕加索生活摄影,以及长达三个月的展期——某种意义上,毕加索真的来了。 62件作品,70亿人民币 这批毕加索真迹的价值,保守估计达70亿人民币,堪称天文数字,此前一直陈列在巴黎国立毕加索美术馆。 毕加索去世后,他数量庞大的作品均由家族继承,这笔遗产价值非凡的同时,也为继承人带去了巨额遗产税的负担。
窥看绝世美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看天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艺家   彩塑   中国工艺美术   传承   协会会员   责任   艺术设计学院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林青霞写林青霞 林青霞回来了。不是复出拍电影,而是变身当红新晋作家,推出了生平第一部文字作品《窗里窗外》。从17岁踏进电影圈,这位不世出的美女已被媒体写了39年,惟有这一次是“真正我手写我心”。她谦逊地期许着有人能翻看她的文字,“然后心里想着,嗯,她是我的朋友。” 《窗里窗外》 林青霞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9月 ¥88.0 “青霞快疯了” 十四年之后再重看《东邪西毒》,不只我看懂了,其他人也看懂了。不知道是不是王家卫的思想领先了我们整整十四年? 十四年前在威尼斯影展,我第一次看《东邪西毒》没看懂。心想:“为什么每个人说话都没有眼神接触?好像个个都对着空气讲话。到底谁爱谁?到底谁跟谁好?这么多人物,谁是谁都搞不清楚,怎么会好看?”看完电影我失望地吐出三个字:“不好看!” 十四年后,经过重新配乐(马友友演奏)和调色,音乐美,颜色浓。每个画面就像是一张完美鲜艳的油画。加上人生阅历多了,对人、对事、对感情的看法也不像从前那么简单,我终于看出了苗头。整部戏讲的就是一个“爱”字,每一个人都有对爱的渴求,每一个人都很孤独。
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作者: 翁佳姸   来源: 看天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艺家   彩塑   中国工艺美术   传承   协会会员   责任   艺术设计学院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与其他瓷器不同,元青花没有一个从萌芽逐渐发展到成熟的成长阶段,它甫一亮相就以一种画技圆满娴熟、瓶身圆润饱满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人们对此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元青花的雏形在唐宋就已出现,只是那时尚且不能被称作“青花瓷”,直到元代至正年间才臻于成熟。有的则认为元青花不是在元早期,而是在中晚期出现的,那时波斯文化已进入中原,而青花瓷的制作显然受到了波斯原材料和成熟工艺的影响。
康熙青花究竟好在哪儿?
作者: 翁佳姸   来源: 看天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艺家   彩塑   中国工艺美术   传承   协会会员   责任   艺术设计学院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正观堂主人梁晓新是一位已有20年从事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投资经验的资深藏家,在他的所有收藏中,一件康熙年间的民窑青花——西厢记盘一直都是他最珍爱的藏品之一。 这是一个康熙年间制、直径约20厘米的青花瓷盘,仿佛用一个俯视的广角镜头,把《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闹斋》中最具戏剧张力的人物场景聚焦在了盘面上——随着香火青烟轻轻飘动的帐幔,佛台雕梁画栋,祭祀瓜果精致可爱,在高高佛台下方,老夫人、崔莺莺、红娘、张生、和尚众生围绕祭台或跪或站——一番“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的情景喜剧被细致入微地描画进了这个不大的青花瓷盘中。
话语权之争 眼力与仪器暗战
作者: 龙灿   来源: 看天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艺家   彩塑   中国工艺美术   传承   协会会员   责任   艺术设计学院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下的亿万身家,最后都变成一堆传说中的无价之宝。作为四川最大的民间收藏家之一,他对那些有着专家头衔的人,有着本能的抗拒。 “包括那些故宫的专家们,他们的知识来自书本上,市场实战经验不多,不识货
淤泥下的乱世凄惶
作者: 吴久久   来源: 看天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艺家   彩塑   中国工艺美术   传承   协会会员   责任   艺术设计学院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菏泽沉船惊现天价元青花 沉船在水底留下了残骸,以及在今天价值连城的瓷器。在后来的数百年里,沉船的河道一年年淤塞直至消失,丘陵被沉积和风化作用抹平。我们再也无法知道,600多年前那些仓皇逃离的乘客是怎样的心绪 在600多年前的一天,一条船的旅程戛然而止,从此沉睡在历史的淤泥深处,直到2010年9月17日。 这一天,山东菏泽市文物管理处的电话响了。有报告说,开发区的国贸中心工地上,建筑工人在地基里发现了一些陶罐。 经过一天的清理,呈现在考古工作者眼前的是一条近乎完整的沉船,它斜躺在数百年前的河床淤泥里,樯板残破,仿佛一具远古巨兽的骨骼。 那时候还没有人想到,在随后两个多月的发掘中,这条沉船中出土的文物将如此令人惊叹。 一连串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条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会沉没在这里?还有,船上是旅客还是归人?他们后来下落如何? 残片和铜币提示的年代 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沉船的全貌渐渐展露在人们面前。 这是一艘长约21米、宽4.82米、高 1.8米的木质商船。船身分为10个舱室,在头两个舱室里,发现了当时常用的黑釉酒瓶,以及一副铜网坠。
我们为什么还要看老舍
作者: 毛晨钰   沈佳音   来源: 看天下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艺家   彩塑   中国工艺美术   传承   协会会员   责任   艺术设计学院   文物保护单位  
描述: 对于一部戏而言:内容是里子,形式是面子,里子一定要结实,面子一定要漂亮, 给里子找到合适的面子,剪裁成有想象力的款式,用五彩思线加以缝制。这就是导演的活计 ——方旭 买衣服、买包包、买一切时髦的玩意,没到月末,工资就见底了,典型的隐形贫困人口;“你必须用美国的精神做事,必须用美国人的眼光看事呀!”他总是这么说,可什么是美国精神呢,他又说不出来。
< 1 2 3 ... 34 35 36 ... 1143 1144 1145
Rss订阅